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山湘女回故乡专题 > 正文

寻找“湘女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18:05 凤凰周刊

  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湖南经济电视台“寻石组”终于在新疆哈密地区,选定一块青灰色巨石,为湘女立碑。在非娱乐盛宴背后,湖南经视人称,他们愿更多关注于人,关注人们最柔软、最湿润的内心,呈现更多有质感、有重量的情感。

  寻找“湘女石”

  文/记者 张志强 特约撰稿员 申生

  2005年岁末,一群湖南电视人奔走于白雪皑皑的天山南北间,寻找一块石头。

  为纪念开播10周年,湖南经济电视台向55年前入疆的部分湘女发出了邀请。“最初的想法就是把老人们接回来看看,共忆峥嵘岁月。”该台副总编辑梅宏告诉《凤凰周刊》说,方案送到台长吕焕斌处,得到了进一步补充。

  吕说:“湘女,就像是戈壁滩上的无名之石,面对风沙、疾病、痛苦,甚至死亡,都无怨无悔,默默经营着爱情,守望着乡情,传播着文明。”他特别提议:“我们要从天山取一块巨石立于湘江之滨,塑成代表湘女形象的群雕,向戈壁滩上的第一代母亲致敬!”

  湖南著名雕塑家贺仁凡提出,“湘女石”原料必须是原生态的,没有经过人工切割雕琢、有足够的硬度、体积巨大、外型雄浑粗犷,能表现经过亿万年风雨侵蚀后的沧桑感。

  在贺看来,唯有这样的石头,才能承载起湘女入疆的那段伟大历史。

  而充满艰险的寻石之旅,则将那个散落在天山褶皱里的年代串联了起来,让历史在现实中变得张扬和震撼。

  湘女家庭极少离异

  第一次见到真正意义上的“八千湘女”,主持人王燕和她们手拉着手,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乌鲁木齐市中心人民)广场拍摄完毕,阿姨们执意拉着我们到她们的家中做客,使我们又一次近距离地分享了她们传奇的过去和幸福的现在。“看喽,咯是我做的剁辣椒勒!”50年未改的乡音乡情。摄像机在一分一秒地记录,我们被一次又一次地感动!——11月17日,《寻石日记》

  写日记是湖南经视台“寻石组”工作人员的一个共同想法。从2005年11月14日入疆起,这群生活于大都市、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就试图用自己的观察,来解读他们并不熟悉的那个年代。

  客观地说,正是由于有了湘女及后来山东、河南等地万千女性的到来,戍边官兵的婚配问题才得到解决,兵营才有了社会学意义上的改变——家庭。

  “寻石组”成员之一、湖南经视台经济节目中心副主任章红伟告诉《凤凰周刊》说:“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种做法多少有些不人道。但毕竟新疆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和近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需要守卫,需要有人去奉献和牺牲。”

  报告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的作者卢一萍说:“在那块遥远的土地上,她们贡献很多,牺牲很多。她们孕育了爱、宽容和坚韧的精神。”

  原兵团文联秘书长左夫棠望着身边的老伴孟大姐,告诉前来采访的湖南记者:“‘文革’中,我被下放到条件最为艰苦的105团农场,当时许多人都劝我爱人别跟着去,怕受不了那苦,可我爱人还是把家搬了去。”他说,“我庆幸这辈子能找到这么好的一个湘女。”

  左还告诉记者,“文革”中,许多家庭都受到冲击,由湘女组成的家庭极少出现离异。

  据悉,由入疆湘女所组成的家庭,目前已繁衍至第四代。全兵团人口也由刚建立时的17.5万人,发展到现在的220万人。

  在石河子市的中心广场上,塑有一个怀抱孩子的妇女雕像。当地人说,这是他们向以湘女为代表的军垦第一代母亲表示敬意的象征。

  “第二代”多留在新疆

  零下15度!今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平生遭遇的最低温度!当我们的寻石车队不断向马纳斯河上游地带推进时,发现风景越来越好,气温也越来越低!进入河谷,我们的寻石队员准备的抗寒装备在抵御如此严寒时显得软弱无力,到车外拍上几分钟,就感觉耳朵要冻掉了,手冻得几乎要失去知觉。“这简直是在冰箱的冷冻箱里工作!”有人说。——11月22日,《寻石日记》

