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工作研究:非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路径 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00:0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要有效推进非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树立发展非公企业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观念,坚持发展非公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毫不动摇地服务、支持、扶持非公企业发展,为非公企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非公经济在不断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避免发生事故和防止职业病的蔓延,这是实现民间资本投资最大效益化的前提,生产经营单位业主只有意识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同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才能致力于将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领
域,把劳动保护与企业的合理化经营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劳动保护价值观念。非公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劳动保护工作机构和工会组织,切实保护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实现职工和企业的双赢。

  一、从工会层面讲,要切实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权

  1.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搞好非公企业劳动保护工作。企业结构和职工队伍的变化,客观上造成了工会组建率有所下降。现阶段,在非公企业中还存在着经济地位和社会身份的差别,职工个体无法实现与企业主的直接对话,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形时有发生。所以按照《工会法》,最大限度地把非公企业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其合法的健康安全权,这是搞好非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必然选择。

  2.工会组织必须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权利。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职工最基础、最重要、最根本的合法权益,伤亡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损失,对职工及其家庭就是一场灾难。因此,工会必须把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权益作为维权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检查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已经建立了工会的非公企业,要按照全总颁布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要求,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设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最了解作业环境的劳动保护状况以及班组职工的思想状况,他们是劳动保护的“哨兵”,是劳动保护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关键环节。工会要积极主动地配合企业行政做好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教育职工遵章守纪,倡导并支持职工抵制任何人的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营造“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3.在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作中突出劳动保护内容。一是上级工会要对非公企业依法签订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进行指导,分散的小型企业要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依照集体合同的规定督促企业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二是集体合同要对劳动保护专章进行约定。劳动保护是集体合同的重点内容,是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平等协商的难点和焦点,是企业履行劳动保护职责的重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也是工会依法监督、依法维护的重要依据。劳动保护涉及面宽、整治技术复杂且投入大,需要认真分析和做可行性研究,提出明确具体的劳动安全卫生条款;三是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协商制度。工会要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劳动保护群众监督检查活动,对监督检查中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向企业行政通报和反映,督促其整改;要通过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平等协商,按照先整改后生产的原则.加大督促隐患的整治力度。

  二、从政府层面来讲,应采取措施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政府要出台配套政策,从源头上把好安全生产关。建议政府拟定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出台配套政策,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从源头上治理职业病危害、遏制事故隐患。凡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必须坚持“三同时”审查验收,从源头上把好安全生产关;尽快建立职业病防治基金,妥善解决好职业病人群的医疗、生活问题。

  2.强制实施工伤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投入不足的问题。企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及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实行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工伤保险费率挂钩,逐步提高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伤亡赔偿标准,督促企业向受生产安全事故伤害的从业人员或家属支付赔偿金。积极稳妥地建立企业自觉保障安全投入、努力减少事故的机制。

  3.形成执法合力,构建安监工作新格局。要从根本上解决好管理部门多、程序复杂、力量分散、执法不力等问题。建议由各级安委会代表政府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形成执法合力,从根本上优化经济环境,搞好安全生产。同时要有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非公企业的劳保工作。

  4.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劳动保护成功经验。如加强劳动保护监察、畅通企业劳动保护申诉渠道、建立有职工代表参加的劳动保护委员会,政府建立劳动保护基金加大劳动保护投入力度等,以促进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