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流花老民警回首“春运廿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14:43 金羊网-羊城晚报

  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广场上的人潮和风雨棚,告诉人们2006年春运又来了。原流花地区公安分局的老民警回想起二十年来春运的历程,感叹火车站广场的变化真可谓一个社会变化的缩影。

  上世纪:春运大潮滚滚而来

  八十年代:“春运”概念还很模糊

  余启豪是“老流花民警”,他1986年来到原流花地区公安分局(现已合并为越秀分局)亲身经历了二十年来的春运。据他回忆,在上世纪80年代,大家还不太有“春运”这个概念。“当时并没有那么多的人流,到了春节时,我们只觉得人比以前多了一些。”

  “那时我们节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打击炒票的‘黄牛党’、‘拉客仔’。”民警吴少芳说。由于铁路的运载能力有限,数量有限的火车票成为黄牛党盈利资源。不过,当时,这一地区除了炒票、偷盗之外,从事其它违法犯罪行为的人还比较少,“双抢”并不多见,“背包帮”更是没有。

  九十年代:“民工潮”不期而至

  奇闻:人多得把人挤到茅厕坑

  1991年春节过后,广州首次出现了“民工潮”,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积聚在广州火车站广场。

  吴少芳回忆道,那年春节后回广州的人太多了,根本没有那么多车来疏散,连天桥底下都是人。当时他们还在火车站西广场办公,楼后面有个公共厕所,准备上厕所的人太多,一直向前挤,结果把前面的女的都挤进了茅厕坑里。后来警方出动站成排守在厕所外面,然后派几个小伙子把被挤入坑里的几名女子拉出来。

  奇观:买票队伍后一个搂着前一个

  从那年之后,广州火车站春节前后客流量逐年上涨,而且民工节后返城的客流量都要比节前回家的多。

  负责火车站及其附近地区治安的民警们,担子也越来越重。一到春运,流花地区的民警们就习以为常地没有休息的日子,吴少芳说:“我们都习惯了穿着警服打个盹。有时,一天工作要20多个小时,总觉得一天24个小时好像42个小时。”

  “那时候,买票的人每个窗口排三四列队伍,都能从售票窗口排到桂花岗去。怕别人插队,大家在排队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男的女的,都是后一个搂着前一个人,也不敢坐下休息或者上趟厕所。”

  奇事:被踹上车回头说“谢谢”

  “春运”期间民警们最关心什么?记者没有想到,答案竟然是“北方的天气”。“北边的天气太重要了,如果北方下场暴雪什么的,列车就走不了,到时候几十万人停留在火车站广场,那就是十分麻烦的事情了。”余启豪说。

  几名民警回忆起1998年春节那几天,依然心有余悸。那年湖南的一场大雪,京广线列车运行受到影响,近30万名旅客滞留在广州站广场,火车站广场上蜂拥的人潮仿如“大军压境、兵临城下”。广场上尽是心急如焚、归家心切的旅客,挪不了一步,吃喝拉撒都在这里解决。不久又开始下起雨,场面拥挤不堪。公安分局启动了应急方案,全警动员上广场,硬是在人群中划出一条应急通道,又将人群划分多个区域。两天后,铁路恢复通车,广场上的人流才可以“泄洪”了。“当时人们只求能赶紧离开这里,只要是朝着家乡方向开的列车,大家就拼了命地往上挤。”车门口的人上不了车,列车员们就用手推,甚至用脚踹,被踹的旅客上车了,还回头感激地说声‘谢谢’。”

  “你知道吗,人群疏散后,清理火车站广场的时候,地面上的垃圾足足有半米厚!下了雨,漫出的水都是黑色的。一天下来,从头到脚都是臭的!”

  “春运”出现,一些与春运有关的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也出现了,如黑公话、假币、非法拉客、野鸡车……2000年4月下旬,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微服探访火车站广场,多次作出指示,要求“重典治乱”。那一年,大力整治广州火车站广场,局面才逐渐好转。

  新世纪:几经波折从容应对

  进入新世纪,火车站运送能力显著提高。当地政府也加大管理和投入,火车站广场的硬件设施逐渐改善,如每年春运,广场都搭建了450平方米的风雨棚,为旅客创造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同时铁路方面增加售票方式、设立新的售票点代售点售票,分流了进入广场的购票人群。再加上天桥、地铁、地下通道等分流通道的陆续建成,这一切,都有效地疏导了汹涌的客流,使得广州虽然每年的客流人数不断上升,秩序却能一年比一年好。

  2004年起,越秀区公安分局民警屡建奇功,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在抓好“打击”的同时也加大了“处罚”力度。去年以来,广州火车站广场治安明显好转,案件发生率下降了40%。民警们告诉我们,早些年,报案室可热闹了,而今年春运,每天只有几个人来报案。

  历经多年春运洗礼的广州火车站广场,今年应对春运从容多了。

  本报记者 牟春燕 王普 通讯员 罗裕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