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31日12:34 今晚报

  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调查组

  在天津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有一片气势磅礴的现代化工厂:数十座简洁明快的厂房已成规模布局。每一个厂房内,宽敞明亮,纤尘不染,工人按程序操作,几百台织机高速运转。总控制室内,鼠标轻点,每台织机的运行数据实时采集,并与集团信息化系统链接。一个全面集成的数字化制造企业雄姿初现。这就是被业内人士评价为“整体水平国内领先
、世界一流”的天津高新纺织工业园区。

  这还是天津纺织吗?面对这样的情景,人们很难与几年前的天津纺织相联系。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生动真切的现实。

  天津纺织人如何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改造?这种变化的背后有什么样的精神内涵?回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对天津纺织工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思考天津纺织业的调整重生之路,会看到天津传统工业嫁改调的缩影,无疑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天津不能没有纺织!”

  ———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天津纺织工业历史悠久,历经百年风雨,成为我国老纺织工业基地之一,曾赢得了“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上缴利税180亿元,出口创汇85亿美元,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天津纺织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形容当时天津纺织状况是“20、30(年代)的厂房,40、50(岁)的人员,60、70(年代)的装备”,企业债务重,富余人员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1990年以后,全行业持续亏损,1998年陷入谷底,亏损高达5个亿。全系统国有总资产83.6亿元,总负债80.6亿元,负债率高达96.4%。企业一个接一个停产,职工一批又一批下岗。

  “天津纺织完了!”一时间,这种议论弥漫在纺织系统的上上下下。

  很多职工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纺织,但是,企业“黄”了,“饭碗”就没了,内心的失落焦虑挥之不去,生活的压力格外沉重,各种纷争异常尖锐。最多的一天,有20多拨人集体上访。一些留在工作岗位上的也人心不稳:有今天,还会有明天吗?这样的局面,还会有希望吗?一些亏损严重的企业,没有安置职工的钱,想破产也破不起。

  老纺织干部形容当时是“坐困愁城”,“疲于奔命般地接待上访”。有的职工把当时的状况总结为“一片溃败,十分困难,百孔千疮,万般无奈”。所有这些难以用文字准确表达的困境,直挺挺地摆在以刘宝根为班长的纺织集团新的领导班子面前。天津纺织能否活下去?是他们必须直面回答的课题。

  在生死存亡关口,在重重困难面前,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纺织集团的领导班子挺直了腰杆,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20万纺织工人的期待,市领导的重托,深深印在心间:天津纺织的发展,关系到天津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关系到社会就业与社会稳定。天津不能没有纺织!新班子斩钉截铁地表示:“天津纺织绝不能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他们明确提出,要在两年内结束8年亏损,扭亏为盈。

  而当时,全系统80%企业停产,绝大多数人认为这个目标是天方夜谭。面对大家的疑问,刘宝根大会小会讲,天津纺织行业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职工队伍素质高,拥有巨大的发展优势。他和领导班子成员鼓励大家:面对困难,我们唯一的出路是奋力拼搏,背水一战。

  这种事业心、责任感和破釜沉舟的使命感,赢得了职工们对新班子充分的信任。这种生死与共的信任,成为扭转危局的巨大动力,使天津纺织业渡过难关,踏上通途。奇迹被创造出来。1999年底,全行业减亏至2.8亿元。2000年底,纺织系统实现了全行业扭亏。纺织集团的领导班子带领全行业职工完成了天津纺织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在充满艰辛的奋斗中,职工群众也深深地理解了新班子的眼光、魄力、胸怀和干劲。

  面对天津纺织结束8年亏损,刘宝根和班子成员认为,这只是迈出了生存的一步。第二步必须谋发展。于是,领导班子又提出了“让天津纺织重新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振兴”的承诺。

  他们着眼于提高天津纺织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雄心勃勃地谋划了建设天津都市纺织基本框架的战略规划。要对纺织工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实施整体调整重组和整体东移,建设高新纺织工业园,形成具有研发、制造、物流、营销等综合功能的北方重要的现代化纺织服装工业基地。背负着振兴天津纺织的使命,集团领导班子带领职工们团结奋斗,实践着市领导提出的要把“天津纺织培育成优势产业”的奋斗目标,决心把建设都市纺织的设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守旧,意味着落后,创新,才能充满生机”

