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职业底线:效果难评估车改就止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8日00:1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日前,北京市监察局自律办公室主任庞建国向记者透露,由于“货币化”公车改革的综合效果尚无法衡量,北京最近几年不会实行车改。

  据了解,北京目前共有6家单位进行公车货币化改革试点,对包括处级以下干部发放交通补贴,月补贴金额为300元至1800元不等。从效果看,试点单位公车使用经费比改革前普遍下降20%~30%。但庞建国主任认为,党政机关普遍实行“货币化”车改的方向是不可行
的,北京处级以下干部有10多万人,实行货币补贴将给财政预算带来沉重压力,“货币化”车改只能是省了小财政的钱,却增加了大财政的预算。

  “货币化”车改是否可行?见仁见智,可以探讨。但是,庞主任以“货币化”车改效果难以评估为由,而停止车改的观点却令人费解。车改成功绝非“华山一条路”,偏要采用“货币化”方式,应当有其他许多路径可以探索。

  “货币化”车改并非新鲜玩意。3年前,媒体曾报道过湖北省老河口市改革职务消费的经验,其中一条重要做法就是实行公车货币化补贴,将领导坐骑统统拍卖,根据官位大小补贴现金,正局级官员每月享受2000多元。据说此项改革立竿见影,老河口市当年公车费用锐减26%。可此经验一出立即招来一片质疑声甚至是诟病,群众认为这么做等于变相给领导增加货币收入。

  公车消费引发诸多腐败现象,甚至成了顽疾久治不愈。到底公车用在了什么地方,谁在用公车,通常的说法是,干部公务用车占三分之一,公车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自用车占三分之一。由此看,公车中隐藏的腐败问题严重,公车改革势在必行。问题是,“货币化”是否是公车改革的最佳路径?是否真的给公家省钱?无论老河口公车改革还是北京6家试点单位的车改,表面看是省了点钱,可如果抛开干部公车私用和司机私自用车两个三分之一不计,不仅没给公家省钱,政府财政反而多掏了腰包。可见,“货币化”车改并非就是最好选择。

  因此,公务用车改革的焦点不是搞不搞货币化,而是要用疏而不漏的制度规章来杜绝公车私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

  公车改革应当改革,但要与时俱进,引入新理念,要有新思路,尤其要把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引进公车改革。笔者的观点是,一要坚持节俭原则。国家发改委已正式要求各地取消对小排量汽车的上路上牌限制,党政机关在这个问题上要率先垂范。现在政府官员的坐骑几乎都是大排量豪华型轿车,如果改乘经济型小排量车,既树了形象,又节省了购车款和油钱,还节约能源利于环保。岂不一举多得?二要多管齐下堵死公车私用的漏洞。公车运营费用奇高关键是漏洞太大,浪费惊人,堵漏洞是公车改革的重点和主要目标。堵漏洞要靠严格的制度监管,靠铁的纪律约束,靠体制机制的革新除弊。公车私用、铺张浪费的漏洞堵住了,也就意味着公车改革基本成功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