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6年春运专题 > 正文

火车票实名制治标不治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09:08 南方都市报

  来信/来论

  本版昨日刊文,对于火车票实名制未能实行的原因,孙光然先生归咎于铁道部门的抵制,笔者以为并不客观。

  单单从打击炒票的角度,火车票实名制似乎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然而,理想的
却未必是现实的,火车票实名制起效的关键,在于身份证的有效核对。那么,身份证该在哪个环节出示呢?在订票的环节肯定是最简单的,但订票者就不方便了,买一家人的票,得带上全家人的身份证,烦不烦哪?更何况,电脑联网售票点多如牛毛,谁来监督呢?那么,就改在登车之时,不过,凡是见过站台上那人流滚滚的壮观场面的人们,就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民航的实名制不是为了打击炒票,而是为了飞行安全、防止蓄意破坏。其次,民航的客流量相对较小,一架飞机载客量少则数十人,多不过二三百人,与火车不具可比性。

  火车票难买,源于运能与需求之间的差异,部分地区人流的集中单向流动,更加剧了这种短缺。火车票实名制,既不能治标也不能治本,而且实行的社会总成本过于高昂,遭受冷遇也就不足为奇。解决的办法,一方面是加大运能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是加快中西部省区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家乡工作,减少节日期间长途跋涉的人群——全国的人都跑到广东、上海、浙江去打工,这些地方的车票能不难买吗?

  梁剑芳

  相关专题:2006年春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