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过年:山不转水转,味不变俗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08:32 沈阳今报

  大街小巷,高楼平屋,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年又来了。年话,照例逢时而生,应景而出。

  年来了,味走了,感觉没了,虚脱如蜕下的一张皮———纵想往昔光景,横看洋节风流,哀叹千年一脉的“欢欢喜喜过个年”遭遇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四面埋伏,几年前是新论的如此忧思,化个装又老调重弹起来。年是什么?年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过年?我们会过
年吗?

  年是什么?亿万期许亲情、祈祷安康、向往吉利、寻觅欢乐、憧憬幸福的目光会告诉你;年在哪里?挤火车、赶汽车、上轮船、坐飞机的人潮会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要过年?放下工具的农民、换掉工装的蓝领、走出写字楼的白领、加薪不动心的保姆、给门面上锁的小贩、让财富挂账的商贾会告诉你;我们会过年吗?杀鸡、宰猪、入菜市、进商场、订酒席、张灯结彩、筹划团聚、安排出游者会告诉你。年味,实实在在,系于大众眼里、脚上、手中、脑内。当年走近我们时,传统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鲜有人能在内心真正抗拒、甚至仅仅漠视它的感召,包括连连叹谓“无味”、声声抱怨“难过”者。

  年,是人文符号。作为年的内核的年味,是形同陈年老窖的人文气息,从根本上承载我们对生命之旅圆满的寄托———我们,会看淡生命之旅圆满吗?当然不会,那么年味又怎么会淡去呢?会淡去的,是年的一些过法,如大酒大肉、点烛挂灯、敬财神、守岁、接姑奶奶,甚至放鞭炮、糊窗花、贴春联倒福年画之类,这些也是人文气息,但在作为年的表象的年俗层面。

  表象易变脸,那叫移风易俗;内核难动摇,是为本性难改。对此,我曾形容过:年味,像座固化的山,不为沧桑之改而移;年俗,像条流淌的河,合时宜地吐故纳新。既然年味谈淡者还在误将年俗作年味、错把过年的样子当过年诉求,以致忧心忡忡,那么,一片年话声声中,再度表达这个意思也就很有必要:山不转水转,味不变俗变。

  其实,年不是拿来说的,年是拿来过的。在团团圆圆,欢欢喜喜,高高兴兴、和和美美、平平安安……等同心所向中,一个人、一个家,年如何过,是这个人、这个家的事,只要无妨他人和社会,就怎么过怎么正确———摆家宴很对、上饭店也很对,放鞭炮没错、不放鞭炮也没错,可贴春联、也可不贴春联,守岁行、不守岁也行……就像被喻为平民文化盛宴的超女那指向自由的逻辑:想唱就唱。过年,最大众化、最平民化,千万别说谁不会过、谁过错了。

  淡得掉的年俗,就像长袍马褂消失、三寸金莲绝迹、男人不再留辫、女人不复守家、包办婚姻没落;丢不脱的年俗,正如能够炸出快乐、炸响吉祥、炸亮希望的“爆竹声中一岁除”,危险难阻,法也难禁,有在除弊兴利中“死而复生”的顽强生命力。应相信,与时俱进的崇尚自由、独立、开放、宽容、快乐、愉悦等美好元素,会普遍融入个体自决的方式各异的会聚、交谊、娱乐、休闲、出游等中,使过年摆脱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变得丰富饱满、多姿多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