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来听听14人家庭的和谐秘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01:20 杭州日报

  “和谐家庭,首先是家庭内成员应和睦团结;其次是与邻里、社区同仁应和谐相处;再次每位家庭成员能融入社会,积极为社会和谐出力。”您相信吗,几十年来就是这样寥寥几句话,将汪张骐一家14位成员统一在一起,成就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和谐大家庭。

  说开头那段话的是已73岁高龄的大家长汪张骐老人,他和老伴李秋菊如今已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大儿子在国外工作二十多年,两口子的女儿最近刚参加完浙江工业大学的
研究生考试;二儿子夫妇在绍兴,他们的女儿2003年以优异的成绩被浙江大学园林设计专业录取;三儿子一家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小女儿在市区某中学任校长,女婿是大学教授,他们的儿子也在去年以绝对的高分考进了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

  在汪老一家的报名表上记录着这样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汪老夫妻俩的工资加起来才80多元,要养活6口人,每天的日子都以分计算。一天早餐,老大提出想吃油条。那时,一根油条三分钱,而一袋散装的辣酱只要两分钱,足够全家享用一顿早餐。望着孩子们渴求的眼光,汪张骐虽于心不忍,但他还是狠心地回绝说:“爸妈赚钱不多,等你们考出好成绩,我们一定省下钱给你们买。”那个学期结束了,几个孩子的成绩都考得很好,汪老买来一根香喷喷热乎乎的油条,分成四份,给每人一小段。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

  “都说人多难统一,可我们家特别能想到一块儿。原因就是我们三代人啊既是父子辈、祖孙辈,同时还是同志辈。”刚开始采访,汪老就用一段戏说把记者说乐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全家已有7名中共党员,3名共青团员,一家人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的一致,形成了特有的共同语言。孩子们常笑说自己比别人要多过一种组织生活,就是家庭党组织生活。

  父母是孩子天天阅读的“教科书”,孩子们从父母的言谈举止里获取的全部信息,将经久不衰地记录在他们的人格磁带上,自动播放终身。汪老的四个儿女说起自己的成绩都是一句话,“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现任市某中学校长的小女儿,2005年“五一”被评为“市劳动模范”。领取“劳模奖章”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金质奖章献给父母:“女儿有进步,有爸爸妈妈一半功劳,奖章有我一半,更有爸爸妈妈的一半。”

  离开两老家时,已是华灯初上。汪老画画、老伴买菜,儿孙回家后媳妇搞卫生,儿子烧菜,孙子学习,一家人生活、分工明确,和乐融融。墙上一幅特别的秋菊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汪老的孙子笑着告诉记者,“那是去年爷爷为奶奶72大寿专门画的,图上公鸡说的是奶奶正逢本命年,秋菊取的自然是奶奶的名字了。”

  (杭州日报记者陈玮通讯员雍玥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