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格林斯潘今日正式卸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31日02:49 深圳商报

  格林斯潘今日正式卸任

  他被华尔街金融家们认为是美国最好的联储主席

  

格林斯潘今日正式卸任

  【据新华社纽约1月29日电】(记者卢怀谦)本月3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将把联储主席之职交给继任者本·伯南克。辞旧迎新之际,华尔街金融家们如何看待这位美国金融界的老舵手呢?

  控制通货膨胀的高手

  自1987年8月11日就职以来,格林斯潘已经在美联储主席位置上稳坐了18年半之久,任期内先后经历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四位总统,对华尔街、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影响深远。

  曾供职美联储的斯坦福华盛顿研究集团高级经济顾问莱尔·格兰利说:“格林斯潘是最早认识到新经济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成功地说服了美联储内部同僚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以支持新经济的持续成长。”格兰利认为,格林斯潘长袖善舞,在狙击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增长之间“优雅地走钢丝”,任期内不仅控制了通胀,重建了价格稳定,还保证了比较高的就业率。

  CreditSights公司战略研究专家克里斯顿·斯坦克指出,格林斯潘面对各种金融难题和突发事件总是泰然自若,主动出击。他成功应对了1987年股市“黑色星期一”,以及此后的两次海湾危机和2001年的“9·11”事件。当1998年起源于亚洲的金融危机扩散到拉美地区并对全球经济造成威胁时,格林斯潘果断地在10周内连续三次减息,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快的减息速度,成功化解了迫在眉睫的金融灾难。

  Putnam投资公司高级顾问戴维·凯利认为,格林斯潘在任期间,除了1990-1991年及2001年两次轻微的经济衰退,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期,更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零通胀”的经济奇迹。格林斯潘使美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3%左右,平均失业率徘徊在5.5%。这些已经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华尔街银行家们还对格林斯潘在美联储决策透明度方面的改革大加赞赏。哈特福德投资管理公司执行总裁比尔·戴维斯说:“格林斯潘时代以前,美联储对决策信息的控制过于严格和保守,是格林斯潘给联储带来了更高的透明度。”

  支持减税政策增大赤字

  在高度评价格林斯潘政绩的同时,华尔街也对他的一些做法表示不满。戴维·凯利说,美联储公布的信息过多,使市场对其政策出现不同解读,并且无所适从。此外,格老对下属过于温和,下属在媒体上频繁露面,透露美联储下一步货币政策的玄机,使美联储的权威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打折扣。

  克里斯顿·斯坦克认为,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总体是成功的,但并不完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就与其不恰当的货币政策有关。

  穆迪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格林斯潘2001年以来支持布什总统的减税政策,使美国本已庞大的赤字更加严重,从而带给美国经济更深的内伤。

  不过,时势论英雄。多年来,格林斯潘谦逊、沉着、果敢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在更多人眼里,他仍不失为美国历史上最好的联储主席。

  格老画像

  出色的萨克斯管手

  1926年3月6日,格林斯潘出生于纽约,父亲是一位整天与数字打交道的股票经纪人,母亲则是一位在零售店工作、能歌善舞的音乐爱好者。4岁那年,父母婚姻解体,他一直跟着母亲生活,感情特别深。在母亲的熏陶下,早年的格林斯潘迷上了音乐,理想是要当一名职业音乐人。因此,当爵士乐和吉特巴在美国一路风行时,他也开始跟着时尚,加盟亨利·杰尔姆的强节奏爵士乐乐队,一年走南闯北地跑江湖。

  在跑江湖的生涯中,格林斯潘从父亲那儿继承的数字天赋优势开始显现,并最终发现:经济学才是他最为得体的职业“外衣”。在乐队期间,他不仅是个出色的萨克斯管手,同时还是一位合格的记账员,并经常利用演出间隙自学金融税务知识。

  一言九鼎

  人们从格林斯潘的讲话中捞不到“油水”,就设法从他的举止上找出破绽,于是就有了“观皮包知利率”的趣谈。也就是说,如果格林斯潘出席公开市场委员会时,他的包看上去很鼓,就表明他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利率有可能调整;如果他的包看上去很空,那就预示着维持现行利率不变。

  人们对格林斯潘的公文包如此关注,这个细节无疑说明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而言是何等重要。记者亲眼目睹的一件事足以表明格林斯潘的重要地位:2000年6月24日,格林斯潘前往芝加哥出席美联储芝加哥银行董事会。因为交通原因,他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赶到。半个小时之后,市场就传出格林斯潘发生车祸的消息,华尔街股市三大股指闻声大幅下滑,以致美联储不得不为此紧急辟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