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飞向冥王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09:13 解放日报

  带着七宗“最”,美国“新地平线”号探测器计划在北京时间今晨升空,飞向遥远冥王星。

  起飞速度有史最快,星际航程有史最远,探测的对象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多谜团、最有争议、最难发现、最后一个被探测,所以,这也堪称最受瞩目。

  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发射场,这架三角钢琴般的探测器,在为人类飞向全新地平线?

  最受瞩目———探测全人类边界

  昨夜发射前,美国宇航局项目负责人艾伦·斯特恩充满信心地说:“发射窗口已经打开,运载火箭也已就绪,可以说,在操作意义上,‘新地平线’号已经处于飞行状态中,只等飞向冥王星了。”

  天公也作美。艾伦·斯特恩说:“很高兴,今天天气很好,云少,正适合发射。”

  48亿公里的时空之旅即刻开始。这个被艾伦·斯特恩亲昵称作“她”的“新地平线”号,将历经9年半的漫长旅程,在2015年到达冥王星,近距离观测冥王星及其主要卫星冥卫一和两个新发现卫星。之后,燃料耗尽的“新地平线”号将继续前行并一去不返。

  艾伦·斯特恩最后说:“‘新地平线’号要飞向的不只是科学的边界、探索的边界,更是全人类的边界。”

  全人类的边界,全人类的关注,“新地平线”号带有一张光盘,刻着全球43万多人的签名。

  这一次远征,举世瞩目。

  起飞最快———1秒飞越16公里

  “这应该是人类目前所有飞行器的最快了。”

  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程惠尔认同美国宇航局的说法———“新地平线”号是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的探测器。也许是因为要飞到最远,“新地平线”号的起飞速度将达每小时5.79万公里。也就是说,一秒钟就飞越16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子弹出膛大约是每秒0.9公里,飞机最快大约是每秒3.4公里,火箭发射大约是每秒15公里。“当飞行物体的速度达到每秒7.9公里(第一宇宙速度),它就能绕地球旋转。如果速度提高到每秒11.2公里(第二宇宙速度),它就能飞出地球成为太阳的行星。如果速度超过每秒16.7公里(第三宇宙速度),物体就要飞离太阳系了。”

  差一点,“新地平线”就能飞出太阳系?可以确定的是,当年“阿波罗”登月耗时两天半,而如今“新地平线”飞到月球,只需9小时。

  这样的高速,源于美国使用了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大力神”并首次捆绑5枚固体火箭。这样的高速,如果载人,人能承受吗?程惠尔笑答:“速度高不代表人就不能承受。人能否承受,看的是加速度。如果是匀速运动,也许再高速人都能承受呢。载不载人,还得考虑动力与承重的‘性价比’,以及飞行时间和任务等。毕竟,以这样的高速飞到冥王星,也要9年半呢……”

  航程最远———利用木星再加速

  从地球往太阳系外,依次是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这些行星在教科书上一颗挨着一颗看似很近,但事实上,如果真按距离比例来勾勒太阳系图,即使将地球缩小到一粒豆子的大小,土星也得在300多米之外,而冥王星则在2.5公里外。

  按计划,今天升空的“新地平线”号,将于明年2月飞过木星,并利用木星强大的引力场作用一“甩”,再次加速,在2007年3月至2015年6月穿越浩渺太阳系,于2015年7月抵达冥王星。

  9年半的漫长旅途,“新地平线”号将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仅每周向地球发送一次信号“汇报”状况。地面上的科学家也只每年“唤醒”它一次,对设备进行检查。这个454千克重的探测器装了7种科学仪器,但总能耗比一个夜间照明的灯泡还要低。一切,只为节能。因距太阳实在太远,“新地平线”号无法如传统宇宙探测器用太阳能动力,为了完成这趟史无前例的远征,只得史无前例的,携带核能做动力。

  实在是,太远了。

  发现最难———天海捞出“阎罗王”

  正因为远,所以当初对冥王星的发现,实在算得上九大行星中的最难。

  打个比方,如果你在夜空中用肉眼看,冥王星的亮度,只有月亮的万分之一。即便你用上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对准冥王星,也只能依稀看到一个圆点。

  所以人类直到1930年,才由美国罗亚尔天文台的汤博宣布发现冥王星。在他之前,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付出了十几年心血,直至憾然离世。1929年汤博加入寻找行列,一个一个天区地搜索,拍摄下大量底片比对,天海捞针,终于“捞”出这颗星。

  所以当年这颗新星被发现后,在一位英国少女的提议下,名字定为“冥王星”。其在寒冷阴暗太空前行的情形,和古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地宫的冥界之王非常相似,也就是中国人说的阎罗王。这颗远离太阳光辉的小星,由于太暗太小,很长时间不能确定其直径大小。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大人文学院院长江晓原告诉记者:“即便到现在,也只是用光谱推演计算的结果,并不准确。”

