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立法保护传统“五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19:00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丁肇文)在今天上午开幕的第二届东岳论坛———“中华民族新年的庆典与习俗”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俗学者再次呼吁:以法律形式保护传统年节,应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五个节日均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重要内容。

  过年不能只剩下“吃”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旧称“过小年儿”,国际著名民俗学家、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介绍,按照中国的传统,腊月二十三祭灶应该被认为已经进入过年的节期。过去的年节祭典和庆典,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灯节狂欢,有的丰年大庆甚至还要把年味儿延续到二月二龙抬头的吉祥日子。在几千年的中国农耕文明时代,过农历大年的漫长节期正好处在最大面积土地的农闲时期,在全民生活中这正是集中举行祭典和庆典或休闲娱乐、休养生息的最佳时间。因此,现代社会不能不探讨传统过年期间祭典和庆典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在所谓过年缺乏“年味儿”的指责,正在于抽掉了年节期间多样化的祭典和庆典活动,使过年本来的历史文化价值消耗殆尽。为此,有必要对春节过年中祭典和庆典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作出全面的分辨,力求寻找到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既合情合理又顺畅和谐的传承途径,促使春节过年的民俗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良性发展的前景。

  用传统节日打造文化黄金周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赵书倡议,国家要以法律形式把传统年节保护起来,应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五个节日均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重要内容。同时,应该借民族传统节日之机,向世界宣传中华文化传统。“五一”、“十一”等节日旅游业大力推出黄金周,是促国内旅游;传统节日也要大力打造中国传统文化黄金周,吸引世界人民的眼球到中国来旅游。中国文化应大阔步走向世界,为人类文化保持多样性,作出自己的贡献。

  过年习俗是“活态”文化

  朝阳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高春利则认为,年节习俗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只有通过宣传、传承等手段,才能使年节习俗在人、群体、区域、空间或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发展。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的民俗文化节、开展村落民俗“活态”保护等活动,就是为传统年俗的传承与光大,提供有效的载体。这不仅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对开放性节庆文化的诉求,而且能够通过对传统年俗文化的集中宣传、展示,引发人们对传统年俗的认知,使人们在享受年俗文化的同时,也表演着年俗文化,传统的年俗文化也得以在这些特定的时空设置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民俗学博士吴效群认为,从春节意义的分析可以看出,许多民俗事象都蕴含着积极而崇高的价值追求。民俗学工作者应该不畏世俗的压力,以实际行动宣扬春节的文化价值,如带领自己的家庭过一个传统风味浓厚的春节,以向社会大众做出表率。J144

  网络编辑:刘春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