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家大业大,出手只捐15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12:51 新闻晚报

  据郑州晚报报道 1月5日,开封市当地媒体的一则消息称,截至1月4日,该市知名旅游品牌清明上河园在本地开展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中,除向市救灾办捐赠衣服若干外,捐赠现金仅15元。

  作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经济组织”,清明上河园此举被认为“对贫困群众缺乏爱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消息在当地引起震动,旅游龙头企业形象大打折扣。

  龙头企业捐出15元助困

  1月5日早晨,开封市旅游龙头企业清明上河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园)职工曹好学打开自家订阅的报纸,发现了一则醒目的消息:《清明上河园15元捐款说明了什么》。

  报道称,据开封市救灾办统计,自该市开展向贫困群众献爱心活动以来,截至1月4日下午,该市的龙头旅游企业清明上河园,除向市救灾办捐赠衣服若干件外,捐赠现金仅为15元,还不到该公园的一张门票钱。报道同时援引一些受访者的评论,认为清园在旅游黄金周期间门庭若市,效益不错,该园工作人员收入也较高,向贫困群众献爱心只拿出15元,让人感到不可理解。

  “账面上,清园就是只捐了现金15元。”1月16日,记者就此向开封市救灾办某负责人求证时,其作如此表示。据了解,10月为该市历年来以帮助困难群众为主题的捐赠月。2005年11月8日,市救灾办发出通知,号召各单位为困难群众奉献爱心,随后陆续收到所捐款物。在救灾办提供的一份开封市2005年10~12月捐赠钱物表上,记者看到,包括清园在内的几十家单位和个人的捐款清单列得很清楚,清园所捐现金为15元,衣服520件。

  据了解,清明上河园不仅在河南,在国内旅游界也拥有一定知名度,2005年游客流量达74万人次,门票收入2200多万元。如此大的家业,15元捐款如何拿得出手,成了获悉此事者的一致责问。一时间,这家国家4A级景区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企业与社会的捐助摩擦

  1月6日,清园就捐款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要求核实澄清的公开信,据了解,此事正由开封市出面协商解决。清园总经理周旭东称,公司的名誉已经受到了损害,因此不排除诉诸法律的可能。但由于种种原因,截至记者发稿时,事件尚未获进展。

  开封市救灾办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开封市的捐赠情况,“一直是市直机关捐的比较多,企业和个人比较少”。究其原因,他认为开封市慈善机构不完善,至今还没有慈善协会是一方面,企业的责任感缺乏,捐款不积极主动是更主要的。在其出示的此次捐助详表上,除去清园之外,捐助金额在100元以内的企事业单位还有8家。“基本上,捐款一到账,马上就被拨出去用了,社会募集的总体救灾捐款比较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效益好的企业捐出更多的善款成为理所应当。而这种厚望一旦与企业捐助“不相符”,势必引发争议。

  引导还是施压

  中国的企业捐助积极性总体一直不高。2005年底,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陈新年对媒体透露说,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在这种‘国情’之下,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企事业单位捐赠的特定潜规则,其核心就是摊派。”1月16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企经理人对记者说。

  清园15元捐助事件触动了中国慈善事业的一个软肋,即在社会总体捐赠数额较低、慈善意识与慈善环境有待提高的整体环境下,如何才能引导企业与富人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对企业或者个人捐助多少,只作道德上的追问显然是不合适的。”郑州市一位民政官员对记者说。而在这种情况下,花费较长时间培育长期性的慈善环境,从制度上引导企业更主动地投入慈善事业,还是通过各种方式施加压力,满足于数字上的直接获益,成为慈善事业的两条可选择道路。但毫无疑问的是,两者的区别是巨大的,用这位官员的话说:“创造环境,还是直接施压,这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作者:□游晓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