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吴仁宝:走自己的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13:23 新华网

  在华西村的日子里,几乎天天阳光灿烂,这使我们专程来华西采访的记者没有享受到“万米长廊”的好处。这一长廊连通到扩建前的华西村每幢别墅,也就是每个村民家庭,因为老书记吴仁宝说过,要让每一个村民每天出门不用打伞。

  这仅仅是“天下第一村”令人惊叹的“九豹一斑”。从“学大寨”年代开始,吴仁宝和他带领的华西村就迅速成为被学习的“典型”,而且用跟踪采访华西村30多年的新华社
记者袁养和的话说,40多年来“青山不老,红旗不倒”。无锡和江阴的官员们也半开玩笑说,华西村的名气在国际上超过了它上面的这两级政府,尽管它们是全国最富庶的地级市和县级市之一。

  时下,全中国的目光再次聚焦吴仁宝,他被确立为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个全国先进典型。

  在当前中国千方百计为三农问题求解的背景下,78岁的吴仁宝又成为一缕希望之光。他的任务不仅是用成就来鼓舞亿万中国农民,更是要用成就之道来启迪他们??甚至可包括身处庙堂之高和埋头象牙塔之深的诸多人士。

  到华西村参观、访问、取经的外人往往激动不已:从60亿到100亿、260亿、300亿(2005年)逐年飞增的销售额,最少100多万最多1000多万的村民存款,最小400多平方米最大600多平方米的别墅,一条条写着吴仁宝名言的大幅标语牌,一个个谦谦君子般的华西村村民……历历在目地展示在“华西之路”上。汗牛充栋地见诸过去现在的无数报道,才使记者未在目睹之后过于心情澎湃。但是,去年12月的华西之行,确实带来了一阵不能平息的头脑激荡。

  这一“头脑激荡”围绕的“漩涡”是:吴仁宝和华西村这个“典型”学得来吗?

  能人有多重要

  照道理,“学习吴仁宝”与“学习华西村”是要分清的,然而,吴仁宝和华西村又实在分不开。华西村现任党委书记、吴仁宝的四儿子吴协恩说:“没有老书记,就没有华西村的今天。”这一点是公认的,除了吴仁宝,他自己对之有一幽默的“曲解”:没有吴仁宝,就没有华西村??因为他在文革动乱中保护了“华西村”这一不够“革命”的村名;没有华西村,就没有吴仁宝??因为他是在华西村出生的。

  一个小村庄奇迹般地崛起并长盛不衰,自然可以为其找到许多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东部地区先行发展的市场空间、吴文化的传统等等,但为什么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地理、传统文化等条件下,独独华西村而非周边的村成了“天下第一村”?

  显然,在简化掉诸多外部因素和“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等共同因素后,吴仁宝的个人因素便显得至关重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华西村是幸运的,也是独特的。

  在解析“如何学习吴仁宝”问题之前,应先厘清“为什么要学习吴仁宝”这一问题,这一问题并不因吴仁宝是众所公认的“优秀人物”就有足够的自明性,还应回答“吴仁宝式的能人对当前中国农村有多重要”,才更具现实性。因为近年来有一种认识,即农村的“能人时代”已经过去。

  应当承认,制度、法治、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确实是时代大势所趋,但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普遍状况有没有达到不依赖“能人”的程度呢?

  从华西村走过的路来看,吴仁宝个人无疑是华西村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不仅华西村如此,改革开放年代出现的明星村几乎无不拥有一个明星式带头人,如王宏斌之于南街村等。

  在依赖能人这一点上,这些明星级农村可谓如今落后或比较落后的农村的镜鉴。明星村大都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发展快,二是组织程度高。有这两点恐怕对能人的依赖度就会上升。因为,要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光有政府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而无内生力量是难以持续的。而整体素质不太高、组织化程度也不高的发展阶段,没有一个主心骨,没有一个肯于带领大家奋斗的掌舵者,情形是可想而知的。在一个落后的、很小的“熟人社会”内,能人即便不是直接带头人,也会产生发散的示范作用。

  在很小“熟人社会”内,百姓一旦认准了某个能人给大家带头,不单是易于凝聚,而且能人就在大伙儿的眼皮底下,能与否,贤与否,心中自有一杆秤,监督也更容易。吴协恩能在2003年全票继任其父的位置,靠的正是其得到公认的多年的出色表现。

  自然,随着发展,制度、法治、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重要,但这不意味着领导者作用的削弱,因为高水平的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科学和民主管理,需要高水平的领导者。在华西村兼并了周边十几个村、华西集团由60亿元冲百亿元的2003年,吴仁宝敢于提前退居二线(时年76岁,曾自称要干到80岁),既是对第二代的信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华西村的现有制度方面的自信。