  ———观念创新是解决所有难题的先导

  一切落后都源于思想守旧,一切发展都始于开拓创新。天津纺织人对此感触深刻。

  集团党委在反思8年亏损的深层次原因时,深刻认识到,天津纺织之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既有设备技术工艺落后和人员债务包袱沉重等客观因素,更有思想观念陈旧等主观原因。实施纺织行业脱胎换骨的改造,必须把创新思想观念作为第一道工序。

  在纺织系统,至今大家都记得1999年在全市开展创新大讨论的背景下集团召开的创新动员大会。在那个千人大会上,集团党委要求各公司从观念、思路、体制、机制、工作五个方面全面创新,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努力实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调整重组等“五大突破”,在创新中走出一条“求生之路”。

  这些年,“创新”二字成为集团各种会议和文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他们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作为打开所有不解之门的钥匙,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

  面对一个个即将“休克”的企业,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使企业跳出计划经济的模式,转换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这实际上是一个由观念创新到体制创新的过程。从2001年起,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同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公司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健龙保健品公司前身为天津床单厂,2001年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当年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2年、2003年公司进一步扩股,经营群体的股份上升到控股地位,企业建立起连股连利连心的利益链条,增加了股东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团队精神,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活力。企业销售收入由5000万元上升到1亿元,实现利润由400万元上升到1800万元,5年利润增长4.5倍。如今,全系统具备改制条件的企业都已完成改制。改制后的中小企业普遍增强了活力,已经成为全系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支撑点。

  由于长期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前些年,大多数纺织企业的领导缺乏市场意识,更缺乏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招法。针对这种情况,集团领导班子组织全系统开展了“树立市场意识、增强市场观念”的大讨论,引导企业变坐等市场好转为主动出击抢市场;变一味地要资金、等政策为靠自身的努力,取得市场的主动权。虽然他们是市场上的“后来者”,但是,天津纺织人一旦打破思想观念的樊篱,其巨大潜力迅速爆发出来。他们研究市场规律、分析市场需求,实现了一系列的重大转变:从重生产、轻销售向建立高效营销网络,创建代理制、买断经营、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转变;从单纯就销售抓销售向提高产品质量、塑创品牌、优化售后服务开拓市场转变;从被动适应市场向超前引导市场转变;从分散销售向有目标地开拓大型客户、销售基地和重点地区转变;从单一售价向不同地区、不同客户、不同季节灵活作价转变。市场观念的增强带来的是市场销售额的快速增长。1999年集团销售额为31.5亿元,到2005年突破100亿元。为适应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新形势和新变化,总公司实施了三大战略举措:一是贸易型进出口企业与生产企业结合,集工、贸优势为一体;二是在境外建设生产和营销网点,构筑多元化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提高规避贸易风险能力;三是培育一批出口支柱商品,使之在主销市场取得竞争优势。这些招法,使天津纺织服装的出口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999年为1.5亿美元,2005年达到6.5亿美元。

  在天津纺织一系列观念创新中,建设高新纺织工业园是一个大手笔。

  2002年,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纺织集团的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天津纺织振兴与发展的机遇到来了。由于海河综合开发,需要对位于海河沿岸的纺织企业进行搬迁。这是实施对纺织企业进行整体调整、改造、重组的大好机遇。他们打破常规,锐意创新,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大手笔运作:以土地置换收益的方式筹措资金,不但通过打捆还债的方式清偿了巨额债务,也筹集到部分资金用于技术改造。他们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用最新最好的设备武装企业。他们大力推进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使园区企业都成为多元投资、产权清晰、管理先进的全新企业。他们搭建ERP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控制信息化,创建了园区现代化管理模式。他们与工业大学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实现了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的突破,进一步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如今,在纺织行业,创新不但成为每个企业领导干部的理念,也成为全行业职工的自觉行动。创新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一降再降,新产品比重逐年上升。新产品比重由1999年的14%提高到2005年的40%。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