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转移减少农牧民为内蒙古解决"三农"探索新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10:03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呼和浩特1月18日消息(记者文伟)内蒙古从转移和减少农牧民上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十五”期间,全区累计转移180多万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农牧民务工收入每年达50多亿元。去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80元中,工资性收入就增加了108元。

  内蒙古农牧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高达52%以上。作为边远落后地区,农牧民收
入较低。近年来随着自治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为转移和减少农牧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内蒙古从实际出发,通过大力发展物流运输、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推动农牧民有序向城镇转移。同时把生态移民和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支持和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农牧民进城创业。

  内蒙古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为破解“三农三牧”难题,近年来内蒙古将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主渠道,通过“强化培训提素质、搭建桥梁促输出、跟踪服务保权益”等措施,千方百计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全区各地还努力为农牧民进城务工创造宽松环境,取消限制农牧民在城镇务工的各种不合理规定,逐步形成城乡劳动力公平竞争的统一就业市场,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范围,建立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去年开展的“春风行动”,免费给农牧区务工人员发放“春风卡”和就业指导,为数万农牧民外出务工提供了便利。同时,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外出务工农牧民的素质和创业能力。使十多万农牧民通过培训走上就业路。

  据了解,在“九五”期间转移103万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基础上,“十五”期间内蒙古农牧区的转移就业人数逐年增加,累计达180多万人。其中近90万人实现了跨省就业,每年农牧民务工收入达50多亿元。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仍将有1000多万人生活在农牧区,加快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内蒙古将继续完善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模式,推动农牧区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同时不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牧民进城就业和定居条件,打破农牧民进城壁垒,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