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春节只是另一个长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9日12:30 新闻晚报

  中国社会调查所一项关于2005年春节消费的调查显示,有21%的被访者认为现在的春节和“五一”、“十一”长假没有什么区别。另外,63%的被访者认为现在的春节缺少传统文化,年味太淡。春节正在成为“五一”和“十一”以外的第三个可以用来休息、娱乐或者旅游的长假。能够与春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搭上边的,只剩下一顿没有差异的年夜饭和形式上的走亲访友。

  被工作和学习占据

  “过年要加班,顶多和亲戚吃两顿饭,”孙镭是一家跨国软件公司的TeamLeader(团队领导),“家里人和女朋友也没什么意见吧。总之,没啥好抱怨的,有钱发,再说有责任,而且,我是头,我不做下面的人更不做了。”

  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过年工作并不是由于孙镭作为软件从业者或者跨国公司雇员的某种特殊性。

  “过年加班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本能,而且我会变态地要求我的部下加班,”对白海韬这样的从事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经理人而言,越是过年市场越容易发生变化,也越要求观察和掌握市场,“其实我每年的休息时间加起来不会超过30天。在这样的大城市,生存环境是非常残酷的,我就像被架在一个轮子上,轮子启动了就停不下来了。”

  也有不少人利用春节假期学习。

  小年夜才从荷兰出差回来的钱婕是一家荷兰公司的贸易代表,“年前出差顺利地完成了一个贸易项目,过年可以在家安心休息几天。但年初三开始要做功课了。我现在在读一个英国的MBA,3月1日要交作业,第一学期的考试在3月底进行。平时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只好春节努力了。”“过年也要做功课确实比较辛苦,不过也没办法,现在辛苦是为了将来,毕竟现在读的这个MBA受的是专业训练,而且读完后学历也上去了。现在,人要想有所发展,学历还是很重要的。”

  实际上,过年加班,或者春节继续学习,以增加自身在人才市场的要价筹码,正在日益成为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的过年方式。

  据中国社会调查所2005年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做的调查显示,有4%的被访者表示会以知识充电或者健身的方式度过春节。另据北京某区统计局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春节期间,该区18.4%的居民在春节期间进图书馆、逛书店或者参加业务培训班。

  春节就是休闲的代名词

  事实上,除去过年继续工作或学习,对许多人来说,春节也是一个与其它假日无异的放松时间。周洋豫是上海某家报社的媒体从业人员,他的过年新方式就是不过年,“准备回江西老家,手机关掉,这样谁也别想找到我。然后天天在家睡觉休息,平时干活干得太累了。”

  而对于27岁在一家合资公司工作的王莹来说,过年就意味着终于盼到了一个可以有大块时间玩网络游戏的机会了。“我和我先生现在主要在《魔兽世界WOW》的上海区玩,这次春节放假我们约好了二十几个人一起玩。我们平时经常一起玩的人都是一些工作很忙的家伙,平时除了周末很少有一次超过3小时的。”说到网游,王莹显得非常兴奋,“玩网游和春节没有关系,就像春节有的人喜欢看电影,有的人喜欢逛街。春节就是休息。春节为什么一定要和传统有关?即使走亲戚也不用每天走12小时。”

  广告从业者丁伊莉的健身计划也只能放在春节假期。“春节准备天天去健身房跑步。平时工作像打仗一样,每周只能去两次,每次只能跑步半小时。放假了就要多跑跑。我也不知道春节有什么有意思的方式可过,反正挺无聊的,还是好好锻炼身体吧。”

  据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和东方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进行的《2006年上海市民春节消费调查》显示,春节期间有相当部分的受访者选择体育休闲活动,在这些受访者的选择中,健身活动占50.5%,球类和游泳分别占39.5%和11%。

  而选择春节外出旅游本身就与回家和亲人聚会的中国传统过年方式大相径庭。在最近的5年中,选择旅游这样的过年方式不仅在人数上持续上升,而且人们对其的态度和看法也在逐渐转变,认为与传统的吃年夜饭、本地走亲访友相比,其不失为一种合理有趣的新方式。

  《2006年上海市民春节消费调查》显示,上海的受访者中有11.4%的人选择在春节放假期间去旅游。据2005年北京市旅游局假日办的一项统计显示,2005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04万人次,同比增长3%。其中外地来京旅游者87万人次,同比增长2.4%。

