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论道德银行的垮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06:51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03年底,兰州首家社区道德银行在城关区红山根二村宣布成立,让有关人士料想不到的是,有了银行之后,登记在册的好人好事反而变少了,社区居民大多不愿意到银行里“存取道德”,在尴尬运行两年之后,这家道德银行近日不得不宣布“停业”。(1月 19日《兰州日报》)

  就如同红山根二村的居民所表达的那样,“道德”与“银行”这两种事物本身就是
无法沟通的。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它约束和指引人们如何更好地相处,从道德的内在含义而言,它不仅无法储蓄,也不适合兑换。如果我们硬要通过一种创新模式,把道德变成社区里的“通货”,那么,道德行为就变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交换,这样的道德与红山根居民原本乐善好施的精神追求是相违背的。

  从普通人的自身体验来说,道德行为与功利目的很难完全剥离开来。中国传统观念里类似“好人有好报”的各种箴言,实际上也是以自利的效益推论,来推行利他的道德观。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功利的方式推行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是正当的。如果道德真的沦为可以兑换的事物,道德所寓示的全部人性光辉就很难再让人向往。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红山根居民才对道德银行那么抵触,也正是因为道德银行的“回馈模式”走向了道德的背面,它才会最终垮掉。

  道德银行不成功的原因,在于它简单套用了经济学模式,以“投入——效益”原则指导一种精神行为,其潜台词是通过追求道德的效益“最大化”,来唤起更多的善行。它的垮掉提示我们,在普遍追求效益的社会风气下,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那种试图以交换原则来建设公民道德的探索,很可能恰恰是缘木求鱼。

  红山根道德银行的垮掉绝不是坏事。两年多来,道德银行这一急功近利的“四不像”已经波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道德记账”的风气甚至弥漫在校园里,为了让自己的道德报表看上去更美,有的孩子把零用钱上交给老师来扮演拾金不昧,有的孩子则追着邻居干活以“助人为乐”,如果沿着这样的路径走下去,发自内心的道德行为只会越来越罕见,美好和光辉的人格也会被庸俗的尘土所湮没。

  以利诱人者,利尽人散,道德银行所发出的错误“道德指令”早就预示了它的结局。我们应该寻求更正确的道德之路。蔡方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