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别报道:体坛利益之争引发的道德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8日00:0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钟玲哭诉裁判不公、孙福明赛场“假摔”、孙英杰服用兴奋剂事件……利益,成为所有纷争的焦点所在———

  经历了2004年的辉煌,中国体坛在2005年经受着太多的考验———田亮被国家队除名、钟玲哭诉裁判不公、孙福明赛场“假摔”、孙英杰服用兴奋剂事件……我们暂且不说这些事件的是是非非,因为事情的真相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但透过这些事件,我们不
难发现,利益———成为了种种问题的焦点所在。

  随着中国体育的发展,日益丰厚的回报开始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运动经费、比赛奖金、商家赞助……钱,让责权利体系并不明晰、利益分配体制尚需完善的中国体坛,特别是竞技体坛暴露出其稚嫩的一面,也引发着相关部门甚至社会各界更深层面的思考。

  利益之争愈演愈烈

  记者曾在一个地方运动队采访时,看着几个穿着朴素正在苦练的少年,问他们为什么要当运动员?少年回答:“教练说了,现在苦点累点没什么,以后成绩好了拿个世界冠军就什么都有了。”

  记者无意评价那位基层教练的说法,实际上,对于很多家在农村生活清苦的孩子而言,当运动员拿冠军是改变他们命运的绝好机会。只是,这种朴素的原动力也许会在不断增长的利益冲动前而变味变质。

  其实,利益之争在中国竞技体坛早已不是新闻。早在上世纪90年代,“马家军”风光一时的阶段,就有一位曾获得过世锦赛冠军的名将在媒体面前隐约透露过自己对于比赛奖金去向的质疑。只不过,当国人都沉浸在中国田径取得重大突破的喜悦中的时候,这样的质疑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时间进入到2005年,关于利益的话题突然成为体育圈的热门。当孙英杰的父亲孙凤有面对媒体发出“我女儿得了这么多冠军,奖金在哪里”的疑问时,人们才发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利益之争已经从羞答答的暗有所指发展到台面上的明刀明枪了。

  虽然,经媒体披露的利益之争的事例并不多,但据记者了解,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早已是体育圈内公开的秘密。

  一位西南某省的举重运动员曾这样向记者抱怨:“我这几年参加了不少国内比赛,也取得了一些好名次,应该有一些奖金。但现在真正拿到手的连一万块钱也不到。其余的钱在哪里,我也不好问。”

  除了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利益冲突,运动员与运动队甚至是主管中心之间也在利益分配上出现了不少分歧。去年年初,国家跳水队将田亮除名的主要理由是其“违反队规队纪”,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主要还是田亮在比赛奖金和其它收入的分配,比如广告代言等方面没有和有关部门达成一致。本月初,去年曾在国际比赛中挣得了20多万美元比赛奖金的网球名将彭帅,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奖金分配风波。有关人士认为,彭帅缺乏为国效力的精神,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但彭帅却认为,利用奖金“单飞”有利于自己提高水平,还能得到更多大赛的机会。虽然双方最终走向和解,但利益分配方面的冲突却是该事件中不容回避的话题。

  规范落后缺乏约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国体坛围绕着利益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是长期累积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体育职业化的进行,中国体育传统的“国家统管一切,分配一切”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实状况。面对着新形势下凸现出的利益分配矛盾,目前还缺乏相应的制度变革。

  同样是孙英杰事件,给我们留下了太多遐想的空间。孙英杰父亲的疑问才发出几天,却突然改变口风,面对媒体悔口说“我们的钱一分没少”。而后,孙英杰也公开表示,“教练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奖金风波”随即偃旗息鼓。

  无可否认,教练员对于运动员的成长而言,有时候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我国体育的实际状况来看,目前国内的很多运动员都是从小就离开家,跟着教练在体校或运动队生活。从某种意义上看,教练不但教授运动技能,提高运动员的水平,同时扮演着照顾他们生活的“父母”角色。

  可以说,教练为运动员的成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理应在运动员取得成功后得到回报。然而,如何平衡教练与运动员之间对这种回报的共识,却往往成为他们之间产生分歧的开始。

  中国竞技体坛多年来盛行家长式管理,教练员的权力很大———可以统管运动经费,决定运动员的参赛权,甚至可以掌管运动员的银行账户。因此,一个问题随即出现,谁来约束教练员的权力?

  目前,体育主管部门对于运动经费、比赛奖金等都有管理规定,但对于一些随着体育职业化进程出现的新事物,例如商业开发、企业赞助等获得的奖金如何分配,却缺少相应的措施,从而争议不断。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体育的职业化进程将会继续进行下去,而怎样用好经济这杆秤,更好地激励运动员赛出好成绩,是摆在相关主管部门面前的棘手课题。

  放任逐利危及体育精神

  体育的精神是“重在参与”,竞技体育的目标是“超越自我,更高更快更强”。随着体育职业化的进程,利益是一个不容也无法回避的话题。只要正确对待,有则可循,正常追求应得利益会成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助推器。然而,如果放任追名逐利的思想发展,则很可能会危及到中国体育发展的根基。

  众所周知,中国体育多年来所采用的模式都是“举国体制”。这一体制给中国体育带来了巨大的成就,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举国体制”在体育发展和职业化进程中逐渐显现出的弊端。其中,利益分配制度不尽完善,纷争四起、口水不断就是其中之一。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教练员曾对记者表示:“现在的比赛机会多了,机制也灵活了不少。你说我们干了一辈子,趁现在多比赛多挣点钱也不为过吧。”看着这位老教练额头上的“千沟万壑”,记者能读出它背后的艰辛。但在理解之余,记者又不由得暗暗担心,名利可是把“双刃剑”,千万别让剑锋伤了自己。

  有专家指出,解决目前体育界所出现的利益冲突,法规与道德约束缺一不可。一方面,加强教育,形成正确的利益观念固然重要;另一方面,尽快出台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相关法规也必不可少。而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兼顾各方利益,责权利明晰的利益分配体系则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中国体育发展到今天,在世界上已经有了自己较为瞩目的席位。出现利益冲突是体育职业化、规范化的必然,正视疏导较于回避遮掩,更是中国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和谐之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