  春节正成为一般意义的长假

  文化就是一种总体的生活方式。中国的春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应该包含祭灶祭祖等仪式,包含舞狮拜年等特殊的典礼。而当所有这些传统习俗和礼仪等生活方式被慢慢淡忘或抛弃时,传统春节也就失去了它本应具有的涵义。民俗学家在积极开展“春节”保卫战,提出警示要注意洋节的乘虚而入。而也有人认为中国人的春节过于铺张浪费,应该降温或者应该有保持文化的开放性,提倡各式各样的过节方式。

  然而,无论何种观点,中国人的春节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过节生活方式正在消失,新的方式在取而代之。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春节正在成为“五一”和“十一”以外的第三个可以用来休息、娱乐或者旅游的长假,而能够与春节这样一种本应有特定仪式和行为的民族风俗搭上边的,只剩下一顿与平时相比无甚差别的年夜饭和亲友之间的拜会了。

  [观点]过年不是任何娱乐方式都能充任的角色

  春节是中国最为深厚也被认为是最独具魅力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一种全

  中国人的仪式和重要的文化象征。春节已经成了我们民族所剩无几的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符号了,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因此它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标志,也是中国人彼此之间的一种身份认同。那么春节为何具有这样的独特性和民族文化的内涵?是由于它具有只有中国的春节才有的载

  体———各种春节特有的生活方式,或者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方式。这些文化和生活方式经过千百年的创造和约定成俗,任何其它方式都无法替代,只有他们能够表达人们过年的情感、意愿和心理。

  这些过年才有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包括民间的祭祀,特殊的作为源远流长的农业国家对食物和衣服的尊敬和眷恋,鞭炮、年画、春联、窗花这样的吉祥图腾,还有最为重要的亲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一种交流。

  而当所有这些载体的具体形式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而逐渐消亡的时候,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也在损失。而我们要设法传承并保护已经转化为一种文化的年,至少不应人为地消除这些尚有魅力的年的载体。

  [观点]被工作压力挤兑的春节

  这几年来,针对“年味淡了”的现象,有人甚至喊出要进行“春节保卫战”的口号。不少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民间节日文化正在日渐式微,以春节为代表的民间节日文化正经受着巨大的考验,“过节”的传统习俗和礼仪被国人慢慢淡忘或抛弃,传统节日渐渐缺失了它本应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宣泄”的作用。

  在“全球化”、“城镇化”和“商业经济”等新的文化语境下,春节确实受到很大的影响,但这并不能简单地把此归咎于中国人在冷落和怠慢自己的民族传统,没有主动去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也不能简单地把此归咎于“洋节”的冲击。

  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工作竞争日益激烈,41.1%的白领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61.4%的白领正经受着不同程度心理疲劳,像这样的调查和报道经常见诸报端。由这样的压力往往带来身心的不适和情感的封闭。大城市的人在长期的高负荷工作运转下,往往就没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和私人空间进行一种文化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们的精神状态往往也过长时间地被限制在对生存和安全这两个层次的需求当中。当祭祀这样的春节的载体从最初的一种生活的必需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化时,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就很容易让位给对生存和安全的需求。

  [观点]春节的文化形式应该多元化

  春节之所以被看淡,与它的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有关。春节来源于农业文明,为农业生产服务,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目的密不可分的。自从启用公历代替农历开始,春节就已经失去了它的最初的实用价值,保留下来的是它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载体。

  社会文化的变迁,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春节诞生之时的农业文明已经变成了今日科技发达的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给社会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心理、行为方式。如果还一味地强调遵循传统的过节形式,必然是故步自封,但也没有必要担忧因此而产生的传统文化的消失。文化的传承,会随着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一些元素消失了,一些元素弱化了。但还有新的内容补充进来,增添更多的功能和形式,这就是所谓的多元和多样化。

  当有人标榜这是个自由的时代,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足为奇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春节过法是被时尚、多样、华丽或怪异的外衣包裹下的质朴传统,它可以是现代的,也可以是怀旧的,可以是香浓的,也可以是理想化的单调的,不管怎样的方式,春节越来越成为展现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体现的是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解放与自我意识的加强。

  2005年,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春节即将成为国际性的节日。据说美国纽约已经将春节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更推动了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春节作为具有强烈中国民族色彩的节日,浓缩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丰富内涵,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外国人。此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习俗,春节不带任何政治色彩,体现的是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家庭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它是人性的回归,体现人本思想,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所接受和欣赏。总之,春节的文化形式日趋多元化、国际化,这是社会进步、文化变迁的产物。

  (司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