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转型的必然方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16:26 《小康》杂志 | |||||||||
变化:转型的必然方式 《小康》:在 “十一五”时期,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将是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时期,过去20多年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某些动力因素将会发生重要变化,现有增长模式将面临过去未曾有过的转型压力,对此,您怎么认为?
王一鸣:今后动力的关键,就是我们要技术进步,要从这种要素投入型、资源依赖型向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使经济增长能够持续下去。 这需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个方面转变。增长模式的转型,从资源消耗型、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消费需求结构调整,依靠内需改善增长结构。结构的调整就是方式的转型和消费结构的转型。 近年来我国的重化工业发展很快,但是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增长模式的转型。由于中国特有资源的约束,我们要尽量把这个时间缩短,早日使这种传统工业化模式向新兴工业化模式转换,通过结构的转变来降低资源的消耗,为新型工业化道路创造条件。 体制创新,就是政府的职能调整。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公共财政、公共投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这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也会为增长,提供动力。 《小康》:从产业来讲,您认为在“十一五”时期,中国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结构将发生哪些变化?结构的调整对促进经济增长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庄健:从产业结构来看,在工业继续保持其主导地位的同时,服务业比重特别是新兴服务业比重将会逐步提高。从农业和非农业比重上来看,农业比重将进一步下降,而非农业比重将逐步上升。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更高,农民的收入更多,农业的基础地位更为扎实。“十一五”期间,伴随国家公共财政向农村地区倾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从需求结构看,通过取消农业税、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投资和消费的不协调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增强。从部门结构看,民营经济、中小型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将进一步提高,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新:经济增长新动力 《小康》:“十一五”时期,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应主要考虑哪几个方面因素? 庄健: 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主要来自“人口红利”、劳动力转移、适度较高的投资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特别是中国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对中长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有十分广阔的空间。 从长期可持续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增长将越来越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制度创新和人力素质提高等所谓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二十多年来市场化改革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等制度创新过程,已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不断改善的国家宏观管理能力和企业管理、技术创新能力,也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仍将继续,其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小康》:以上特别强调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释放科技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 庄健:科技创新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一个可持续的动力。中国在关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科技航天、杂交水稻等领域继续保持国际领先的同时, 还要注重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印度的高等教育人数比重、软件业发达程度与印度重视基础教育有很大关系,中国人口众多,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但劳动力技术含量低,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难以满足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国家应花大力气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学科调整和科技攻关。另外,应促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和研究开发的主体,成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力军。 《小康》:从行业来看,您认为哪些行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最具有推动力? 庄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加快和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升级,房地产和汽车业的发展将持续较长时间,它们将引领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长。 新兴服务业将是促进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悬殊,区域间产业结构的演变将呈现交叉、重叠和转移递推的情形。因而就全国而言,在“十一五”时期,在贸易餐饮、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传统服务业继续增长的同时,金融、保险、咨询、物业管理、现代物流、信息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将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也离不开服务业的配套和支持。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当然,目前市场竞争力较高的传统制造业、加工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继续支撑中长期经济增长。就国际市场而言,尽管中国商品以其低成本、高质量逐渐开拓了欧美市场、亚洲市场,但对非洲市场、美洲市场开拓不够。中国应充分利用WTO机制, 进一步挖掘国际市场的潜力。不仅要“引进来”, 还要“走出去”,以海外投资带动产品出口。就国内市场来说,要大力开拓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市场。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水、电、路状况,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可以预期,一旦占中国农村市场的潜力发挥出来, 将会对消化传统工业的生产能力、促进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作用。 《小康》:从发达国家来看,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保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促进它们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哪里?中国如何借鉴这些成功经验? 庄健:亚洲地区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也值得学习借鉴,如新加坡的立法执法,韩国的农村运动,孟加拉的小额信贷,日本、韩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等。 就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而言,尽管中国已制定一些政策,但如何具体落实还有一定问题, 如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如何规避民营企业的淘汰率高、风险大问题,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再如,如何处理国内需求和海外市场的关系,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合作, 欧盟、日本、韩国、泰国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