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陋巷当年机杼声声云锦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2:14 现代快报

  南京素来丝织业发达,明清两代的统治者都在此设有“织造”就可见其地位之显著。如今还能从一些老地名上,寻觅到旧时的轧轧机杼声。如“颜料坊”、“红花地”、“踹布坊”、“晒布厂”等。

  从建邺路东端一路向西走下去,经鸽子桥向南有一条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叫绒庄街,狭长的街巷两侧,多是历经沧桑的老房子,墙壁斑驳剥落。明清时期,这一带正是织缎作坊
的密集之地。

  【地理溯源】

  绒庄街北起鸽子桥、南至大板巷,西衔绫庄巷,东侧则是甘家大院的所在地南捕厅。城南一带过去有三个“织锦坊”。位于今中华路东的“锦绣坊”,是宋元时期的“东锦绣坊”;“西锦绣坊”因位于清代江宁府衙门之西,现已被更名为“府西街”;其西北的“绒庄街”,则是旧时绒缎、云锦集中地。因沿街多帽子店铺,明代时曾叫“帽儿行”,后改称绒庄街,一直沿用至今。

  百年老巷见证云锦兴衰

  “帽儿行”谐音不吉利改称绒庄街

  一般叫街的道路总要宽敞些,狭长者则为巷弄了,可是绒庄街的空间实在很局促。南京市地名委员会的专家徐兴钊老先生说,绒庄街巷子虽小,名气却不小,据《运渎桥道小志》记载:宋朝绍兴年间,曾在这一带置永宁驿;太平天国时期的绣花馆就设在绒庄街;现在妇孺皆知的“刘长兴”这个百年老字号的老板刘长兴早年也曾住在这里。

  明代时,绒庄街沿街店面有不少是专门加工和出售帽子的店铺,按照那时的习惯应叫“帽儿行”,为何帽儿行改称绒庄街了呢?其实,绒庄街确实有一段时间被称作“帽儿行”,这个名字与俚语“冇儿行”发音相似,南京地区俚语中常常喜欢用“冇冇”表示“没有”的意思,“帽儿行”喊走了音就成了“冇儿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名字实在不太吉利。当时,这条街上有一个很大的绒庄供应做帽子原料,仅他家的绒庄就占了大半条街。于是住在这条街上的人就自发地将这条街改称为绒庄街。绒庄老板刘万丰觉得以他的店名为街名,对生意有利,十分喜欢。绒庄街之名即由此而来,并沿用至今。

  明清时期,云锦的辉煌年代

  这条街之所以出名,不仅是因为有不少织绒缎、云锦的小作坊,著名的中兴源丝织厂原先也坐落于此。72岁的武德宝老人土生土长在绒庄街,他还记得,很多锦缎是卖到新疆、西藏等地方,那里缺水多风沙,衣服很少洗,有了灰沙,最好是抖抖掸掸即可。丝织服装正好符合这一特性,不易沾灰,因而特别受他们喜爱。从武老先生的爷爷开始,他们一家就从事丝绸的漂染工作,到了他这辈,他成了中兴源的员工。

  武德宝说过去染色用的都是土办法,比如要调个鲜艳的黄色,基本是要试5回才能成功,但色差很小,丝毫不比现在的印染技术逊色。染好色的丝线,到了织工的手里,两根梭子,你过来,他过去,就可以织出颜色鲜艳漂亮的绸布了。

  南京素称云锦之乡,明清极盛时期织机多达3万多张,织缎机工及其家属,连同间接赖以为生者,不下十万人。除了官营的织局外,民间云锦织造业也极为发达。早在康熙、乾隆年间就有民间云锦机房两百余家,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裁撤江宁织局以后,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及宫廷供应转赖民间,民间云锦生产更为繁荣。到清朝末年,南京本地人经营云锦业的有徐东元、王安和、林三合、陆家义、祁承业、张国恩等,北京帮在南京设庄采购的商号有兴盛义等几十家。后来北京李氏的正源号垄断了云锦市场,并在绒庄街建立起自己的工厂,即中兴源丝织厂。

  云锦衰落,中兴源一脉仅存

  辛亥革命结束了满清王朝,绸缎不再作为官吏服饰,中上人家也都改穿呢绒,西装革履,兴盛一时的云锦业大为衰落。1921年至1931年期间,云锦试制成新品种———织锦,用以制作椅垫、钱包、手袋等实用品和装饰品,转向西方国家推销,倒也风行一时,当时称为“销洋庄”。但后来由于缺乏专门研究,单纯追求厚利,忽视成品质量,以致阻塞了这条新出路。至解放前夕,南京云锦业已奄奄一息。全行业中只有“中兴源丝织厂”有西藏等地的销路,四台织机还在勉强维持生产。解放后,专门成立研究组对云锦艺术进行抢救,所搜集到的传统纹样图稿大多就来自中兴源。

  机杼夺天工,却难维持生计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明代诗人吴梅村在《望江南》中曾这样赞美云锦。然而身怀“夺天工”技能的巧匠们日子并不好过。

  旧中国云锦工人的工资很微薄,而且每年端午节后就转入淡季。老板开始辞工,叫“歇新丝”。机工失业后只能靠做些小生意维生。那时行业中有句俗语:“机包子(机工)改行,不是敲锣就是卖糖。”而很多失业机工连小本生意都做不起,只好去当苦力混口饭吃。