  吴仁宝会不会绝版

  作为“典型”的吴仁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能人”。

  “从吴仁宝不当苏州市农工部长而回到华西的那一年(1980年,此前任江阴县委书记兼华西村支部书记,再之前为华西村支部书记)起,就注定了华西要有奇迹发生。”江阴市副市长倪颖伟说。“注定”一词或可商榷,但其言下之意,弃官从农,决非常人,这是没错的。

  吴仁宝是一个有着“太多不一般地方”的人。他曾对“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家”进行过特质分析,也应是立基于其自身经验的观察:政治家的眼光、经济学家的头脑、战略家的气魄、外交家的灵活、军事家的果断。据吴协恩说,在2003年8月刚退居二线不久时,吴仁宝就告诉他们党委班子,宏观调控要来了,并提出适应措施,他们开始还迷惑不解,直到2004年宏观调控真的启动才佩服老书记在大势上的预见性。

  同样常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吴仁宝作为基层干部的政治智慧,这可从他大量名言中的一句看出来:“我们是两头保持一致的干部,就是既和上级保持一致也和群众保持一致。”

  “农民政治家”、“农民企业家”、“农民思想家”、“农民语言大师”……熟悉他的人对他每一项头衔都能侃侃而谈……

  在华西村采访的时候,听到村民们开口闭口不停地称“老书记”,引用“老书记”的名言。在记者所借宿的村民吴永明家里,直接感受到了他们全家发自内心对“老书记”的尊敬。他们谈到,吴仁宝在村民们心目中的权威不仅来自于他带领全村共同富裕的能力,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他长年坚持“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上级多年发给他的累积5000多万元奖金全献给村里。他曾将最小的儿子吴协恩过继给村里中年丧子的孙家。他提出“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并身体力行之,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称这一“执政理念”“折射的正是一个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胸怀”。

  不知道有没有人挑出过吴仁宝的什么缺点来。在许多人心目中,他简直是“完美的人”。

  在去年12月25日召开的“华西村新闻发布会”上,作家周玉明在致上一系列赞美之辞后问道:“你吴仁宝会绝版吗?”吴仁宝再次幽上一默:“现在青年干部的水平都比我高。你们看我吴仁宝连国语都需要翻译。”

  吴仁宝会不会“绝版”,这并非周玉明一个人的忧虑。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便可视为让这类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后继有人的努力。

  如果说在保先教育中侧重的是学他的“贤”,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人们则同样需要他的“能”。即使学不出一个完完整整、“克隆型”的吴仁宝,心往之,力行之,都是好事。

  向“典型”学什么

  吴仁宝曾将华西之道的概括为“走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特色”,是常与“典型”相提并论的词。往往最被认为是“典型”的,恰恰是最具“特色”的。那么,怎么学“典型”?乍一想,或许令人无所适从:学其“特色”?那可是其独有的,学不来;学其“普遍性”?那又是大家都有的,不必学。

  如果从“器物”或具体经验层面来理解“特色”、“典型”、“普遍性”的话,上述悖论确实无解。

  构成华西特色的各种具体经验可罗列出不少:“一分五统”的村庄兼并方式、“一村两制、一家不能两制”的所有制结构、三种分配方式并存、“不土不洋、不城不乡”的建设、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有哪条是可通用的?

  同任何一个地方一样,华西村有着丰富、复杂的客观条件,如果非要说华西有哪些具体做法可“学”的话,那可能是对相关条件相同的地方适用。

  把华西特色作为华西“模式”来学、想走捷径的人是要失望的。吴仁宝本人就极力反对。曾有人请吴仁宝谈谈对“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的看法,他说“最好不要讲模式”、“我最怕模式”,一讲模式,就变成了一刀切,就不能从实际出发。

  华西村所在的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三级政府都已先于全国掀起学习吴仁宝和华西村的活动,记者把到底怎么学习这个“典型”的问题提给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他的回答是:“学习华西,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分类发展,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要学习其灵魂、精神、经验的精髓。”

  结合实际学习华西,这正是记者采访领悟最深的道理,也恰恰是华西“精髓中的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吴仁宝说,华西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什么?将中央精神和华西实际相结合。人们列数吴仁宝带领华西40多年来的发展就可明白,实事求是、立足华西实际、走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走得何其坚定,也何其不易。

  从上世纪50年代的“听”,到60年代的“顶”、70年代的“拼”、80年代的“醒”,绝非一坦平川,其间风浪无数。“以粮为纲”时期偷偷办小五金厂,文革中遭“黑典型”的污蔑, “抓大放小”战略时“抓大扶小”……

  想想这些事,可能会更好地理解“两头保持一致”、“有难民先享、有难官先当”、“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的精彩。

  实事求是,一句随处可见的口号,在此又具有何等震憾力。实事求是,吴仁宝用其毕生的努力,给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根本经验作了何等成功的诠释。

  离开华西前,记者在华西村的题名录上写上这么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学吧。”对华西而言是敬意,对欲学华西者而言是建议。学走“华西的路”还是学华西“走自己的路”?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汤耀国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