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千万困难群众被纳入社会救助体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10:19 温州新闻网 | |||||||||
新华网北京1月24日电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24日在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说,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已有5000万城乡困难群众纳入到经常性社会救助范围。 李立国介绍说,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常性的社会救助工作,主要是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以及城乡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二是紧急救助制度,主要是指发生自然灾害时对灾民紧急救助和应急救助行
据介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现在已经有2200多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各地实施这项制度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全国农村五保对象有570多万人,现在已经纳入到五保供养的有320多万人。今年1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从农村集体供养转为财政供养,把五保供养对象的吃、住、穿、葬和未成年人教育的保障纳入到了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此外,全国有700多万农村人口纳入到了低保制度,还有1204万人纳入到了经常性的定期、定量救助制度。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开展时间虽然不长,也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困难群众受益。民政部门还与教育、司法、建设等部门合作,开展了教育、医疗、住房和北方地区供暖等多方面的专项救助。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民政部对帮助困难群众安全越冬、过好“两节”作出总体部署,去年底会同财政部预拨了今年的中央财政低保补助资金55.3亿,还及时下发了冬令救灾资金12亿元,用于受灾困难群众的口粮、衣被和取暖。全国多数地方也提高了对困难群众“两节”期间的实际补助水平,增加了补助额度,同时还开展了广泛的社会捐助活动。(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