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年关情系农民工——艰辛中不泯灭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13:17 江西商报

  - 文/记者周晓见习记者齐旺成 图/记者黄昊霆

  记者在简易的工棚内进行采访

  元月11日下午,在“莱茵半岛”工地上,因民工未能按时领到工资,发生了一件大批民工与该工程项目部人员争执 甚至打架的事情。据了解,目前民工们的工活已经做完,但
却一直拿不到钱,当他们去找包工头询问工资时,包工头称因为工 程结算方面和项目部存在差异,所以暂时发不了工资。于是,民工就找项目部论理了。其实,一个大的工程项目往往因结算、 工程款不到位等问题影响民工工资的发放,民工往往为这些问题无辜受累。

  春节来临,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工本该高高兴兴的领到工资回家,但在省城南昌,还是有一些建筑单位在拖欠民工工资 。农民进城务工,是出于生计,也是城市的需要。有了成千上万农民兄弟的辛勤劳动,才有了城市人的舒适,城市的靓丽和发 展。如今的城市已经和农民工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在建筑工地、服务行业、工厂机关、单位小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到 处都有他们的奉献。

  在南昌,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民工也有了更多的需求。春节来临之际,为了真切地了解民 工们在城里务工的际遇,记者走到他们当中,真实地感受了一番他们的生活。

  现场一:在泥泞里冒雨打桩

  南昌红谷滩的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它们凝聚了民工们的心血。3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位于红谷 滩的南昌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工地。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工地寒气袭人,一群民工正在打桩。因为打桩现场到处是泥浆, 我们无法走近,只能远远的看着一群人在泥水里奋战。

  在钢筋备料工地现场,焊钢筋的民工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工地上不时冒出蓝色的火花,四、五个民工在现场扎钢筋 和焊接钢筋,他们一各个脸上湿漉漉的,不知道是汗水还是雨水。

  走进工地,迎面遇见的是一位在工地做清洁工的农民工,60来岁。经过交谈,得知他姓李,来自高安。李大叔告诉 记者,他出外务工已经几十年了,现在因为年岁大了,工地又是老主顾,因而叫他做清洁工工作。“就是累些,一天要上12 小时的班,晚上住在工棚里,为了省些钱好拿回家过年,现在自己做饭。虽说在这里苦些、累些,可每到家里见到老婆孩子, 一家能团团圆圆的,也是天伦之乐。”李大叔憧憬着年关,脸上荡起幸福地笑容。

  一个打桩工从工地回工棚喝水,记者和他聊了一会儿。这位民工看上去30多岁,虎背熊腰,人乐呵呵的。他说自己 姓朱,是新建县人。问到工资报酬时,朱民工高兴地说:“现在工地做基础打桩都是承包的,做完了大家分钱,打桩工资一般 一个月有2000多块。”朱民工对自己做打桩工很满意:“一天干八九个小时,经常是一身泥水,辛苦是辛苦,但赚的钱足 可以养家糊口。”

  在谈到休闲娱乐这个话题时,朱民工告诉记者,我们一天到晚都忙于工作,哪还有时间去娱乐,就连看看电视都是很 困难的。没活干的时候,回家也是闲着,在城里也会逛逛街,看看录象、打打桌球什么的,其他消费高的娱乐就不敢问津了。 “电影也不舍得看,十几元钱买张电影票,可以吃两天的伙食了。”

  现场二:3元餐馆是民工“食堂”

  说着话,到了天黑吃饭的时候,民工们挺热情,邀记者一起吃饭。为了更真实地感受民工的生活,记者和他们一起来 到楼下一家小餐馆。

  这是一个十几平米的小餐馆,里面零星地亮着几盏昏暗的灯泡,里面简陋的小桌子上坐满了正在狼吞虎咽的农民工。 老板娘腰上扎着一条脏兮兮的围裙,见我们进来,招呼我们点菜。只见案板上许多生的、熟的小菜堆集一处,老板娘正用手反 复在黑围裙上搓着手,那情景真让我们想吐,这就是农民工吃的东西……