  云锦作坊是早已不在了,就在绒庄街社区居委会对面,有一家理发店,店面虽小,客人倒不少。走进去,已经60有余的理发师指着“百年老店”题词,乐呵呵地说,这家店的历史比街上最老的老人还要年长,当年店面大得多,现在和这条老街一起,慢慢被周围的高楼湮没,越来越不起眼。不少熟识的老客甚至还是儿时玩伴,小店除了传统的剃头生意,也开始做一些新潮点的发型。本版采写快报记者孙兰兰项凤华本版摄影快报记者施向辉

  【相关地理】

  颜料坊:清末后空余巷名

  位置:位于新桥东北,东南起中山南路与长乐路交会处,西北至彩霞街。明代此地颜料商店和染坊较多。

  记者寻踪:走进颜料坊,展现在面前的是两排原汁原味的明清老房子,不少都是典型的多进穿堂式民居,诉说着小巷的悠久历史。踏着麻石的路面,仰头看青灰色的墙头墙檐,南京市地名办的专家徐兴钊说,现在已经消失的老地名“古西市”,就是指这一带。后改为颜料坊,顾名思义乃是制作染料的作坊所在,当年这里不仅是生产颜料的作坊,也是销售颜料的市场。据史料记载,直至清朝末年,这里仍有不少染坊和颜料店。

  在门西地区,全长300多米的颜料坊算是旧时空间保存得较为完好的。不过,满街的老人们已经无人能说得清楚颜料坊的真正来历。今年90岁的李之淦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只知道这里过去主要卖家具和脚盆、马桶的,也就是当年结婚时姑娘的必备陪嫁“子孙桶”,听以前的老人讲,这里确实是因为制作染料才叫做颜料坊,但到他这一代就根本没有见过。只是留了一个巷子的名字而已。

  踹布坊:“滚”出光滑布匹

  位置:绒庄街是制造布匹绸缎的地方,颜料坊是染布色的地方,而踹布坊则是后期加工棉布的地方,又叫踹坊、踏步坊。绒庄街西侧有数条小巷与之相交,从北向南,依次为泥马巷、走马巷、平章巷、绫庄巷。在“走马巷”18号和22号之间,记者找到一条仅容两人并肩通过的小巷,巷口的路牌告诉我们,这里就是踹布坊。它的确切位置是在绒庄街之西、评事街之东,和历史上的记载差不多。

  记者寻踪:踹布坊其实是条戽斗形状的巷子,入口很小,里面却别有洞天。曾是中兴源丝织厂工人的武德宝老人说,踹布坊一般由名为包头的业主,向客店领布发给踹匠压碾,收取加工费用。踹匠在进行操作时,将漂染过的棉布卷上木滚,放在石板上,上压重约千斤的“凹”形大石,一个人的脚就踏在大石两端,手扶木架,左右往来滚动,使布紧密光滑。武老记得有一户人家过去就做过踹布工作。

  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来到踹布坊18号,昔日的踹匠已不在,我们却发现了两块元宝石:一块状如元宝的大石头虽然掉了一个角,正躲在水池边的角落里,一块则被深深地埋在了地下,翘出小半个身子,似乎欲向现代人诉说着久远的历史……

  【记者手记】

  失声的老街

  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街,总能寻找到一些精致的回忆。绒庄街的留声,却深藏在皇家贵族的华贵衣饰中,没了机杼声,这里很难与彩霞般美丽的云锦联系起来。路边的老房子低矮破旧,一条街从北走到南,不用说幽幽庭院,甚至连旧时殷实人家常用的雕花门头都很难看到。

  自古“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绒庄街也是一样光景。织锦中最高贵的是云锦,因此在元、明、清三朝,南京的云锦均为皇家御用贡品。然而,即使在机房栉比、最兴盛的时候,绒庄街一带也属于南京城里的“贫民窟”,住的大多是穷苦的织工。

  云锦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至少三五年才能掌握基本功,手艺世代相传。同一台木织机上配合织锦的两人多为夫妻或有血缘关系,两人一天八小时不停工作也只能织出几厘米,一件成品往往需要几年才能织成。因此绒庄街上即使在午夜清晨时分,轧轧机杼之声也不绝于耳,然而日夜辛劳交上去也只能换来菲薄的薪资,“寸锦寸金”成就的是三山街上繁华的大商号,并不属于这里。

  穷街陋巷里不仅织出了灿若云霞的天样文章,还唱出了一腔地地道道的南京地方剧种———白局。白局最早就是由南京丝织业机房的工人们,根据当时的社会新闻、民间传说等,套上明清民间俗曲曲牌,用方言串联说唱而成。在工作之余,也为老百姓的婚丧喜庆以及赛会等节日演唱。因为完全是白唱不取报酬,每唱一次称作“摆一局”,所以被称为“白局”。有一支“白局”牌曲描写云锦机工生活的悲苦:“这几天机房不好做,我又被坐板疮来磨,三万六千头的库缎,一天撂上它几十梭。老板天天还在催生活,初二、十六当荤,只有八块肉,切的硗绫纸薄,遇着一阵狂风吹到北极阁。”随着机杼声的远去消逝,白局这个古老的地方曲种也逐渐失去了声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