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南西北的年味,最珍贵是亲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2日07:14 都市快报

  “千万里,千万里我追寻着你”,这是《北京人在纽约》主题曲中的一句歌词。而记忆里最深刻的却是有一年的一段广告: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春节时分,日夜兼程,她想家,她要回家。当“千万里,千万里我追寻着你”这段旋律响起,当看到无比温馨的团圆的画面,每每都会被打动。

  大年初一,按照家乡的习俗,我们姐弟给逝世三年多的母亲扫墓。怀念亲人,是过
年的主题之一。在昨日“天下·年味”的热线里,很多读者不约而同地说到了春节和亲人相关的一些记忆,那些怀念,那些血脉相连的亲情,是我们回家的力量,也是春节的根。

  最珍贵的春节记忆王泽光46岁杭州

  每年过春节最想念的是外婆。

  小时候,我们一家人在贵州,那时经济很困难,过年也没什么好吃的。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收到外婆从杭州邮寄来的包裹,里面有鱼干、糕点,特别是那时很稀罕的大白兔奶糖。

  我们1991年回到杭州,好日子到了,而三年前外婆却去世了。每年过年我们都要先祭拜一下外婆,想念她!在我们全家最困难的时候,外婆给我们邮寄的不仅仅是食品,是牵挂和温暖。

  这些记忆很珍贵,是永远也忘不了的最深的记忆。

  想念母亲的“收吓”龙春水贵州人38岁

  我出生在黔东南景平县一个小山村里,是苗族。现在在杭州打工。

  说起过年,最有意思的是给小孩“收吓”。年夜饭后,母亲会拿出量米用的升,量好米放在火炉旁,她还要准备一个小碗、一块小毛巾。看到这些,我们就知道母亲要给我们“收吓”了。

  母亲用小碗盛满米,用小毛巾盖好,用手抓紧,拿在手上。我们孩子则按照大小顺序站在母亲面前。她拿着小碗压在孩子的额头上,轻轻地磨来磨去,一边磨一边缓缓下移。在磨的过程中,米如果被压实了,母亲还要在碗里添米。

  她用碗沿着我们的身体,一直要磨到我们的脚尖。一边磨,口里还念念有词:“大惊吓,小惊吓,今天一起收。水井边、池塘边、小溪旁、高山上、大树下、大路旁、小路边……受到的惊吓,现在一律收拢在我米碗中,生米成熟饭,我娃大口吃下,来年不会再受惊吓。”

  念完,还要朝地上吐三口吐沫,然后母亲还要说类似这样的祝福的话:“我娃长命富贵,一养成人,长大后考上大学闯天下。”

  在外地打工,无法回家,真的很想念妈妈啊。

  一生最浓的年味邹政权杭州

  外婆生在1902年,一双小脚。但这位小脚老太太却生育了13个子女,当她在2005年3月仙逝的时候,连曾孙在一起,子孙比《水浒》的一百零八将还多出了两个。

  外婆一直住在四川老家的一个偏僻山村,这个山村即使现在交通发达了,离成都还是有近十个小时的车程。外婆在世时,不管在多远的子孙,过年的时候都会回家团聚在她的身边。

  外婆过年有一大绝招:年终总结。凡年满十二岁的,都要在她面前总结一年得失,外婆还会做独到的点评,这点评往往充满乡土幽默,让一大家子人笑开怀。

  年夜饭则是全鱼宴。外婆家的门外有一口大大的池塘,是舅舅们承包的,年三十那天会将鱼塘的水抽干,一家大小都会下池塘去捕鱼。

  2006年的春节,外婆已不在。我们都提不起回老家过年的劲头。在电话里,儿孙们无不唏嘘长叹。外婆,我们好想你。愿你在天国也一样快乐幸福!当年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徐碧云90岁杭州

  那还是上世纪50年代末,我带着5岁的儿子,去东阳南马老家过年。那是我公公家。那时人们很节俭,好东西平时都舍不得吃的,但过年的时候,家家都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孩子爷爷家条件在当地当时算好的,因为是做火腿生意的。我们回去过年,年三十拿出整条火腿来招待我们,都切成很大的一片片,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厨房好香啊。还有糯米酒,还杀了山羊,羊肉也是大块大块地放在盘子里,有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样子,东阳人骨子里还是很豪爽的。

  在东阳南马一带有这样一个风俗很有意思,就是在过年时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要称体重的。人站在一个大箩筐里,然后两个大人用扁担扛起来称,称好还要在一个本子上记下来。那时我儿子才5岁,他称了,觉得好玩,就站在箩筐里不肯下来,我硬把他抱下来的。

  我现在90岁了,很多同龄人都不在了。过年,会想起很多老家的人来。

  外婆的金鱼蛋饺庄丰石桐乡

  忘不了以前过年时做“金鱼蛋饺”的事。

  过年了,总要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1980年代那时候吃的东西远没有现在这样丰富,但大伙总能想出办法来准备一些精美的吃食。我外婆家每年都会做一种形似“金鱼”的蛋饺。

