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冶农民独自建起地质博物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01:14 现代快报

  元月23日,福建漳州一商人观赏了坐落在湖北大冶市图书馆一楼的湖北首家私人地质博物馆后,啧啧称赞:“想不到,这么多奇石,竟出自一个农民之手。”这个农民叫柯昌德,他一人撑起一座地质博物馆,在大冶传为佳话。

  眼花缭乱的人生经历

  大冶金湖街办株林村,与盛产孔雀石的有色铜绿山铜矿咫尺之遥。1956年,柯昌德出生在这里,与同龄人相比,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能够读到初中毕业。1973年,柯昌德从栖儒桥中学毕业后回到村里,因为识字较多,他被当地的金湖铁矿招去做工,主要是挖铁。

  1976年,柯昌德又被金湖机械厂招进去当翻砂工,3年后,又学钳工、电工。1979年,当时金湖成立了大冶第一家制氧厂,他又被招到这家工厂当技术工人,期间还被派到外省学习制氧技术。1982年,大冶建成首家电镀厂,他又成了一名电镀工人,两年后又回到制氧厂。1985年,他被分配到金湖影剧院当院长,在那里干了一年,便向领导辞职,回到家乡。

  1989年,根据多年的积累和对市场行情的看好,柯昌德开办了一家孔雀石工艺品厂,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企业因此被评为湖北省500强。1993年底,他回到株林村柯秀环湾,创办了村里第一家企业———砖瓦厂。当了10年厂长后,柯昌德终于可以歇下来,专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2004年10月,他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开办了一家地质博物馆。

  柯昌德的人生经历可以用“眼花缭乱”四个字来形容。他对记者说,20多年来,他像一颗棋子走来走去,不能停歇。50岁时,终于可以干自己的事业了,有一种焕发人生第二春的感觉。

  高息贷款办起博物馆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柯昌德就开始关注孔雀石,那时铜绿山的孔雀石非常多,但真正当成“宝石”利用起来的非常少,很多孔雀石被拿去炼铜了。后来人们开始注意到孔雀石的加工开发价值,但是对它的认识非常肤浅,有关孔雀石的知识更是少之又少。

  物以稀为贵。孔雀石在成了一种稀有产品之后,其身价一步步上升,民间搜集的人也多了起来,人们把它当成了一种产业,赚取丰厚的利润。几十年来,柯昌德一直是淘石族中的一员,除了拿出一部分卖掉外,他更注意收藏,慢慢地,他家的石头越来越多,要专门腾出房子陈列。

  柯昌德知道,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总有枯竭的一天,各种各样的矿物晶体其实是以后开展关于研究地壳运动、矿物含量以及分布等科学研究的依据,而且它们一旦被卖出去,回来的可能性很小。

  2004年发生的“湖北石”事件,对柯昌德的刺激非常大。当年,几个加拿大奇石爱好者在湖北某地搜寻到了一种矿物,他们高价买回去后,向国际专门机构进行申报,“湖北石”居然获得通过。这件事让柯昌德痛心疾首,他下决心要开办一座地质博物馆。

  2004年10月,柯昌德在一位上海“石友”的支持下,开始筹备事宜。后来,这位朋友称太忙,其出的200余万元资金变成了高息贷款。柯昌德于是多方求助,在大冶市委、市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湖北首家私人地质博物馆在大冶市图书馆一楼顺利开张,免费接纳游客。

  办博物馆主要为科普

  目前柯昌德的地质博物馆里收藏有大冶所有矿山的矿物标本和样品,除了他的“石友”们无私贡献出来的一部分外,还有很多是他从民间收购回来的。开馆两个月后,广东的一位贩子称其手头有一块“奇石”,是大冶民间流失出去的,当初广东人购买时花了30000元,柯昌德想将那块石头收购回来,结果花了18万。一次,柯昌德听说有几件大冶出土的青铜器和铜斧将要被卖到外地的消息,他花了4万元将它们都买了回来。

  柯昌德喜欢看《鉴赏》、《国宝档案》、《走遍中国》等电视栏目,除了学习收藏知识外,他还能从节目里获得一些信息。只要听说哪里有大冶流失出去的矿物晶体,而这些石头又是他的博物馆所需要的,柯昌德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它们买回来。他觉得这本属于大冶的东西,如果流失出去,对一个奇石爱好者来说是一种耻辱。

  2005年4月,柯昌德带了两块矿物晶体到北京参加奇石评选活动,这两块石头获得了专家的认可,捧回了两个金奖。柯昌德说,大冶地区的矿物晶体目前在海内外有着很高地位,特别是孔雀石,更是全世界最好的,而这些石头最能代表大冶的矿冶文化,也有特别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他开办地质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科普,即在大冶的矿产资源采完之后,子孙后代还能通过他的博物馆了解大冶灿烂的矿冶文化。

  呼吁政府部门扶持

  柯昌德的地质博物馆收藏有各种矿物晶体10000多件。为了不断丰富藏品,需要大量资金。“镇馆之宝”———《宝岛春色》买进来花了200多万,如果现在要卖出去,肯定有个好价钱,但柯昌德坚决不卖。当初从朋友那里高息贷款买来的这件宝贝,他现在每年要还几十万元的利息,这让他不堪重负。

  目前他维持全馆的各项费用,大多来自为政府部门生产的一些纪念品,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资金问题直接影响到地质博物馆的生存,柯昌德的愿望是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他甚至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他的藏品进行价值论证,以此获得低息贷款,“只要3年,我将贷款还清,博物馆就能够良性地运转下去。”柯昌德自信地说。

  据《东楚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