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张左己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09:22 黑龙江日报

  记者 焦明忠

  本报17日讯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十一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部署今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左己强调,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按照“生产发展、生
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开局良好,取得实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常委会议、省长办公会议专门研究了会议文件,对开好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今天下午的大会上,省委副书记周同战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副省长申立国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栗战书,副省长王利民、刘海生等出席。

  张左己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他指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

  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全面、准确分析和把握农村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黑龙江无论是资源优势、农产品总量,还是发展潜力,在全国均具有重要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为特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十五”期间,我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束了低位徘徊的局面,实现了高速发展,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工作基础。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我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和农村的能力日益增强,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日趋国际化、市场化,加快农村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也必须看到,我省农业和农村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的矛盾还非常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张左己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十一五”时期,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张左己强调,为确保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开局,要重点抓好七项工作。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要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大力推进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农业科技进步、产业化经营和对俄农业合作战略升级。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通过挖掘种植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畜牧业、绿色食品产业、劳务产业,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等措施,努力实现农民增收目标。三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继续实施抓两头带中间发展战略,走主导产业立县、工业经济强县、招商引资兴县、民营经济活县的路子,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四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继续加大投入,努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快农村公路、饮水工程、住房和能源建设,加强村容村貌和环境整治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力求今年农村基础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五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要充分发挥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功能,调整公共财政投入重点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今年全省要重点推进乡镇机构、县乡财政管理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粮食流通体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征地制度、农村金融、农村合作制度等六项改革。七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张左己要求,要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切实抓好规划和试点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各市(地)、各县(市)负责人,省农垦总局各分局负责人,中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