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年俗消费回归传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07:04 扬子晚报

  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南京街头已有大红灯笼高高挂,很多超市商场张灯结彩,用中国结、红鞭炮等迎新春。昨天,记者在金桥市场看到,进入农历腊月以来,这里已开始热火朝天地迎接春节。不少经销大户纷纷称,今年年俗商品的品种比去年多,而且销量也比去年上涨了40%。有专家指出,这些都表明今年年俗回归的迹象异常突出,逛市场、办年事、买年货,浓浓的年味已激发出市民高涨的热情。

  年俗商品出“新意”

  “‘福’字上还特地镂空了,就是为防盗门上的‘猫眼’留的。”金桥市场张海军老板告诉记者,“福到了”一直是百姓比较喜欢的一个口彩,而如今房子都装着防盗门,福字又不能贴得太靠门的底部,所以今年就很人性化地在福字上“抠”了一个空。这种贴心创意还有很多,如中国结和红辣椒,是很多市民家中节日装扮的饰品,而今年则出了塑料的、里面带灯的,通电后可以一闪一闪的新品。除了新创意外,不少传统年俗商品,为了切合市民日渐提高的品位,今年在制作和原料上更加用心。如大红灯笼,去年的布料是美丽绸,价格只有10多元/对,而今年则用了八美缎的高级布料,更加好看了,价格一下子提到了30多元/对。还有些中国结和灯笼,甚至用上了景泰蓝和刺绣。

  狗年口彩依然难讨

  虽然是狗年春节,可记者看到,年俗商品上跟“狗”沾上边的也不多见。一位老板戏称,几乎没有吉祥的词语与“狗”相关,顶多只能跟“旺”挨得上,而且也不会直接称狗年啥的,而是改成了“犬年大吉”。所以为了烘托狗年气氛,一些年俗商品,干脆在上面挂上小狗挂件,如在中国结下面加吊一只小狗,上面写上“平安狗”、“发财狗”等字语。

  年味架势愈演愈烈

  金桥市场专做“中国结”生意的金老板告诉记者,他一般一年中只做一个半月的年俗商品生意,今年的势头特别好,他铺子里的中国结约有几千个品种,来自浙江、云南等地。其中最大的一个中国结宽1.5米,长3米,售价在200元左右,新开业的公司喜欢购买。而老百姓购买最多的是10元至80元的,这段时间来零买的市民特别多。而另一位张老板则表示,他是全年经营,且经营的范围更广一些,如礼炮礼花,喜钱袋等,单位开业、婚嫁喜庆等用品都有。这段时间,南京很多大单位、大商场都来订购室内的春节节日装饰,“年俗商品价格都比较低,而今年已有最大的定单了,有5万元呢”。这位老板称,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年俗商品的销量肯定比去年高很多,40%的数据还算比较保守。

  过年消费重精神轻物质

  中国结、红灯笼,这些商品在不少人心里被定义成“俗气得土了掉渣”,可今年为何广受欢迎呢?金桥市场潘总告诉记者,这些现象说明,对过年的计划,很多市民在选择“回归传统”。当然这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如去年起,南京放鞭炮部分解禁,市民又找回了放鞭炮闹大年的感觉,年俗商品得以重新获得重视,买年货、贴窗花、贴福字、贴对联等。二来,张灯结彩的一些年俗商品,其实跟日益受到重视的圣诞节装饰“有一拼”,不少人都认可了过节的这一形式,因此春节也顺应了这个气氛。还有一点,这么多年来,春节一直跟吃喝玩乐扯在一起,今年不少市民从下饭馆、唱卡拉OK中“回归”一下,要过一个有年味的春节。“年俗回归了,恰恰体现出老百姓春节消费观念从重物质到重精神的悄然变化。有的传统看上去很‘土’,但在过年的时候回味一下,又有着说不尽的幸福与满足。” 本报记者孔小平

  狗年中国结挂饰,“旺”人眼。

  

年俗消费回归传统

  金桥市场里,出售年俗商品的店铺前“大红灯笼高高挂”。孔小平 摄

  

年俗消费回归传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