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协委员建议本省高考采取估分后填报志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16:13 兰州晨报 | |||||||||
本报讯(记者张凡李雪萍)1月15日,省政协委员牛锦英、祁秀、王汝发向政协甘肃省九届四次会议提交“重磅”提案———建议改革我省的高考志愿填报制度,采取先公布考生考试分数,再填报志愿的办法,让每个考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高考分数填报志愿。 1月16日,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省招办主任李生金,李生金表示:目前全国高考填报志愿有考前填报、考后估分到成绩公布前填报以及成绩公布之后填报3种方式,就我省的实
全国三种方式并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有3种:第一种是考前填报,有5个省(市),占16.1%;第二种是考后估分到成绩公布前填报,有16个省(市、自治区),占51.6%;第三种是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有10个省(自治区),占32.3%。 目前我省属于第二种,即考后估分填报志愿。李主任表示:相对来说,第一种方式也就是考前填报志愿是最“理想”的方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理想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但就我国目前教育体制而言,这种方式至少不是最适合我省的方式,因为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上大学比上具体哪所大学更重要,考前填报志愿的方式更符合北京等高校云集、高考升学率很高的地区。后两种方式相对于第一种方式来说更符合我国国情,因此被绝大多数省市区采用,占83.9%。 现行体制符合我省省情就目前有关专家和部分考生及家长提出的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的方式,李生金表示: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现状为,报考人数增长率大于招生计划增长率,供需矛盾突出。 2004年全国招生计划中,本科计划占55%,而我省招生计划中,本科计划只占47%。 全省录取率虽然达到50%以上,但本科录取率只有26%。 另外,全省38511名本科招生计划中,省外本科院校招生计划只有17953名,占46%。 可以说,考生与省外本科院校的招生计划比为10∶1,就自然形成了竞争省外本科院校的势态,特别是对重点高校竞争的态势更加激烈,面对这种态势,在3种填报志愿的形式中,显然考前填报志愿盲目性太大,容易形成“高分低录”的现象;而公布分数后填报志愿,却容易形成“高分扎堆”和高分大量落榜的问题。 另外,对于有考生家长提出的第一志愿允许多报的问题,李主任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表明了这种方式的不可行性:“试问,现在有哪个单位的一把手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他表示:如果采用多项志愿并列第一志愿的方式会人为地造成不透明、不公平的现象,更加不符合大多数考生的利益。由此可见,估分填报志愿相对可解决盲目性过大和高分严重扎堆的问题,是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填报志愿方式,也是相对比较适中、比较稳定、多数人能够接受的一种方式。 估分填报志愿具有灵活性据介绍,近年来我省每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投档比例和录取率的高低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考生填报志愿的相对准确度,重点及本科批次招生录取第一志愿投档比例、录取率所反映出的情况同样说明了估分填报志愿的可行性。 2000年至2004年,我省第一批重点院校第一志愿投档录取率在73%-84%之间,并列志愿院校录取率在15%左右,调配录取率在5%左右;第二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率在58%-72%之间,并列志愿院校录取率在25%左右,调配录取率在15%左右。 体现了录取批次之间,第一志愿与并列志愿之间梯形递减的合理性,从一个侧面说明估分填报志愿既合理,又可行。 李主任说,高考志愿的填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单纯取决于填报志愿时间段的先后,也并不仅仅限于考生知道了自己的实际分数就能够准确无误地填报好高考志愿。高考命题的难易程度、考生当年在全省排名中所处的大概位置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都是影响考生填报志愿的因素,正式录取之前,考生的名次属于机密,无论国家或省上都不可能允许在考生填报志愿期间将所有考生的名次公布出来,每一位考生填报志愿期间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凭个人判断寻找和选择自己的位置。 六成单位赞成现行体制为了使我省普通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得更加合理,省招办曾于2004年11月发出《关于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填报志愿时间问卷调查的通知》,采用抽样调查的办法,对目前全国普通高考中实行的3种填报志愿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发出211份,其中要求各市(州)招生办在做好自身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须随机抽取3个县的教育局、3个县级招生办、3所普通中学。截至2004年12月20日共收到反馈意见表211份,其中市(州)招生办16份,县级教育局41份、县级招生办41份、普通中学93份、省内部分高等学校20份。 根据我省普通高考填报志愿问卷调查反馈意见的情况,在填报志愿的3种方式中,64.9%的单位赞成高考后成绩公布前估分填报本科志愿,这些单位认为,这几年各中学及考生考后估分已有相当的经验,所报的志愿相对分布也比较合理,建议相对稳定,尽量减少变化,希望维持现行报考办法为好。 据省招办李主任介绍,省招办还曾经在2005年春天招集各方面人士召开过3次论证会,结果绝大多数代表表示现行的录取方式最符合我省省情,是最适合我省的方式。 本报记者张凡李雪萍 相关专题:2006全国各地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