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春节也要“保卫”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13:02 长沙晚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元日》诗已经流传一千多年了,它足以证明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春节作为中国第一大节,她已经与我们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乃至血肉都紧密相连。古往今来,不论黎民百姓抑或达官贵人,中国人人人都有一份沉甸甸热呼呼的春节情结。过年对中国人来说,已远不止是一个节日,而是所有炎黄子孙对未来的一种祈望与祝福,是华夏儿女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品牌。

  然而,据报道,最近有一位学者发表了一篇《保卫春节宣言》。这位教授写道:“过年是对人类情感记忆的特殊纪念。但‘欲灭其国,先灭其史’,面对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传统民族文化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这位教授显然是眼见时下一些年轻人青睐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洋节而忧心忡忡,其情其志可嘉,特别是他站在一位肩负某种文化使命的学人的高度,就愈显用心良苦了。但对他的忧心忡忡,笔者却觉得很有点杞人忧天,因为春节,是不需要人为地去“保卫”的,倘若连春节都需要去“保卫”,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心灵家园也都将不复存在。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是有人对春节缺乏热情,也有人对洋节备感兴趣,但这种局部和暂时的现象并不能代表全局和整体。你只需看看每年除夕前千百万从五湖四海乘飞机坐火车搭轮船回家过年的人潮,看看这道地球上最壮观的风景,你就会明白,这世界上再没有别的什么节日能比中国的春节更具凝聚力!笔者在20多岁时,也曾一度对春节淡漠过,那大概是处于青春迷茫期,醉心于“求新求变”吧,不知怎的,人到中年以后,对春节的热情重又熊熊复燃起来,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愈加浓烈。我想,今天垂青洋节的年轻人到他们成熟后,终究也会回到春节的团圆饭桌旁的。

  春节情结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扼杀不掉的。袁世凯当政时为某种政治需要曾下令废除春节,一时举国哗然,结果号令变成笑柄,人民照样放鞭炮过大年。“史无前例”时曾推行过“过革命化春节”,祭灶、守岁、拜年均在“铲除”之列,腊八粥、贴春联、闹花灯也被当成“封资修”,国人对此自然是嗤之以鼻默默反抗。结果,高喊“革命”的“四人帮”垮台了,中国人民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欢天喜地的春节!

  春节不仅不会被洋节取代、兼并,倒可能成为全球性的节日呢!君不闻,每年岁末有多少“老外”涌入中国亲历“过年”的乐趣?海外唐人街上宫灯高悬龙狮齐舞的“闹春”盛景,又令多少“洋人”领略华夏文化的神韵?一些国家鉴于春节在华人华侨中越来越大的影响,纷纷宣布春节为法定假日,一些国家政要纷纷出席华埠春节庆典,与华人华侨同贺新春,连设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也连年举行盛大春节文艺晚会……守岁、团圆、祈福、拜年,炎黄子孙文化精髓铸就的这一经典品牌,必定世世代代延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