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限价 大医院难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15:52 海峡都市报 | |||||||||
本期话题: 单病种限价 特邀嘉宾:
刘永平:福州总医院第四七六医院(原空军医院)副院长 梁江萍:福州总医院第四七六医院(原空军医院)外联办主任 某副院长:省属三甲医院副院长 陈医生:福州市属医院医生 齐先生:普遍市民 主持人:阿蓝 一年前,福州市第七医院率先在全省实施单病种手术限价,福州市第一医院、原空军医院紧接着效仿。“50元限价”、“40元门诊”等“惠民门诊”,也随之在福州登场。 南京、郑州、杭州等城市的医疗机构,也着手推行单病种手术限价。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官员透露,该市也将按疾病病种,实施最高限价收费制度,等付费和治疗标准制定出来后即试点。 “实行单病种最高限价,是医院收费的大趋势,卫生部正总结各地经验,将推广这种方法。”国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前日表示,随着限价病种的不断增多,逐步发展到相对复杂的病种时,卫生部会出台相关规范。 我省限价诊疗,能不能拓展病种?“限高”措施怎样更加合理化……记者邀请相关人士共同进行探讨。同时,就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欢迎读者继续通过本报热线(0591-87095055,传真:0591-87095036)或发电子邮件(jjkbgyh@sina.com),一起来探讨。 N本报记者 章微 关永辉 李雅 【焦点一】 单病种限价 钱省在哪里? 主持人:单病种限价的好处显而易见,患者诊疗的费用究竟省在哪里? 梁江萍:福州仓山城门镇刘大姐患有子宫肌瘤,却因为无力承担5000元的手术费,而未切除。原空军医院推出“单病种手术限价”,切除子宫肌瘤,医院承诺一切费用3660元封顶,如有超出,医院埋单。结果,刘大姐花了3400多元便出院了。该院自去年10月1日实行单病种限价后,受益患者210名,平均手术费较前期下降了至少3成。 刘永平:单病种限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贵。以阑尾炎为例,有些三甲医院的手术费需要5000多元,而原空军医院限价在2600元以内,省下一倍的钱。单病种限价是有章可循的。推出单病种限价之前,医院做了大量的调研核算,制定出科学的流程模式来控制成本。再以阑尾炎为例,我们列出化验费257元、检查费210元、治疗费262元、材料费81.41元、麻醉药品费125.38元等11个大项,每项里面都有具体用药、检查的价格和标准。 陈医生:一个手术做下来,其实能够节省费用的环节有很多。单从抗生素来讲,价格相差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一支青霉素只要几毛钱,而有的四代头孢类抗菌素得五六十元,单抗生素就能省下一大笔;能用B超检查就不用彩超……挤去医药费用中的虚高水分就能把费用降下来。 主持人:单病种限价虽赢得病人一定的信任,但也有患者认为便宜没好货,惠民门诊也是“叫好不叫座”。一些推出单病种限价的医院透露,总的手术台数并未大幅上升。 陈医生:病人并没有想象中的“热情”,推行单病种限价的最大困难,在于病人对医疗质量的担忧。不过医院“限高”后,至今未有患者因为病没看好或变相收费而来投诉,这是限价手术质量有保证的最好说明。 限价是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核算出来,挤去不合理用药和检查的费用,疗效绝对不会打折。当然,若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更严重的情况,病情复杂,需要换药、用好的抗生素,增加别的治疗方案,医生会和病人沟通,选择符合病情的方案,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增加费用,相信患者也会理解的。 【焦点二】 手术限价 大医院为何不做? 主持人:福州推行单病种限价的,并非是实力最强的三甲医院,恰恰是急需寻找业务增长点的医院。限价单病种也仅有20种左右的简单病种,未涉及复杂病种。 某副院长:复杂病情的费用和治疗时间无法限死,而送到三甲医院的大多是病情复杂的患者。因此,单病种限价不适合三甲医院。若因限价手术出现医疗纠纷,患者是否会指责医院治疗不得力呢? 刘永平:只有在技术可靠、质量可控的基础上,医院才能推行单病种限价,但病程较长、病情复杂、难以控制疗程的病种,如糖尿病和有多病缠身的病人,则是无法限价的。 齐先生:中小医院能推行单病种限价,大医院却不推,理由并不完全是三甲医院所接待的病人都是身患疑难杂症,如阑尾炎、感冒等,就是简单的病。大医院的门诊量、手术台数早已处于饱和状态,即使不推行限价政策,业务量也不会受影响,推行反而会使收入减少。 会客厅连线: 单病种限价 不能一头热 省人大代表、福州市儿童医院发展部主任丁毅黎在前不久的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呼吁,单病种限价等缓解看病贵的做法,不能搞一头热,即中小医院一头热,最后还是无法解决问题。 她建议,医院应按目前等级划分来合理安排医疗资源,实行“小病进社区门诊部、小手术进小医院、疑难杂症找三甲”。单病种手术限价和惠民门诊,相对属于较简单的中小型手术和小病,所以应该学习国外的经验,把这种病人引向中小医院和社区门诊,这样既减轻了大医院花在小手术、小诊疗上面的精力,又可更好地研究疑难杂症。 另外,昨日本报“遏制大处方”报道,得到广大读者响应,他们就如何遏制大处方,提出建议。读者张先生说,省市医保联合设立医疗监督机构,并派人员进驻各个医院,监督医生对医保用药的使用情况,防止医生开大处方;探索建立合理的医疗运行机制,促使医生的收入与其医疗成果和科研成果挂钩,而不是与药品提成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