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对中国至关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3:38 中国青年报

  自1973年至今,中国已颁布的环保标准、法规数百项,人们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加拿大国际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对包括中、美、日在内的25个国家24822人的调查表明,在中国,47%的公众认为应将环保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来抓,32%的人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

  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对中国至关重要

  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把科学对待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列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课题。1998年1月1日零时,我国实施淮河治污的“零点方案”,对污染物超量排放的企业停产整顿。随后,我国集中力量治理污染比较严重、群众比较关心的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的污染,国家投入大量的配套资金,这不仅为中国环保企业、也为外商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国际合作呈现出多边与双边相结合、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特点。从多边机构参与我国环保项目看,世行、亚行等机构均提供了贷款。以世界银行为例,世行曾对北京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一个项目投资1.25亿美元。

  联合国机构也从培训、人员交流、项目资助等多方面参与我国环境保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东亚海域海水污染预防与管理》项目中,把中国厦门海域作为重点观测区之一,并曾在厦门开会协调行动。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多次在中国举办沼气使用、沙漠治理、生物方法治理污染源等有关问题的国际研讨会和培训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对浙江绍兴水污染治理项目、四川省和江苏省的小造纸厂排污治理项目提供了资助。

  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与中国的合作包括:一、资助了在北京召开的环保新闻论坛会;二、邀请中国及海外学者组成专家组对河南省造纸厂和皮革厂污水治理进行实地考察;三、资助中国专家赴亚太地区出席国际会议,等等。

  中国积极参加环保多边组织活动

  中国广泛参加了环保多边组织的活动。1981年我国交存《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加入书,同年4月8日生效。1986年9月29日我国交存《1969年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议定书》加入书。1988年6月7日中国接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21条的修正案》,同年7月7日交存接受书。1989年中国签署《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0年3月22日签署《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赛尔公约》,1991年9月4日批准加入。1991年5月1日批准加入《经修正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蒙特利尔议定书》。1991年10月3日签署《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1992年1月3日签署《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92年7月3日生效。1992年6月11日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1995年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时,中国代表在发言中指出,贫困和欠发达对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讲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生态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方面的援助,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符合人类共同利益,也有益于发达国家本身。

  中国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后成为第一个向联合国递交《中国21世纪议程》的国家。

  该议程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环境科学家对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国际上的资金和技术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手中,如果在全球环保行动中无法实现资本和技术从少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有效扩散,就无法取得合作实效;发达国家的国家机构拥有的成熟环保技术应立即对发展中国家转让;发达国家对其国内私营企业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贸易应在税收、通关、批准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以降低技术转让价格;发达国家应通过国内立法程序使其缩短对发展中国家出售技术的专利保护年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环保研究项目成果应在参与方平等分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向对方开放各自的环境科学实验室。

  七十七国集团在国际讲坛阐明,目前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呼吁难以得到发达国家的响应。

  在此形势下,环境领域南南合作方兴未艾。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环保合作也在向前发展。中国科学家应邀前往泰国和新加坡,为治理工业污染源提供技术咨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组织中国专家参与东南亚国家造纸厂污水处理项目。在环保方面,中国不仅有一流的科学家,有些国产环保设备也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中国环保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的环境保护在对外开放中与一系列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环保协议或备忘录。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国际开发署曾赠款1000多万加元,资助三峡工程环保论证。

  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中,中美在环保领域的交流有其独特的轨道。1980年2月5日,我国国务院环保办公室领导小组与美国环保署签署了《中美环保领域科技合作议定书》,后又在该议定书下形成4个附件,涉及环境与健康、污染物控制、环境变迁与影响、全球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双方开展了一些成功的合作项目。

  例一,中国防治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与美国环保署下属一研究所从1982年起在我国云南展开燃煤大气污染与肺炎及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合作研究,前两期研究历时10年,在防治肺炎、人体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定量分析等领域取得成果,受到中国卫生部的奖励,美国环保署也对参加项目的中国科学家授予银质奖章。1992年该项目进入第三阶段研究。

  例二,为保护臭氧层,北京家电设备研究所、青岛海尔集团和美国马里兰大学于1991年开始研制节能、无氟冰箱,1993年投入生产。

  例三,1986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与中国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签订《中美科技合作全球内陆降水背景值研究》协议,云南省气象局等单位共同在中国

丽江玉龙雪山山麓、海拔2300米~3200米之间,利用全自动降水采样器采集降水样品,经处理后分别寄往中美双方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分析。该项目从选点到完成,历时8年。其间,中美双方定期交换数据和资料,专家互访讨论,充分论证了丽江内陆降水背景点是当前研究全球内陆降水背景值惟一的合理代表背景点。这一成果不仅为我国内陆降水化学背景值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对认识全球大环境酸雨组分的形成、迁移、转化规律、制定防治对策、制定标准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实用价值。中美双方科学家对研究成果表示十分满意。

  美国环境保护署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每年用于中美环保合作的配套资金100万美元。90年代后逐渐减少,甚至有一段时期美环保署无专项资金用于对华合作。与其他西方国家企业比起来,美国环保企业在中国的环保市场竞争中丧失了不少商业机会。

  中国污水处理厂、排污装置设计与设备制造、生物保护方法、电子方法治理污水设备、太阳能、清洁燃烧与除尘、汽车废气净化、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剧毒

化工产品的管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外商在华研究领域可建立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可以确信,无论是技术、设备还是环保法规方面,中外环保交流与合作将在不断探索互利性和互补性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 汪巍(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