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市民成中国“粮食艺术字”第六代唯一传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04:10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各种粮食一粒一粒摆在木板或玻璃上,竟能成为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且可传承百年,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奇迹。这奇迹源于一种在中国民间已秘传了百余年的手工艺。去年,这种手工艺跟随合肥一位28岁的青年来到了安徽。他是中国“粮食艺术字”第六代的唯一传人。昨天,在他位于合肥市西城花园2小区的住处,记者首次目睹了“粮食艺术字”的风采。

  百年绝活

  由于小区破旧且外面没有名字,寻找范磊的家费了不少周折,但进门的一刹那,记者几乎呆住了,墙上挂着,桌边摆着,到处是用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珍珠”镶嵌起来的艺术大字:“勤学苦练为人民服务”、“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范磊说,这些“珍珠”是颜色、大小各异的五谷杂粮。

  用粮食制作艺术字起源于清朝末年。当时,老百姓为祈盼五谷丰收,天下太平,能过上吃饱饭的好日子就创制了这样一种民间工艺品,让地方官上京为民请命时,作为朝贡。

  范磊说,制作“粮食艺术字”难度很大,极耗工夫,由于全凭手工,无任何模具,每件制品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首先要选粒,选好粒才能保证字的艺术性;接着,选好的粮食要浸药、蒸熏、风干、晾晒、阴窖,这样粮食才能不风化,不变质,便于保存;等这些准备工作完了之后,就开始磨板、摹字、仿形、粘接了;最后再进行修饰,增亮、定色、封面、装框。一幅制品就跃然而出了,落尽繁花,一派天然。一件制品要达到防虫、防腐、不变形、不褪色、不冷缩、不热胀等基本要求,14道程序一道也马虎不得。

  范磊家中常备着15种左右的粮食,豆米麦类类俱全,红黄绿色色兼备,其中不少还是托朋友从外地捎回来的珍稀品种。范磊说,隔几天他就要到超市和农贸市场,搜寻新品种的粮食。由于对粮食的敏感和痴迷,朋友们戏称他为“粮痴”。

  三代创新

  “粮食艺术字”自诞生以来,一直在偏僻民间默默秘传,至2003年,只有一人会做,他就是范磊的师傅——陕西省洛南县罗宏柱。

  罗宏柱的祖上是当地文化世家,从其太祖和曾祖开始,创造出用粮食制作艺术书法字。罗宏柱的爷爷(也就是“粮食艺术字”第三代传人)早年参加革命,对毛主席诗词非常崇敬和喜爱,萌发了用自家粮食艺术字技术仿制毛主席诗词书法,并开始反复试制摹作。

  全国解放后,罗宏柱的父亲继承了前辈用粮食艺术字仿制全套“毛体”诗词书法的宏大愿望。改革开放后,罗宏柱的父亲年龄大了,罗宏柱成为“粮食艺术字”的第5代传人,并把前辈们未完成的用粮食艺术字仿制全套“毛体”诗词书法接续过来。

  经3代人潜心研究,罗氏家庭最终找出“毛体”粮食艺术字,将“毛体”气吞山河的独有韵味用粮食仿制得形神兼备,成为“粮食艺术字”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90年代,罗家一幅用粮食制作的“毛体”《沁园春·雪》卖出15万元人民币。

  初现于世

  2000 年春,罗宏柱和“粮食艺术字”被一些媒体报道。

  罗氏家庭保留下来的粮食艺术字作品近百幅,作品内容除少数是楷书、隶书、唐诗及历代名人书法外,其余大多为用粮食艺术字工艺仿制的毛主席诗词书法。范磊说,罗氏家庭几乎保存了每一代传人的制品,但师傅对祖上所制作的“粮食艺术字”极为珍视,不轻易示人,他见过最早的也只是80多年前的制品。

  辞职学艺

  范磊与“粮食艺术字”的结缘还是6年前的事。1999年,他从西安工业大学毕业后,到某公司陕西分公司上班,并与一名陕西姑娘相恋。随后,范磊认识了女友的远房亲戚罗宏柱。在见识了罗宏柱精美的“粮食艺术字”制品后,从小就热爱书法的范磊一下子迷上了这种神奇的艺术。然而,罗宏柱的手艺按族规不许外传。范磊只能偷偷地跟在后面学点皮毛。

  2003年,罗宏柱让儿子辞职学习“粮食艺术字”,遭到儿子的拒绝。担心祖传绝活失传,罗宏柱把目光投向了一直痴心不变的范磊。他要求,范磊要拜他为师,就必须辞职,因为“粮食艺术字”是一种需要潜心钻研的艺术,只有心无旁骛才能有所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范磊瞒着家人辞去了收入丰厚的工作,于当年正式拜师,成为“粮食艺术字”第六代传人。2005年底,范磊学成回肥。

  遭遇困境

  学成回来后,虽然罗宏柱将“粮食艺术字”的专利转让给了他,但家境并不好的范磊还是遇上了生存难题。他和女友住在父母家中,他没有时间去挣钱糊口,但他更不想放弃他热爱的艺术。由于“粮食艺术字”公布于世的时间不长,知者甚少,能欣赏到的人更少。范磊希望能与有经济实力的诚信商家合作,为这项珍贵的民间艺术找到更广袤的土壤,让它发扬光大。

  ·潘艳刚文/摄·

一市民成中国“粮食艺术字”第六代唯一传人

  范磊正在制作“粮食艺术字”

一市民成中国“粮食艺术字”第六代唯一传人

  范磊制作的“粮食艺术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