  看“新地平线”的了。

  谜团最多———她的面目最模糊

  然而发现76年来,对于冥王星,我们还是一团模糊。

  正如美国“新地平线”号对外联络办公室负责人康尼所说,“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行星中面目最模糊的一颗,也是航天器从未涉足过的死角。在各种天文书刊中给出的行星参数表上,冥王星这一栏留下的空白最多,即使被列出的数据,有不少也被打上问号,表示不准确。”

  所以,这一次携带3架照相机、3台光谱仪及1台尘埃计数器的“新地平线”号,将可能使我们对冥王星及太阳系边缘的遥远世界有崭新认识:包括确定冥王星及其卫星表面的化学构成、地质构造和形态结构;确定冥王星大气的各类参数并探测其卫星是否拥有大气层;确定冥王星是否拥有别的卫星或光环系统;获取冥王星表面的高清晰照片等。

  飞抵冥王星后,因速度太快,“新地平线”号无法进入环冥轨道,在5个月的探测之后,它将飞往冥王星所在的太阳系神秘而模糊的边缘地带,进而漂向外太空。

  在美国宇航局项目负责人艾伦·斯特恩看来,“此次抵达冥王星,感觉会像走进糖果店的小孩子一般兴奋。因为,冥王星、它的卫星以及太阳系中的这一区域存在如此多谜团。”

  争议最大———冥王不能算行星?

  就在“新地平线”号即将发射之时,不少媒体纷纷发文:冥王星不能算九大行星。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曾经在1999年,冥王星就差点被剥夺九大行星地位。当时是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邀请数百名专家用电子邮件投票,表决结果保住了它。但在美国一座向公众开放的天文馆里,太阳系模型中就只有八颗行星。

  江晓原介绍,质疑者的最大理由,在于这颗遥远而又寒冷的星,与其他八大行星有太多不同:

  一,轨道与自转异常。八大行星的轨道都接近于圆形,而冥王星却是极为扁长的椭圆形,加上轨道最倾斜,使其看起来和其他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大为不同;八大行星除水星、金星受太阳引力作用自转缓慢外,其余自转周期均为9到25小时之内,而远离太阳的冥王星自转周期却达6天9小时17分,这与行星序列的物理性质规律相悖。有理论认为,冥王星起初是海王星的卫星,在某种宇宙灾变中,从自己的卫星轨道上被抛了出来,才成为独立的行星。

  二,拥有同步卫星。1978年7月7日美国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发现冥王星的卫星“卡戎”,其运转周期与冥王星自转周期相等。在太阳系行星的众多天然卫星中,这是唯一的同步卫星。对冥王星来说,“卡戎”显得很大,因此有人认为它与冥王星共同组成双星系统。

  三,成分与柯伊伯天体相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在海王星与冥王星附近发现了一批小行星,其组成成分与冥王星相似,主要是岩石和冰块,被称为柯伊伯天体或柯伊伯小行星带。因此,有些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也可能是这批小行星中的一个。

  事实究竟如何?科学家们对冥王星所知甚少,至今无法确证任何一种猜测。

  恐怕是,要等“新地平线”号发回报告了。

  最后一探———完成太阳系探测

  太阳系九大行星,冥王星是最后一个被探测的行星。

  江晓原介绍说,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先人们就已发现水星。金星,中国古代称“太白”。火星、木星,分别被古代西方人称作“战神马尔斯”、“众神之王朱庇特”。1610年伽利略发现土星环。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天王星。1846年,英国的来当斯和法国的勒威耶发现海王星。直至76年前,人类发现冥王星。“九大行星”,就此传开。

  而对九大行星的探测,最早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金星和火星开始的。

  1961年到1983年,前苏联发射了15个金星探测器,但只有几个探测器成功飞越或登陆金星,其中1970年发射的“金星7号”探测器,是世界首个着陆金星表面的探测器。在此期间,1962年他们发射的“火星1号”探测器,尽管在飞离地球1亿公里时突然下落不明,但被看作是火星探测的开端。

  此后,1973年美国“先驱者”号首次探测木星;1974年美国“水手10”号首次探测水星;1979年美国“先驱者”号首次探测土星;1986年美国“旅行者-2”号首次探测天王星;1989年美国“旅行者-2”号再次首飞海王星,人类的触角,在太阳系内越飞越远。直到这一次,将摸清太阳系家底。

  美国宇航局主管太阳系研究的负责人丹兹勒认为,冥王星是“科学大发现的宝库,等待世人去发现。只要探测成功,就可以达成我们的重大目标———了解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美国宇航局项目负责人艾伦·斯特恩兴奋不已:“‘新地平线’号将彻底改写所有教科书。”

  江晓原认为:“彻底改写教科书谈不上。不过人类第一次对冥王星的近距离观测,确实能解释不少谜团、补充不少认知。我认为,这次探测的最大意义还是拓展人类对太阳系边疆的探索,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证明人类有这个能力。”

  原定最早在北京时间今晨2点24分发射的“新地平线”号,因突遇强风,一再延后,直至今晨3点截稿前,美国宇航局消息依然是“等待”。我们不知“新地平线”这次能否顺利升空,但我们相信,探索从来无止境。

  (集成 郭泉真)

  本报驻美记者 敖军 记者 林环 郭泉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