  说是一起吃三块钱一顿的快餐,见有记者在,几个民工奢侈了一回,花了十几元钱,另外要了一个炖鱼头和一盘小炒 牛杂,记者赶忙到外面买了一瓶酒来。

  席间,今年57岁的李齐古告诉记者,他经常到南昌市做工,做绿化工也就是做土工,工资计件,做一天算一天,现 在的行情是一天50元。记者问他,他和雇工方签不签合同,人生病了怎么办,他说:“不签合同,生病自己负责。”

  这些民工属于没有什么技术的农民,只能做些土杂工,工资在1000元左右。他们省吃俭用才能攒点钱回家,连伙 食也很节省。李齐古说,他们这些民工伙伴干的是粗活,工资低。“我儿子在南昌城里的餐馆做厨师,包吃包住,拿的工资抵 用,我除了吃饭抽烟,剩下不多的钱了。”

  他说,儿子已经结婚成家,家里的负担减轻了,现在自己打工工资少一点也不打紧。

  现场三:十几个人在出租房搭地铺

  南昌的农民工大都是来自本省,尤以周边县市居多。他们离开家乡,一门心思想要多赚点钱回家,但自己生活中的艰 辛却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4日下午6时许,我们离开了前面的工地,这时,风仍很大,撑开的雨伞时时被吹变形。路上已是灯火通明了,许多 人正忙着下班回家。在一座即将竣工的电视台建筑工地附近,我们遇见迎面走来的一群下班回来的农民工,他们有的头戴安全 帽,有的手上拎着铁锤之类的工具,一路谈笑、嬉戏,甚是欢乐。见此,我们决定深入农民工的生活,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

  民工们朝东穿过一条横街,来到另一条街上,拐进了一条巷子,这里是一片住宅区。一转眼5个民工分成两拨各自走 进了两处楼房,在记者一时不知道怎样选择目标时,其中一拨中的一名民工在楼前的小卖部停下来买烟,记者上前作了自我介 绍,讲明来意,这位叫李齐古的民工很高兴,当即领着我们上楼。他告诉记者,和他住在一起的民工大都是南昌县南新乡的农 民,在工地做绿化工。

  推开门,记者看到,这里两室一厅的房间共开了十几个地铺,

客厅也开了几个地铺。大冷天床上没有垫子,每个铺只 有一条薄棉被。房子里的材料箱、工具和脏衣服丢得到处都是,空气里散发着一股汗臭和烟草混合的怪味。

  先回来的一个民工正盛出半桶冷水洗脸,脸上冒着些许白雾。

  这些民工大多数都是新建县南新乡的农民,家里的没有多少土地,收益又不高,因此进城打工养家。

  一位姓陈的民工称,现在搞

房地产开发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觅活钱的好机会。闲聊中,他们也道出了他们的难处:虽 离家近,可回家一趟也不易。在外面小餐观吃饭不很卫生,许多人时常会有拉肚子的症状;衣服也没人洗,有时要一个月才换 洗一次,过年时也没多少钱拿回去。

  来自樟树的农民工敖火儿在与记者交谈时就说:“我们在外面,烟酒是不来的,连每顿饭都是严格控制在5元以下, 更别说别的什么了!就是我们现在租的房子里,我们是没钱买床的,只得将就着打个地铺,放上一床凉席,一床自个儿的被子 ,凑和着过吧。冬天夜里很冷,有时常常被冻醒,有什么办法呢!”敖火儿谈到此处时有些无奈,轻轻地摇了一下头。他说, 在外面,生活上的苦只能忍着,如不这样,回家是拿不了多少钱回的。

  记者手记

  农民工我们理应给予关爱

  一番采访,让我们走进了农民工的生活。

  采访中,天气特别寒冷,我们徒手步行仍感到艰难,而工地上的农民工们,却在寒风冻雨中劳作,连我们走到他们身 边都不曾察觉,就是我们的采访也未使他们放下手头上的工作。来到他们的住处,那单薄的被子看上去让人心寒。他们也几乎 没有任何娱乐,每天的活动范围只是两点一线,除了工地就是住处,生活简单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地步,他们省吃俭 用,吃饭吃三元一顿的快餐,抽劣质香烟,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钱去享受“

奢侈品”,这样的生活他们不知过了多少年,就是 这样,他们也很满足,在他们的脸上也时时能见到欣慰地笑容。

  关心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为他们维权,是道义也是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