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南京过大年十般讲究齐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01:14 现代快报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例如眼下即将到来的春节、元宵节等。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昨天,我们寻访了一些老南京,了解他们的过年习俗,拾取那日渐远去的年味。

  “娃娃出来玩灯、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只要你一根洋蜡烛”

  观灯猜谜

  时间:元宵节

  按照南京的老传统,元宵节一定要吃元宵即“汤圆”。元宵可荤可素,风味各异,有“团圆美满”的寓意。

  “我们小的时候没钱买花灯,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小四福巷的吴嘉义爷爷说,他们一般就用红纸、绿纸自己扎着玩。像荷花灯、兔子灯、飞机灯,他们全都会做。

  “到了元宵节,就听见街上传来‘娃娃出来玩灯、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只要你一根洋蜡烛’的吆喝声,孩子们便会统统提着灯笼出来玩。”吴爷爷说,小孩都喜欢显摆,拿出灯笼来比比谁家的大、好看。“现在猜灯谜倒是不多见了,恐怕只有在夫子庙大成殿才有。”吴爷爷说。

  “恭喜发财,万事如意”

  拜年

  时间:初一早晨起

  家住九家圩小区47岁的刘玉宝先生说,他家一直延续着这样一个拜年习俗。通常是,从家里开始拜年。初一早晨,儿子起床后,先给他和爱人拜年,之后他再给父母拜年,祝愿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之后,大家才笑容满面地出门,见到邻居问声新年好,互道恭喜发财等吉祥的话语。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守岁

  时间:除夕夜里

  家住姜家园小区、今年71岁高龄的梁秀珍奶奶,至今还保留着“守岁”的习惯。每年吃完年夜饭,她就和子孙们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陪子孙们一起“斗地主”,一直要熬到天亮。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种习俗以前还叫“熬年”。传说,古代的时候,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将家里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一家老少都不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期间,每家都应该灯火通明,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长命百岁、吉祥如意”

  压岁钱

  时间:除夕晚上

  一个星期前,78岁的曹奶奶就买好了红纸包,准备给4个孙女、外孙包“压岁钱”了。“一人100元,意思一下。”曹奶奶笑着说,这是她的一份心意,希望他们个个长命百岁、吉祥如意。她说,她小时候长辈们就习惯在除夕晚上,在她的枕头底下放一些硬币“驱妖”。这个习惯她一直保留着,不同的是,当年是除夕给压岁钱,现在不分除夕还是初一了,只要子孙们上门看望她,说一些吉利话,她都会给他们“压岁钱”。

  “鲢鱼:年年有余(鱼);芹菜:勤快”

  除夕宴

  时间:除夕晚上

  刘大妈家住秦淮区,是个“老南京”。她告诉记者,她家吃团圆饭十分讲究,不仅讲究吃什么,还讲究在什么时间吃。

  通常情况下,她会要求家人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在下午5点钟之前到家。吃年夜饭之前,家人也要放爆竹,越响越吉利。她家年夜饭的菜谱中一定是要有一条烧好的鲢鱼,就是为了讨个年年有余(鱼)的彩头,此外这条鲢鱼烧好后,要一直摆到正月十五。另外,她肯定还会做一道“青菜烧豆腐”,印证一句老话:“青菜豆腐保平安”。还有,她还要做芹菜炒肉丝,取“芹菜”的谐音“勤快”。有的时候,她的儿子在外上班,不能回来吃年夜饭,刘大妈会在餐桌上摆上儿子的碗筷,而且碗里还盛着饭、菜,不得空着。

  “‘福’字倒着贴,福到了”

  贴福字

  时间:除夕

  如今几乎看不到贴年画的了,但写满祝福的春联和大红的“福”字却随处可见。小四福巷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说,拆迁以后搬进了单元楼,年画都不贴了,但是贴春联已经是多年的习惯,少了春联似乎就少了过年的喜气。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贴个“福”字,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有钱无钱,剃个花头过年。”剃头

  时间:除夕晚上前

  “有钱无钱,剃个花头过年。”小四福巷的黄振芳老人对记者说起了这句老话。过年前剃头的习俗,老人们一直保留到今天。黄奶奶说,除夕晚之前理个发,再好好洗个澡,这样才能干干净净过年。她回忆道:“我们小时候,最普通的就是剪成‘二道毛’,女孩子喜欢剪个童花头,有的小男孩剪‘元宝头’,就是图个吉利。”

  “十全十美十样菜”炒“十样菜”

  时间:腊月二十八起

  送过灶神之后,老南京尤其是家庭主妇们就开始备料,择菜、洗菜,腊月二十八开始炒制什锦菜。

  “南京民间自古就有炒‘什锦菜’,又叫‘十样菜’的习俗,考其年代不详,总之在我的祖父辈就这样了,究其缘由,大概是春节家家户户天天吃大荤,吃腻了,用素菜调剂口味,反而大受欢迎。”今年70多岁的胡老先生说,“十样”者概数也,到底用多少种菜炒拌,没有定数,全凭各家选择,但总不外乎荠菜、菠菜、胡萝卜、木耳、香菇、黄花菜、豆腐果、面筋、腌菜、花生果、莲藕、茨菇、笋尖、山药、芹菜、黄豆芽、豆皮、香干之类,各家根据各自的喜好和经济条件选取。不过,南方人用的豆制品较少,北方人用的笋、茨菇、香菇较少,炒出来的口味也不一样。而老南京人常用香菇炒制,口味鲜香。

  “腊月二十四,掸尘房子;掸完尘,二十七八;二十七八,洗邋遢。”

  掸尘

  时间:腊月二十四起

  昨天,家住滨江花苑小区67岁的王灿森大爷开始做年前最后的“保洁”工作。他说,南京有这么一句俗话:“腊月二十四,掸尘房子;掸完尘,二十七八;二十七八,洗邋遢。”王大爷站在椅子上,用鸡毛掸掸着屋顶墙角的灰尘,说:“这些都是老习俗了,也只有我们这些老年人还记得,你们年轻人都不知道了。”

  王大爷说,以前每家都是单门独户,房子建得比较高,屋顶上还有大梁,那时掸尘是件很辛苦的事。必须将所有的垃圾在除夕晚上全部清理完,此外还有一个规矩,大年初一到初五之间,不准倒垃圾。如果要扫地,必须从门口往屋中心扫,最后还得将清理的垃圾、杂物暂时存放在门背后或隐蔽的地方。以免把“财气”扫了出去。

  “灶王爷上西天,帮着人民做好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送灶

  时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起

  回龙街是一条古老的深巷,这里居住了许多老南京人。说起春节的旧俗,几位大妈们还记忆犹新:“小时候,每逢春节之前都要送灶,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灶台,有句俗话‘君三民四’,皇家的或是做官的就是阴历的二十三送灶,我们老百姓就是阴历的二十四送灶,家家户户还要‘请’灶王爷,也就是贴灶王爷的贴画。把有画的一面贴在烟囱上,大家都说‘灶王爷上西天,帮着人民做好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到了除夕晚上再把画翻过来,还要再请一次灶王爷。祭品有什么就要贡什么。”大妈乐呵呵地说起了过去送灶的风俗。

  快报记者钟晓敏夏天王海燕都怡文见习记者赵丹丹实习生杨扬黄艳郭芷冰邵瑜周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