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关键词购房征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2:17 京华时报

  背景北京代表建议向外地购房人征税

  据《新京报》1月19日报道,本月上旬举行的北京市朝阳区人代会上,一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份《关于向在北京居住两年以下的外地人员征收商品房税的建议》,主旨是:外地人员在北京购买商品房应该缴纳北京地方税。18日,这份建议被朝阳区人大常委会递交至北京市人大常委会。

  直评建议不合逻辑为何一路绿灯

  先看看向外地人征商品房税的两大理由,或者说两大目的,用建议人的话说是“有利于减少炒房,同时让北京人体现公平。”但这个理由旋即被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士“驳回”。

  首先,国家税政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无权开征新税种;其次,对外地来京不足两年人员这种特定人群开征税,显然与现行税制不太吻合,因为国家不可能针对某一特定社会现象来设置税种。

  同时,对于建议人“北京的公共设施都是北京人纳税建设的”说法,专家也给予了驳斥,因为纳税是属地管理的,外地人来京工作,没有北京户口,并不意味着不在北京缴税。比如收入较高的外地来京人员所缴的个人所得税,或者其工作的企业所缴的税收中,也有外地来京人员的贡献;即使没有工作,外地人员在京的消费,也是对北京经济的贡献。

  另外,建设主管部门称没有证据表明外地来京人员有炒房行为。而且,本地人购房本身就享有一定的优先和照顾,比如经济适用房等。还有,一线的公安民警也表示,这一设想没有可操作性,因为北京的流动人口数量很难准确统计,至于哪些人居住年限在两年以下,更是难以把握。

  无论从现实可操作性、法律的层面还是从公平诉求的逻辑层面上看,这个建议可以说都是有问题。

  让人生疑的是,这样的建议,怎么会一路畅通无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直达人大常委会和政府机构的案头,甚至被“网开一面”地获得通过,成为法律和政策。但是,代表、委员们的言论自由并不等于他们拥有随意参政的特权。

  耐人寻味的是,当记者问这位区人大代表“你提出这个建议,之前有没有调研过”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我只是在理念上提出这个建议,供政府决策参考。”

  因此,这个建议中可笑和可怕的,不是它超越了现行的法律,也不是它在现实中根本没有可操作性,而是它根本上不符合“公平”的逻辑,更不符合自由的逻辑。

  更可怕的是,这样一个不经调查、经不起逻辑推敲的建议,居然一路绿灯,经过区人大常委会、北京市人大代表,一直提到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案头!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设想,在正式、公开发布之前,相似的不合逻辑的建议和议案有变成政策和法律的可能!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1月20日文/童大焕

  求是消除地方两会的地方性

  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这种明显缺乏合法性、可行性问题的建议的出现,和代表本身的思想素质、观念认识有着直接的关系。应该说,我们不能否认,这其中确实存在着代表本身法律知识不够、对国家宏观政策把握不够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增强其建议的法律和政策含量,显然是避免和减少这种情况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途径。但是,在笔者看来,除此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个地方性和国家性的博弈关系问题。

  需要意识到的是,虽然一直以来,地方都是统一在中央的领导下,集体进行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建设。但是,在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当中,地方和代表国家的中央之间,实际上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利益区分的。

  对于地方省市来说,几乎都是不可避免地希望中央能够在基础设施、教育、科技、信息以及市场培育等各个方面,给予更多、更为充分的资金、政策支持;而与此同时,其也会不可避免地希望自己承担更少的国家和社会责任,希望更多地甩开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压力、负担。如此一来,国家和地方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利益分化和目标价值差别。而这种利益要求和目标价值的差别,又必然会通过一些个人,通过一些个人和群体的观点和思想表现出来。

  作为一名在北京生活了快10年的法律意义上的北京人,笔者完全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些年来,许多原本地理意义上的北京人,对于日益增加的外来人口,对于日益紧张的城市交通,对于日益紧张和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早就心生怨意,口有怨言。作为北京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必然会切身地了解和知道这种北京市民的心理基础。因此,他们也就必然会在两会期间把一些民声民意表述出来。

  因此,在笔者看来,对于这种要求设置外地人门槛的代表建议,我们显然不能单纯进行语言上的攻击,更不能进行人身上的攻击。实际上,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思想背后的那种地方性和国家性的紧张关系;需要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如何缓解和消除这种紧张的关系。否则,类似要求增加外地人门槛的建议还会出现。

  摘编自《燕赵都市报》1月20日文/阮占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