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化服务:“滋润”市民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09:13 解放日报

  

文化服务:“滋润”市民生活

  

文化服务:“滋润”市民生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创作,创造出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摘自《关于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报告》

  未来五年,上海将建成一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信息苑,人均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将进一步提高……“十一五”规划中描绘的文化蓝图,令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欣喜不已。

  【观点】公共文化资源更均衡

  近些年来,一系列公共文化设施在上海拔地而起: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其中许多都成了上海的“文化地标”。代表、委员认为,城市需要金色殿堂,也需要普通市民能经常享受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但目前这类设施还不够多。

  农村与城市的公共文化资源还存在不均衡现象。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一些郊区图书馆几年没有新书引进,有的甚至不得不改换门庭,变成经营性的网吧、棋牌室等。目前,虽然上海每月都有电影送到农村,但仍难满足群众需求。

  代表委员认为,随着“十一五”期间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公共文化资源会更均衡。

  【建议】增加文化产品的供给

  “完善一座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作用和功效显然不会‘立竿见影’,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城市‘软实力’,提升市民‘软素质’。”许多代表、委员指出:加大对公共文化领域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政府作为“有形之手”,应该“毫不吝惜”地多扶持一把。

  陈燮君委员认为,政府除了加大投资兴建更多公共文化设施外,还应动脑筋盘活现有的文化资源。要鼓励社区、学校、企业的图书馆、文化馆等充分向市民开放;同时,要用文化和创意“装点”历史文化遗存,如革命文化遗址、名人故居、优秀现代建筑等,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文化魅力,吸引市民参观。

  公共文化服务,由“显形”和“隐形”两部分组成。“剧院和图书馆造起来了,还须有好的作品和图书源源不断地投入其中。”王小鹰代表认为:在加大对文化硬件投入的同时,还应加大对文化软件的投入。政府需对软件作“细水长流”式长期投入。还要进一步增强文化原创力,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精品、优品和新品”,从源头上增加文化服务的供给。

  罗怀臻代表还建议:政府应区别对待市场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采取区别政策。对市场文化服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规范市场;对涉及众多普通群众的公共文化,进一步增加资金支持。

  文化服务要“分层次、广覆盖”

  罗怀臻代表认为:除兴建高档文化设施外,政府还应更多地建设常规的、适合普通市民,甚至是外来务工者消费的文化设施。文化服务也要“分层次、广覆盖”,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不同需求。

  让市民走进剧场、影院,高票价不能成为“门槛”。田伟生委员指出: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一场较高档次的演出,票价仅相当于月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因此,他建议:上海的演出门票定价也可参照月收入二十分之一的比例,定在70元左右。这样会让更多市民,在闲暇时刻走进剧场、影院,接受文化的熏陶。此外,应多开设一些电影、戏剧等文化公益场,让更多经济困难的市民也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秦文君代表举例说:在美国,无论国籍、年龄,只要住在这个州的人,就能花5美元在该州办理一张图书证,免费享受借书、借DVD、上互联网等服务,且终身有效。且美国图书馆所有图书、报刊、音像制品都是开架的,读者可自由借阅。她建议:公共文化服务,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化服务走进市民,让市民“亲近”文化服务。

  宗福先委员还指出:公共文化产品应该追求高品位,既要适应和满足市民的实际需求,又能加强对市民的艺术引导。文化产品要为大众服务,反过来也要引导、培育大众。

  农村,不能被遗忘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不能被遗忘。陈燮君委员建议:上海在建设现代化新郊区过程中,除了发展经济外,还要靠文化来提升农民素质,提升郊区“软实力”。政府应加大对郊区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要更多地提供适合农村地区享用的公共文化产品,建立公共文化信息网和社区文化中心,让农民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公共文化服务。

  王小鹰代表、宗福先委员等指出:一些地方戏曲本来就发源于农村地区,在农村中有观众市场。剧团也要有“走出去”意识,将优秀作品送到农村,送到村民中。

  【画外音

  不久前,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国宝级书画展再次引起申城轰动。外企职员陈玉和许多市民一样,也前往排队参观。而这仅仅是她近年来所享受到的文化“大餐”之一。韩正市长“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报告中提出,上海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让平时爱看演出、听音乐会的她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来五年,文化生活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本报记者 陆一波 马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