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6全国各地两会专题 > 正文

戴相龙作天津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12:53 今晚报

  “十五”发展成就

  本报讯 戴相龙市长在《关于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对本市“十五”期间的工作作了回顾和总结。

  戴相龙说,新世纪的前五年,是天津发生历史性变化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300美元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665亿元,年均增长13.9%,是十个五年计划中增幅最高的。人均生产总值4300美元,年均增长12.7%。财政收入725.5亿元,年均增长2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39亿元,年均增长19.4%,比“九五”时期提高8.8个百分点。全市各类工商企业总资产17900多亿元,其中净资产7100多亿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1.4倍和1.6倍。

  经济结构更优 整体素质提高

  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达到1921亿元,年均增长17%。电子信息等六大优势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71.6%。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24.8%。服务业增加值1485亿元,年均增长11.4%。

  体制改革深化 发展活力更强

  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80%以上完成公司制改革。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增长1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52%,提高16.9个百分点。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成为北方最大的产权交易市场。

  开放水平提高 滨海实力增强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滨海新区经济实力和对区域经济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十五”期间,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03亿美元,年均增长32%。引进内资800亿元。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34亿美元,比“九五”末增长2.1倍。滨海新区生产总值预计1600亿元,年均增长19.7%。

  市政建设提速 城市面貌巨变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修编上报了城市总体规划。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开工。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0公里,相当于“九五”末的全部通车里程。天津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竣工。市政公用等基础设施投资比“九五”时期增长1倍。海河综合开发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津滨轻轨投入运营,地铁一号线建成试通车,市区快速路通车120公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全面实现,并通过国家验收和公示。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全国第三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实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三位。我市被确定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建成天津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

  居民收入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639元和7202元,年均增长10.7%和10.5%。新增就业岗位91.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民主法制依法行政全面推进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进。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和提出一批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服务中心运行良好。

  “十一五”主要发展目标

  人均生产总值要超7000美元

  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本报讯 戴相龙市长在《报告》中提出了本市“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1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年均人口出生率10‰左右。累计新增就业140万人,其中城镇1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经过努力,我们将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

  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规划建设好七大经济功能区

  本报讯 戴相龙市长在《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重点工作。我们要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要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高度开放、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现代化经济新区,更好地服务于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综合改革试验区,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打破行政地域界限,统一规划产业和社会事业布局,提高产业聚集效应。未来五年,重点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海洋经济发展带,塘沽、汉沽、大港三个生态城区和七个功能区,即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海化工区、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海滨休闲旅游区。

  加快构建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使新区的产业层次和研发能力处在世界先进水平。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等主导产业,创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走出一条以高新技术引领、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的路子。

  促进三次产业全面优化升级 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本报讯 戴相龙市长在《报告》中指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全面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全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构建与中心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合理分工、人口合理分布的农村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区县政府所在地等11个新城和30个中心镇,推进一般建制镇和行政村建设,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聚集、耕地实行集约化经营。改善农村供气、供热、供电状况,普及自来水入户,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运营网络。农村城市化率达到60%。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继续执行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增加对新型合作医疗、乡村公路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财政补贴,把土地出让金收益的一部分用于农村。

  加快新型工业化 调整优化工业布局

  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建设具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坚持国内领先、世界一流,高水平推进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力争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

  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建设国内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无线通信、新型元器件,壮大软件等生产规模;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石油、海洋和精细化工,形成30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满足居民需求

  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坚持从我市实际出发,促进各个产业协调发展,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互促进的服务业。按照专业分工和市场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制造企业将供销业务从生产环节独立出来,组建大型物流集团和综合商社,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

  全面提升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服务业。加快推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提升零售商业档次,规范发展便民商业。

  节约资源能源 建设创新型城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确定自主创新战略重点。着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围绕电子信息、生物与现代医药、装备制造等10个重点领域及其46项优先发展技术,进行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组织实施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半导体照明、重大疾病防治等12个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集成创新,抢占技术制高点。重点围绕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等6个领域及其24个重要方向,超前部署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争创国际一流水平,增强科技发展后劲和持续创新能力。扩大与北京中关村及周边省市的科技交流与合作。2010年,建成300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个市级以上企业孵化器与生产力促进中心,45个工程研究中心,60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节约资源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我市尽管受到能源和水资源的约束,但由于我们合理组织和配置资源,仍保证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要实现经济增长12%、能耗降低15%以上的目标,能源消耗增长必须控制在8%左右,水资源消耗增长必须控制在10%左右。加强节水节能节地三大体系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推动节水和再生水回用设施建设,改进农业用水管理,加快南水北调项目天津段建设。积极发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2010年海水淡化生产能力达到1.5亿吨以上,海水直接利用量达到20亿立方米以上。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重组和做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与所属企业建立明晰的资本纽带关系。加快推进国有和集体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引资结构,提高引资质量。重点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和人才,提高消化吸收和转化能力。积极引进优势产业的龙头项目和配套项目。

  增强综合功能,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

  本报讯 戴相龙市长在《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形成城市发展主轴、东部滨海发展带、西部城镇发展带和北、中、南部三个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的市域空间布局,构建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城市主副中心,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相协调的新型城镇体系。到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为115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1250平方公里。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依托海港空港,强化交通枢纽功能。落实与铁道部签署的重点项目建设协议,建成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确保2008年建成运营,并引入天津机场,延长至滨海新区核心区;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津秦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天津至保定的铁路。建成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京沪、蓟平、津汕等高速公路天津段,建成津滨大道快速路,新建改建一批干线公路,对外形成若干条与周边地区联系紧密的交通走廊。中心城区建成地铁二、三、九号线和天津站交通枢纽,建成220公里城市快速路,开通快速公交线路,形成现代城市交通网络。

  10年建成生态城市

  加强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海河上游规划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中游规划区建设项目。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住宅集中供热率达到90%,中心城区排水管道普及率提高到90%。

  建设宜居生态城市。巩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成果,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生态城市。2008年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9年申报国家卫生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率先建成生态城区,2015年把天津建设成为生态城市。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天津

  本报讯 戴相龙市长在《报告》中指出,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完善就业政策和制度体系,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完善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定期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企业年金等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个人账户。切实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等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住房货币化分配。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步实行公办义务教育免收杂费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达到现代化办学标准。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基本建立起现代化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健康指标继续保持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构,形成全市统一的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加强生产、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做好新时期的对台工作和海外联谊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设。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做好今年工作 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

  居民人均收入要增长一成

  本报讯 戴相龙市长在《报告》中指出,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3%,财政收入增长1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

  滨海新区开发要有大突破

  海河开发启建一批经济区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要取得重大突破。完善滨海新区各个产业功能区的专项规划,启动更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制定和部署我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落实技术创新任务,制定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推进海河服务型经济带建设。搞好海河上游经济商贸区和大型商贸文化项目建设,启动中游都市工业区、生态旅游区和下游港口贸易经济区建设,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天津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连接京津交通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要严格按进度加紧建设。开工建设市内快速路三期、地铁二三号线和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新建一批公交场站、停车楼、人行天桥等设施。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投资服务中心。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外地民营企业来津发展。全面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提高和明确技术准入标准。围绕优势产业,选择20家

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定向招商。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的保障力度。搞好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工作。全面完成示范性高中校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建成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和中华剧院。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办好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20件实事。

  所有政府公务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恪尽职守,勤政为民,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相关专题:2006全国各地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