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解读9.9% ———2005年国民经济形势述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08:41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月26日消息 在“物价会不会一路走高”、“增速会不会一路下滑”的悬念中,2005年国民经济没有起伏地行走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GDP年增长率达到9.9%,为“十五”计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增长快、效益好、低通胀———

  经济增长方式朝着健康的方向转变,2005年GDP增长9.9%,原油消费量反而减少了0.5%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项指标看,2005年国民经济呈现增长快、效益好、低通胀良好发展态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

  2005年,农业生产继续趋好,粮食再获丰收。就连受“禽流感”困扰的畜牧业也克服困难继续保持增长,肉类产量比上年增长6.3%。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位回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3%(12月份上涨5.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12月份上涨3.2%)。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内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12%高增长,2005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3.3%。

  在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同时,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从四个季度看,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9.9%、10.1%、9.8%和9.9%。

  结构调整成效进一步显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一批落后的煤炭、水泥、钢铁、炼焦、电解铝生产能力得以淘汰。固定资产投资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也有所调整。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一组数字也印证了结构调整的成效:2004年我国石油及成品油净进口增长36.5%,消费量增长了15.3%;2005年在维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原油和成品油的净进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5.3%,消费量也减少了0.5%。这组令人鼓舞的数字说明,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践,我们在能源消耗幅度降低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在朝着健康的方向转变。

  在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努力工作下,去年煤电油运对经济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煤炭供应比较充足,全国拉闸限电程度明显减少。

  通缩通胀一线间———

  现在经济社会中既有引发通胀的因素,也有导致通缩的因素;既要防止通胀,又要遏制通缩

  回顾2005年初,始于上年的物价上涨势头曾使人们担心:“久违的通货膨胀会不会再度威胁中国经济?”然而,到2005年末,更多的人提出要防止通货紧缩出现。在经济学界,也存在着两种说法:一种是由于一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情况,当前的经济最应该防止的是通货紧缩;另一种是,目前随着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加大,当前经济最应该警惕的是通货膨胀。

  通胀还是通缩?这的确是中国经济的大问题。

  2005年国民经济凸显的一个问题,是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发改委主任马凯就明确提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日益显露。”

  这一问题会不会导致中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呢?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认为,通胀、通缩一线间。中国现在经济社会中既有引发通胀的因素,也存在导致出现通缩的因素。在部分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出口受阻、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缓慢,可能会导致价格低迷。但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是存在的,国际油价的高企,服务价格及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货币供应量过大等,都可能导致通胀的出现。尽管经济生活中还没有明显的通胀或通缩出现,但我们应重视这些问题,既要防止通胀,又要遏制通缩的发生。

  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发改委在去年底就已经提出,2006年要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开局之年可期待———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只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完全可以实现国民经济开门红

  2005年,既为“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留下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等需要加快解决的问题。

  展望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有利条件很多。低通胀、高速度,仍将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主旋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未改,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动力还在。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打响开局之年是人心所向。只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继续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局之年实现国民经济开门红是可以期待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