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市六部门联合召开发布会 创意产业进京门槛降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15:12 首都之窗

  市“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要初步把北京建设成“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会给北京带来什么变化?创新型城市如何惠及北京市民?发展创新型城市在人才等方面会有哪些相应的政策?1月16日,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教委、市人事局、市知识产权局和中关村管委会六大部门高层领导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北京发展“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做了相关的解答。

  贴息扶持部分创意产业

  “创新型城市是技术和精神共同发展的目标,会给市民带来物质和精神多层次的享受”。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工如此解释创新型城市。他表示,市政府提出把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并将长期引导和扶持。“为此,北京将会降低创意产业进京的门槛,对资金不足的创意产业进行贴息扶持,并为创意产业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支撑。”

  科学家工程师年增万名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人才资源,市人事局副局长张祖德表示,“2010年将力争实现全市从事研究和实验发展活动的科技人员总量达到35万人左右,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人员达到30万人左右。”据他介绍,目前全市科技活动人员有29万人左右,科学家和工程师有25万人。这意味着,今后五年的时间里,北京每年将增加科学家和工程师1万名左右。

  中关村发展空间将扩大

  市“十一五”规划提出要“着力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对此,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任冉齐激动地表示,“中关村以后要像一家的长子一样,对国家和北京市的发展负责。”他透露,届时,中关村园区将拓展发展空间,东城区雍和宫和石景山高科技园区的建设都将为中关村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容量。他解释说,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容量的扩大,是“资源的集约化和优化发展”,也就是将一些区域逐渐置换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 晨报记者 王娜/文

  词解

  创意产业

  又叫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通常包括广告、艺术及古董、漫画、设计、时装设计、电影、电视、游戏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和资讯科技服务等13个行业。

  双向转诊:

  是一种规范基层机构与上级机构(大中型医疗机构)之间病人有序流动的管理制度。通过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地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工合理的医疗服务格局。

  下一代互联网:

  是基于新一代网络技术,可以提供数据、语音、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综合开放的网络系统。特点是更快、更大、更安全,其传输速度将比现在的互联网提高1000到10000倍,可容纳的用户数量将成倍增长,并且充分考虑了安全问题,可有效控制。

  现代流通网络:

  是指运用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对供销社传统经营网络进行改造,构建出以连锁超市和连锁便利店等新型经营业态为主的流通网络。

  应急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建立的包括预防、处置和恢复等全过程的应急体系。目前,我市已建立市区两级应急指挥机构,初步形成了预案体系,预测预警、信息报送、应急决策和处置、信息发布、恢复重建、调查评估和社会动员等七大应急机制正在建设中。

  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是政府间的一种补助。它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市政府将通过调节机制取得的财力和每年安排的定额投入资金作为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根据区县收入努力程度、人均财力以及公共支出水平等因素,以转移支付的方式促进各区县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首都“新三步走”

  战略部署:

  根据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新三步走”战略部署,从北京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和现实、条件和潜能等各方面出发,首都迈向新世纪的“新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打好基础,到2010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第二个十年巩固提高,到2020年,使北京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再用30年争创一流,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北京成为当代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十百千万”工程:

  是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十”就是选定10所高校分别与10个远郊区县开展对口支援合作。“百”就是每年确定100对城镇中小学和远郊区县中小学的手拉手活动。“千”就是每年选派1000名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万”就是每年选派万名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为农村学校输送新鲜力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