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6年将是深化改革促进和谐之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10:4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 李斌 邱红杰

  年度工作会议、厅局长会议、地方“两会”……年终岁首,大会小会,中央各部委和各地的各种会议都在总结回顾、展望未来。

  新政策,新举措。透视这些会议,我们发现,2006年将是一个深化改革之年、科学
发展之年、促进和谐之年,是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的开局之年。

  创新型国家:发展观将有“新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新年伊始,1月9日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出了号召。

  这是中国科技发展一次里程碑式的大会。会后,各地各部门纷纷召开会议,出台政策措施,将自主创新这一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科技领域的具体体现。开局之年,关键之年,从中南海到祖国各地,科学发展观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规划和实际工作中。

  科学发展必须是又快又好地发展。各地传出的一系列数字,让人们对“又快又好”有了具体了解:在北京,2006年的生产总值预期目标是增长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和5%;在上海,全市2006年生产总值预期增长1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4%左右……

  科学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系列报告的一个部分,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听取中国工程院关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的汇报后强调,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体现在一些“小节”上。“请各位委员把铅笔放在门口的回收箱里。”北京市“两会”上,这样一个小细节昭示了会议主办者的良苦用心:建设资源

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应该化作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从一个个会议,我们不难感受出,经过最初两年的宣传动员后,科学发展观在2006年已经进一步转化为各级政府实实在在的政策和措施。2006年,无疑将是一个进一步走向“科学发展”的一年:国民经济将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将进一步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区域将进一步协调发展……

  正因为满怀信心,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1月24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乐观预计,今年经济将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他还表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战略举措,我们将号召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然而,科学发展之路绝非坦途。松花江水污染、湘江水污染、北江水污染……岁尾年初,一系列和人们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将中国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之困”充分暴露在世人面前。保护资源和环境,成为难度很大但是又必须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成为2006年里各级政府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层层推进,逐步推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成为科学发展之年的显著特征:

  ——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传出的消息称,2006年国土资源部将继续严把土地“闸门”,进一步增强参与

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宣布,“

十一五”期间,我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将由0.45提高到0.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73立方米降低到120立方米以下。

  ……

  改革攻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将实现新突破

  2006年1月1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短短24小时内,跃升为全球人气指数第二的国家级政府网站。

  “政府网的开通是中央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更是中国政务透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举措。”青海省政府一位秘书长说。

  这仅是新年里中央政府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窗口”。透过这扇“窗口”,我们还看到,随着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在1月份相继发布,“红、橙、黄、蓝”将成为人们熟悉的提示预警级别的颜色。网民“蓝色激光”评价说:“一个在改革中不断提高效率的政府,将使人们在面对矿难、洪灾等突发公共事件时更能从容应对。”

  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2006年,改革将进一步驶入“深水区”。200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2006年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控机制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完善市场功能为重点,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体制改革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从全国科技厅局长会议到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一连串消息表明,这些领域的改革将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国家公共财政投入也将向这些社会事业领域倾斜。值得重视的是,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年初公布实施,文化体制改革有望成为2006年的一大亮点。

  公务员法实施、用人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也将成为2006年的一大看点。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2005年底的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上表示,2006年各级人事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于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要切实抓好实施公务员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等方面的工作。”

  促进和谐:着手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继续实施‘万名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不断完善措施,逐步形成制度。”

  “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扩大高等院校为农村定向培养学生的规模,不断为农村输送适宜人才。”

  卫生部近日公布的2006年十大工作要点中,“农村卫生”多处见于字里行间,让人更加真切地看到了新年里缓解农民“看病难”的希望。

  新一年的工作要点,是此前召开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实。在这次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最强调的就是农村卫生、农民健康。他严厉批评一些乡镇卫生院购买核磁共振这样高档的医疗器械,负担全部转嫁到患者身上。他宣布,今年要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扩大到全国县级总数的40%左右,各地市都应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

  话音刚落,北京市就宣布到2008年投资20亿元建设3000家平价医院,普通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有望得到缓解……

  医疗卫生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突出解决好的问题之一。和医疗一样,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环保和安全等也成为岁尾年初各种会议上人们热烈讨论的问题。

  腐败现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杂音。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为此强调,要以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为主要手段,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大力营造弘扬正气,抵制邪恶的良好社会氛围,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觉悟起来,以实际行动与各种腐败、腐化行为作斗争,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

  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传出的信息表明,随着体制机制的创新,我们将有望见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单位焕发活力,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释放潜能,电影、电视剧、小说……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将呈现在观众和读者面前。

  和谐社会不能少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民委委员全体会议暨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指出,要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不同信仰的各民族群众。

  ……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6年,经济实力逐渐提升的中国必将向和谐社会迈出坚实一步。

  以人为本:从理念到行动

  新年伊始,民政部部长李学举等几位部领导呆在机关里的时间就少了起来。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前往灾区、贫困地区的路上,出现在受灾群众、农村五保户、城镇低保户、优抚对象的身边。

  言如其行。这让人想起刚刚结束的2006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李学举向全国民政系统提出的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把各项民政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理念,巩固既有工作成果,研究解决薄弱环节,民政工作就一定能开创新局面。”李学举说。

  新的一年里,当以人为本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时,困难群众的生活、优抚对象政策落实、各项款物的发放情况也更加牵动着民政部干部的心。春节前夕,“携手为民共创和谐”为主题的活动在民政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展开,部机关的党员、职工深入到贫困地区、社区困难群体,与群众促膝谈心、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所需所盼。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成为年终岁首各部门会议发出的共同强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在成为各个职能部门的具体行动。

  ——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强调,要“使人民群众‘告状有门,冤情能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发布会指出,“在工业和居民生活用天然气供应出现紧张和矛盾的情况下,将把保证居民生活用气放在首位”。

  ——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后,坚持以人为本,亲近民生、关注民生,正成为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自觉选择。

  一件件新政策,一条条新举措……新春将至,人们有理由相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锐意革新,促进和谐,2006年将是一个希望之年、奋斗之年、前进之年。(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