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代大学生学费涨百倍 政协委员痛击教育产业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07:33 龙虎网

  【龙虎网讯】“用我家三代大学生来做一个比较,你就知道教育改革是一种进步,还是不太成功了。”说这话的是宋颂康,省政协委员、民革无锡市委副主委、高级经济师。宋家出了10位大学生,其中有6位是从南大毕业的。昨天下午,宋颂康做客由中国江苏网、现代快报、省人民广播电台、省广电网联合举办的“2006年江苏两会现场直播”节目,围绕高校教育收费话题现身说法,给教育产业化做了个不留情面的“X光”透视。网聊结束后,宋颂康接受了快报记者的专访。

  三代人教育费用涨了百倍

  人才济济的宋家,三代人中都有南大校友。“我弟弟插队以后,第一年恢复高考考上了南大天文系,他入学后一分钱也没花,倒是学校给他每个月14块的助学金。当时家里很困难,他除了吃,每个月还给家里省下2块钱。这是第一代,我用这个数字来注明。”“到我儿子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他也考上了南大,我给他80块一个月,最多也没超过100块。”“到了第三代,我姐姐的孩子也上了南大,从学费到生活费,一年没一万块下不来……”“从百到千、到万,正好是三个等级。我弟弟是‘百’,14块一个月,一年不到两百块;我儿子是‘千’,一年的费用包括吃住都含了;到第三代是‘万’,对这种变化我一直在反思。”宋颂康说,从百到万是100倍,但人的收入并没有同步提高。

  政协委员“自愿”交三万赞助费

  “我孙子上一个重点小学花了三万块。”是真的“愿意”吗?“无奈!但期望值很高,他父亲是南大的,他从小就要打基础啊,这笔钱乐不乐意都得出”。

  宋颂康直言,教育产业化就是把学生作为商品在盈利,这是不道德的。“教育绝不能作为一个商品来经营。”他说,市场化也是有误区的,教育产业化便是“泛市场化”的一个例子。政府的教育投入首先应该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而且既然是义务教育,就应该国家财政出钱,否则就是失信。

  回到高校收费的话题上,宋颂康认为,在确保义务教育的同时,要兼顾高校的投入与发展。然而,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四年大学,这三个阶段的投入比例究竟应该怎样确定,从国家教育部到省市地方都没有明确规定。

  “特别是大学,财政对大学的投入正常的应该占到50%左右,但现在一般都没有到位。”宋颂康介绍,这个比例在部属高校基本能保证,而到了省属高校一般只有30%左右,到了市属高校甚至只有20%左右。

  高校已日渐显露三大弊端

  上述问题带来的后果,便是高校日渐显露的几大弊病。一是盲目搞大学城,不计成本地扩张,很多高校只能负债运转。“学校处于这种状态,当然只能在学生身上打主意。”二是贵族化、市场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现在的大学什么都讲派头,多功能厅、食堂、实验室……越来越豪华。”宋颂康认为,豪华背后的师资与教学质量却未必提档了。他曾经就此提过建议,应该充分关注教育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第三是利用教育产业这一公共资源寻租,腐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教育产业是特殊的垄断产业,没有什么听证,基本靠审批。市场经济的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都能从中找到例证。”宋颂康认为,二三十年间学费从每年几百涨到了上万这个速度是极不正常的。他建议,除了政府要加大投入,还一定要恢复助学机制,让穷孩子不致于因贫失学。

  大学校长直言“治校难”

  昨天,另一位网聊嘉宾是省人大代表,原江南大学校长陶文沂教授。作为宋颂康眼中“也并不好当的大学校长”,陶教授以江南大学为例算了笔账:“我们学校每个学生培养一年的花费大概在一万五多一点,我们的资金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财政拨款,一个学生的拨款标准一年是6300元左右,大概占到所需支出的40%左右;学生交4000元也就是25%左右。”如此算下来,学校还是有缺口的。陶文沂坦言,另外还有自主招生这一块,5%左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