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未来五年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覆盖申城更多好作品好设施惠及市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2日08:23 东方网-文汇报

  ■记者王磊报道

  上海“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上海将建立基本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在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之外,上海还将新建一批特色博物馆(纪念馆)和剧场;完成区县级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完成基本覆盖全市的社区文化活
动中心和一批社区信息苑建设,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0.18平方米。推进世博会文化场馆群、文化广场、上海图书馆二期(含少儿图书馆)等重大文化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加强城市雕塑建设。完善“一轴、两河、多圈、特色文化街区以及文化服务网点”的文化形态布局。

  本报讯故宫博物院宫廷珍宝展、柏林爱乐音乐会、《剧院魅影》……走进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上海的“文化地标”,观看各类表演和展览,已经成了不少市民的生活习惯。散布在上海城市中的各色剧院、影院、博物馆,成为辐射文化、娱乐休闲的闪闪繁星。而未来5年内上海将通过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建立起基本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届时,更多的好作品、好设施将更多地惠及市民,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需要。

  过去的5年,上海能够聆听世界一流交响乐团演奏的观众席位,从过去的1600个猛增至5600个;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00家;登记在册的电影放映单位超过300家,席位超过25万个;同时还有覆盖街道乡镇的多功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目前提供文化服务的机构和网点,已经有了明显的增长,市民也能越来越方便地享受到这些文化设施提供的不同层次的文化产品。不过,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在解读上海“十一五”规划纲要时谈到,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市将建成博物馆和纪念馆150个,是目前的1.5倍;建成社区文化中心200个,是目前的4倍。面向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和信息苑也将越来越多。全市人均(户籍人口)拥有公共文化的设施面积将从去年的0.11平方米,增至0.18平方米,增幅超过63%。

  上海将进一步完善“一轴、两河、多圈、特色文化街区以及文化服务网点”的文化形态布局。这里,“一轴”是以人民广场为轴心,东至浦东世纪广场,西至华山路戏剧大道的横贯中心城东西的文化轴线;“两河”表示根据黄浦江两岸现状,打造一批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品牌,把苏州河两岸规划为文化设施集聚的区域;“多圈”则是利用徐家汇、花木、江湾五角场、真如四个城市副中心的基础优势,打造城市副中心文化圈,同时依托临港新城、松江、嘉定安亭等新城对人口的吸纳,打造功能完善的新城文化圈;“特色文化街区”则包括外滩、福州路等11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街区。

  可以看出,“十一五”规划纲要不仅构建了城市文化的“金色殿堂”,也考虑了普通市民能经常享受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公共文化资源,在软硬件的配置上将更均衡、更密集、更接近市民。

  有了文化设施的“血管”保障,更需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不断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去年以来,上海在文化市场建设上,努力处理好“管理”与“搞活”的关系,文艺创作活跃,市场持续繁荣。上海继《贞观盛事》和话剧《商鞅》双双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后,在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上海昆剧团排演的新编历史剧《班昭》又榜上有名,成为首个入选的昆剧剧目。今年,上海将进一步加强文艺原创力的培育。上海城市舞蹈公司出品、广州战士杂技团演出的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和上海京剧院的《廉吏于成龙》,在成功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之后,正在进一步打磨提高之中。同时,发表原创作品为主的品牌刊物,制作艺术精湛、内涵丰富的影视、戏剧、音乐,也将成为上海的重点培育对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