  日记的主创者张辉是第一次入疆,恶劣的气候条件打破了他对新疆的浪漫想象。他说,很难想象当年那些13—19岁的南方少女,历经了怎样的磨难。

  据兵团史料记载,1950年到1954年间就有近40名湖南女兵在进疆途中不幸牺牲。而在之后艰苦的军垦生涯中,由于缺医少药,不少湘女又因劳累和疾病辞世。

  但在仍健在的湘女们看来,这些苦难已不过是过眼云烟,今天的幸福才是真实的。

  石河子曾是新疆建设兵团屯垦戌边的第一城,也是现今湘女最为集中的地方。这座距离乌鲁木齐最近的城市,55年前还是芦苇丛生、野兽出没的荒滩戈壁。但200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官员参观石河子新城后,称赞它是世界上治理沙漠、营造绿洲、恢复生态环境的重大奇迹。该市也因此被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没有房屋,自己盖呀;没有土地,咱们来开荒呀;没有工具,自己造啊;没有菜蔬,打野羊呀。劳动的双手能够翻天地,戈壁滩上盖花园。”这是当年湘女们在劳动时最爱唱的一首歌,现年78岁的华淑媛老人至今唱起来仍是面泛红潮。作为第一代女拖拉机手,走在石河子街道上,她不时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条路就是我当年用拖拉机拖出来的。”

  石河子市的崛起,还只是湘女艰苦创业的一个缩影。10年、20年,八千湘女们与十万军垦战士一起,在新疆开拓出了9.3万公顷耕地,修建了4700条水渠和水库,创建了像奎屯、阿拉尔等园林城市。这些城市无不浸透着湘女们的滚烫热血。

  2005年12月15日,石河子南山陵园。谢荃晖、华淑媛和刘玲玲3位湘女来到一块墓碑前,上面写着“英雄母亲——已故湘女永垂不朽”。这块墓碑,是石河子湘藉女兵集资5000多元,为40多位已故战友修建的。

  戈壁滩第一代母亲正在老去,她们的子女更多选择留在了新疆。阳名华的大女儿赵晶在新疆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20多年以来,她承担了数十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赵晶说,“留在新疆的‘第二代’基本上是自治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

  赵晶说,从母亲身上,他们学到了面对苦难时的坚韧和勇气。

  非娱乐盛宴背后

  今天从台里传来的消息说,《天山湘女回故乡》这一大型主题活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关注,局台领导也极为重视,并要求我们将湘女纪念碑做成一个传世精品。我和湖南雕塑院的贺教授到一家专业制图公司,依据初步选定的几块巨石绘出了湘女纪念碑的效果图。看到朦胧的意想变成了色彩逼真的效果图,我们的寻石队员不禁感叹连连:“要真是有这样的效果,我们再累也值啊!”——11月25日,《寻石日记》

  12月21日,“寻石组”的工作在新疆哈密地区落下帷幕,他们最终选定了一块重量至少在80吨以上青灰色巨石,并于当月27日启运回长沙。雕刻完成后,将安放在长沙沿江风光带,等待1月15日揭幕。

  张辉说,一个多月的活动前期运行下来,冷落与追捧,感谢与责难一直不绝于耳。“一个媒体事件的社会反响,为我们勾勒出了社会各层面的点点滴滴。”

  还在张辉等人外出寻石时,湖南经视的报建、审批报告就已打到长沙市政府,市长谭仲池大笔一挥:这是一件好事。

  长沙市沿江风光带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也是湖南的形象工程:最高规格的的公共绿地、珍稀树种、直饮水、监控录象……从设计到施工都异常精细。梅宏说,在没有得到专家首肯之前,无论是媒体还是市长,提出这样的要求都有些冲动。

  在被派往新疆寻石之前,记者李炜对“天上湘女回故乡”的活动一度也不看好。但为期一个多月的寻石采访结束后,他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升华,湘女们的精神也正是当代所缺失的,应该得到媒体的大力张扬。”

  与他有同感的还有章红伟,“中国很大,新疆很特殊,维护边疆稳定仍需要超乎常人的奉献与牺牲。”章说,据悉,现在驻守和田地区的农14师正在扩编,因为该地区的“东突”分裂活动十分猖獗。

  而作为一个地方媒体,操作这样的活动,湖南经视显然也有着自己的考虑。

  截止记者发稿时止,由于活动还没有结束,湖南经视的总编室还无法对“天山湘女回故乡”做一个评估。但该台数位负责人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均称,相对于以往每年岁末都是港台大牌明星压阵的

演唱会,今年的非娱乐主题可能很难打动追星族。

  “我们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吕焕斌说:“我们要更多关注于人,关注人们最柔软、最湿润的内心,呈现更多有质感、有重量的情感。用他们真情的泪水来滋润观众的心灵,这就是我们作媒体的道德责任。”

  相关专题:天山湘女回故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