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社会拒绝”始于个人“良心拒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01:10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安徽一家医院急诊内科张医生近些年来将收到的“带血”的回扣全部捐作善款,用于资助失学儿童上学。

  (《第一财经日报》1月19日报道)

  面对不正之风的大面积蔓延,张医生在力所能及抗争的同时坚守道德良知,以向失
学儿童捐献的方式对不正之风进行“良心拒绝”。他或许认为,正常开药的少量回扣,如果他不收下,可能还是要进其他医生或者药商的口袋,所以远不如接下来资助失学儿童于社会有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他的直接抗争还是转而捐献,实际都是在对非正义行使自身的“良心拒绝”权利———当一种现象、命令乃至法规明显有违正义,每一位公民都有权通过拒绝接受与服从,以卫护自身良知与心灵安宁。

  张医生面对的确是制度性的痼疾,是以一人的微薄力量向一个腐败体系挑战,但这并不能够得出这种抗争注定无效的悲观结论。因为良心拒绝及直接抵制即便暂时无力,但它是就不良风气与不公正制度对社会发出的一种提醒与警告,这种提醒与警告的持续可能引发社会的关注,最终导致非正义现象与体系的土崩瓦解,即导致全社会对于非正义的集体性拒绝。

  应该承认以个人力量对付制度性非正义的艰险性,但这不应当成为个人可以随波逐流的借口,因为如果每一人都以艰险为自己的懦弱辩护,则非正义大行其道乃至持久横行将会是必然。只有坚持从自身开始,对不正之风进行良心拒绝与抗争,才可能缩小其生存空间及存在时间;相反,如果对非正义“坦然面对”甚或同流合污,实际就是在助纣为虐,为非正义推波助澜,就是对非正义的纵容及助长。

  正如社会良知的失守实际源于多数人对自身良知的放弃一样,对非正义的“社会拒绝”也起始于个人的“良心拒绝”与抗争。我们总是说“问题应当得到制度性的解决”,但制度性的解决其实很少上而下地被施予,而更多地是由底层的良心拒绝所发轫,所以制度性的解决不是逃避个人良心拒绝与抗争的理由,相反正应成为其恒久之动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