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一五”期间青年才俊将有怎样的发展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1日13:02 上海青年报

  循环经济新技术要有发明人

  “‘十一五’规划中‘循环经济’的提出为青年打开了另一扇门。”市政协委员张峰说,“循环经济”将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一片新天地。

  张峰委员对记者说,“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新建筑要节能
50%,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较十五期末下降16%,在化工、冶金、纺织、医药等重点行业都要全面推行清洁产业试点。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的新技术,而青年理所当然是新技术的“发明人”;同时,这一崭新领域的出现,还需要法律、服务等多方面配套产业,这也为青年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岗位。

  

长三角

  民族企业魅力无边

  “让青年人才尤其是大学生到长三角去就业其实用不着太多的政策鼓励,光是靠市场调节,相信便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愿意服务长三角的。”昨天,两位市政协委员———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学院副院长黄震和华师大学工部部长高向东不约而同地这样说道。

  这两位政协委员均表示,目前长三角一带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去长三角工作的也越来越多,交大毕业生去长三角工作的已占到一成左右,虽然比例不是最高,但是比起从前来说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家在江苏、浙江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回家乡工作的就更多了,长三角近年来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是不可忽视的。

  黄震认为,长三角发达的民营企业是有志于报效国家的大学毕业生的好去处,现在学生毕业多选择外企,这种做法其实不利于我们民族工业的自主创新,学校和社会应该更多呼吁学生毕业到国企去、到民企去,国企和民企自身也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这点在长三角可以率先做起,为我国的自主创新献一份力。

  金融制造急需引进高端人才

  针对上海十一五规划中把“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放到并重的位置上发展,委员、代表普遍表示上海需迅速建立相关人才引进机制。

  人才不足,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和制造人才的匮乏已经是很多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人大代表、青联委员庄振文告诉记者,这个话题始终是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

  庄振文称,自己培养人才将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十一五期间最好的人才方式就是引进。就金融行业、高端制造行业来讲,人才的最大特性就是不可替代。“比如金融人才,引进外援后,他们有全方位的金融知识、实战经验,他们进来以后吸收再创新,从而形成另一个角度的储备”。

  世博会

  创意人才大展拳脚

  “世博会如何展,展什么?需要有创意的人才组织协调。”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民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世博会的工作千头万绪,唯人才是举。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成为新思想、新理念、新科技、新文化、新成果综合展示的盛会。如果实现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前来参观的目标,这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盛大的聚会。

  周汉民说,上海世博会在于创意、创新。“核心是‘展什么’和‘怎么展’。因此,应当在全市、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就这一问题进行征集。”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明显不足。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在总的就业人口中的比例不过千分之一。不仅人才的储备不够,而且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缺少一批顶尖的领军人物式的创意人才。相比之下,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占该城市全部工作人口总数的12%;在伦敦,是14%;而在东京,这一比例更是高达15%。目前,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正在抓紧创意型设计人才的实训室建设,即将正式运作。

  轨道交通超常发展带来缺口

  “十一五”期间,上海将基本建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00公里。

  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副局长五一认为,“十一五”规划,给地铁运营管理服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一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轨道交通是一个集中建设时期,超常规发展,总体来说,和此行业相关的各类人才都需要,相对而言,运营管理服务类人才需求量更大。“上海从去年开始,申通公司就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联合,办了一个学院,专门解决地铁运营管理服务后续人才的问题。”

  医疗卫生全科医生炙手可热

  到2007年,上海需要3500名全科医生。市人大代表、市卫生局局长陈志荣表示,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加快全科医生的培训,是“十一五”期间本市医疗卫生界要做的一件大事,全科医生是眼下炙手可热的医学人才。

  据统计,上海市城区有9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422个社区卫生服务点;郊区有12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2251个中心村卫生室。随着市民医疗保健需求的上升,社区承担的医疗服务责任和工作量大大增加。但是,与此不适应的是,上海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6666名临床医生中,高级职称只占临床医师总数的2.9%。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上海计划在2007年前实现全科医师占社区临床医师总数50%的目标。

  “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少于50万个。”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4.5年,高技能人才占技术性岗位从业人员比例达到25%。”

  “到2010年,每万人中研发人员达到45人,全市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左右,常驻上海的境外专家达到15万人,各类归国

留学人员达到8万人。”

  这是上海“十一五”规划中勾勒的人才建设的目标。

  未来五年上海蓝图已经打开,在“十一五”上海蓬勃发展的五年里,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在各行各业中,什么样的人最契合发展需要?上海青年应该怎样成长?来自上海各个行业的代表、委员和专家对此进行了阐释。

  (记者顾盈华汤琦琳张彩平王婧高玲陈敏华)

  ■方法

  找准定位做抢手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

复旦大学教授熊思东认为,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方面许多岗位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熊思东委员认为,在“十一五”期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是二元化的:既需要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基础型人才,又需要专业度高、针对性强的研究型人才。“前者要通过扎实的本科教育进行培养,他们尽管专业性不强但基础扎实,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成长。”熊思东委员认为,后者则是包括两方面人才,一是可以进行创新型研究的高级专业人才,接受研究生教育;二是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级职业技工,他们能创新地应用知识和技能。

  十一五期间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熊思东委员认为,现代青年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认定自己的目标,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成为哪种人才,不需要一窝蜂地挤独木桥。

  (记者蔡玲玲)

  ■建议

  建员工流动档案完善评价机制

  “在我们以往验证的简历中,存在不属实现象的约占50%。”市人大代表、上海龙宇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增增指出,在人才高流动的今天,鉴定和评价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次人代会上,她提出了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建立“员工流动档案”的建议。

  据统计,去年上海平均员工流动率达12%以上,比2001年的7%高出了5个百分点,某些岗位的高位值接近50%。在这样高的流动率中,企业在引进人才、实用人才方面更是面临很大的困惑。

  徐增增说,对于求职者简历的真实性,很多用人单位尽管心存疑惑,但却无法核实。现在要了解被引进员工以往工作经历、品行、评价以及离职原因等的信息,只有两个途径。要么是自我介绍,自填材料,要么就是设法去原单位作调查。但这两个途径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徐增增同时认为,对于求职者个人来说,自己过去的工作业绩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也体现不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自身价值。

  “现在越来越多人不重视‘人事档案’。”她还提出,中小企业员工的人事档案放在人才交流中心,一般情况下无人问津。

  徐增增说,建立“员工流动档案”可以依托《劳动手册》来操作,只要在手册中多加一页“企业评价的项目”,就可以保障企业和人才双方的利益。

  (记者汤琦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