  有一年廿九那天傍晚,四舅教了我做金鱼蛋饺的“绝技”。先把猪肉剁成肉糜子,鸡蛋打碎搅匀,放在一边。再拿一把大铁汤勺放在煤球炉上,为了防止蛋皮粘在汤勺上,舅舅让我夹一块猪肥膘在勺子四周一抹,然后舀一小勺子蛋液放进大汤勺子,迅速地摇动勺子柄,让其均匀地摊开,一股热气升腾而起,一张蛋皮子就成了。然后再夹一小团肉糜放在蛋皮上,用筷子夹起一半蛋皮子盖在肉糜上,最后用筷子夹住蛋皮,往中间这么一用力,一条栩栩如生的“黄绣球”就做成了。开始,我还有点笨手笨脚的,不过十几条“金鱼”做下来,手法就熟练起来了,望着满满一大盘子的金鱼,心里真有成就感。

  又是春节,好想念外婆。

  爸爸做的红灯笼张东红杭州

  记得小时候在西安过年,最热闹的莫过于正月十五这一天了。

  在白天,父母亲所在的厂里一定会举办一些节目。记忆最深刻的是请厂周围各村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演出队来演出。穿红戴绿,画着夸张的眼眉和口红的他们或踩着高跷或扭着秧歌,一路吹吹打打,从厂外热闹到厂家属院。

  在晚上,小孩子们都要点灯笼。记得有一年,父亲给我做了一个硕大的红灯笼,我点着它走在家属院的马路上,在我身后陆续跟上了一串点着小灯笼的小朋友们。那一刻,我甭提多神气了。

  可现在每到正月十五,在杭州我所在的大关小区内,只看见我与女儿点着纸灯笼在晃荡。那时,怀旧的情怀常常充溢在心头。

  永远的北方饺子侯子琴55岁杭州人

  我父母是1958年从北京到杭州的,那时他们在首钢,算是支持浙江的工业建设来到杭钢。现在我们一家人已经在杭州48年了,但我们一直保持着北方人过年的习惯。

  很多人说起北方人过年,就笑我们过年就是吃饺子,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

  我们在腊八就要用醋浸大蒜了,到年三十时,浸泡过的大蒜,碧绿碧绿的很好看,也很好吃。会在二十九那天就揉面粉(北方叫“醒”着面),剁饺子馅,放上半天入味。年三十那天我们会做有北方风味的菜,红烧肘子,还有素丸子(这个是用面粉、萝卜丝、开洋、木耳等揉在一起炸的)……然后,我们要包饺子,会在饺子里放入几个五角的硬币,谁吃到谁福气好。今年是我先生吃到的,他蛮开心。我们吃饺子是在年三十的午夜吃的,常常是放完鞭炮就开始吃饺子。

  畚箕里的红包陈素霞71岁宁波人

  我说的是1950年辰光的过年。

  过年,孩子们最开心,主妇们最忙碌。

  在宁波,家家过年要做年糕,汤圆粉。年糕用梅、兰、竹、菊、龙凤呈祥的模具做出图案,或者做成元宝、小动物的模样。

  腊月廿三晚上,要祭灶,用红纸扎成纸马,炒好黄豆,摆好祭灶果,点上香蜡烛,送灶司菩萨上天。腊月廿四家家要掸尘,到了农历的二十七八就要做松花团子。年三十那天,家家要挂红灯笼,贴门神,在堂前挂朱熹的画像。在两张八仙桌摆放上全鸡全鱼、大块猪肉、年糕、团子、带根的生菜、豆芽,点好香蜡烛祭祖,然后才开始吃年夜饭。

  吃好年夜饭,大人要把红包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另外还要单独包一个红包放在畚箕里,称做“财源畚进”。年初一一早,孩子向长辈拜年,年初二做母亲的要带孩子向娘家人拜年。

  安顺的“跳花”洪雅月70岁萧山人

  我以前在杭州工作,后来去了沈阳,在那工作12年,然后又随丈夫去了贵州的安顺,在那里22年。

  说起过年,对安顺的“跳花”记忆特别深。

  每年春节,安顺当地的苗家要在初四、五、六找一个山头跳舞,在初七、八、九则换到附近的另一个山头继续跳。那时这两座山就在我们单位附近,所以当时我们也去山上看他们跳舞。

  “跳花”是青年男子绕着一棵树围成一圈跳,他们跳的时候身上背着一个“小棉被”似的背包,背包上有刺绣、银饰,从背包装饰的程度可以看出来这个人家境殷实的程度。男子跳舞的时候,女孩子则围在外面看,如果看到喜欢的男子,就把那个男人的背包拿过来,留一块手帕给他,过一会儿,这对情投意合的男女就会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谈恋爱去了。

  很淳朴的民俗,记忆里,他们吹的芦笙很动听。

  (见习记者吕宏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