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第十个世界湿地日:盲目垦滩造田湿地面积锐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3日09:52 南方都市报

  保护湿地,未来24年铸一剑

  相关规划编制完成,广东湿地保护面积届时将达90万公顷;《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即将出台

  2月2日,第十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减贫。

  仍沉浸在节日气氛中的珠三角地区的人们,似乎觉得湿地与自己身边的生活还太遥远,对湿地的认识也大多处于朦胧与清晰之间。其实,堪称国内湿地大省的广东,在其迈入21世纪的前后10年,围绕湿地,正悄然进行着一场毁与建的艰难涅槃。

  20世纪的最后10年,成片的近海红树林在广东迅速枯萎消失,中华白海豚、花鳗鲡、江豚、儒艮等珍稀物种急剧减少,这一切皆与湿地资源的大量被毁直接相关。2004年底的印尼大海啸,更是直接为人们重重敲响了一记警钟。

  于是,近年来,有了湛江、珠海、台山等地沿海红树林的重建与恢复,有了政府“南方二号行动”、“猎鹰行动”等对非法围垦湿地、乱征滥占红树林资源行为的集中打击行动,有了酝酿已久、亟待分娩的《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保护湿地行动,一切才刚刚开始。

  盲目垦滩造田 湿地面积锐减

  “广东湿地,特别是大面积的沿海滩涂湿地,大多常年生长着一些较低矮的红树林、芦苇、水莎草和水松等植物,不高也说不上茂密,有点稀拉”,2006年春节前一两天,广东省林业部门一相关负责人谨慎地形容着他眼里目前典型的广东湿地环境。

  据其介绍,正是这种貌不惊人的“长相”,使湿地环境多年以来,常常被人们误解成沿海荒滩,或被当作低价值土地盲目开发。尤其在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冲突时,更是理所当然地被填埋造地,或随便将之围垦为种养地,比如填滩造田、挖塘养鱼、种蕉种蔗乃至开发建设房地产等,导致省内湿地面积迅速减少。

  历史记载,广东台山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时,还有近海红树林面积61290亩,而最近的一项相关统计却表明,这一带的红树林面积已减少到5492亩,仅相当于其历史面积的1/11,并主要集中在台山镇海湾的出海口处。而这片红树林之所以能被侥幸保留下来,竟是因为台山和恩平两个相邻地区,在这一区域存在行政管辖权的争议,使其最终成为了“两不管”地段。

  同样,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沿海湿地,其原生湿地资源的破坏尤显突出。历史上,珠江广州黄埔出海口至狮子洋及伶仃洋沿岸,都分布着郁郁葱葱的连片天然红树林。但这一景观如今早已烟消云散,眼下仅在南沙坦头村残留着3公顷的一小片。而这片漫长红树林的消失,造成两岸水土大量流失,河道淤积日益严重,昔日水深可泊5000吨货轮的广州港,近年来,因航道不畅,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据2005年的广东湿地资源补充调查结果显示,对比上世纪50年代,广东现有湿地面积已减少近4万多公顷。其中,由于近30年来的不断围垦,广东原有红树林及宜林滩涂湿地已由近4.5万公顷,锐减至本世纪初的9084公顷,许多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已明显减少。红树林今天已成稀有保护之物。在目前全省已建成的湛江、深圳、珠海、茂名、江门、阳江等9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内,虽然保护面积已占到现有面积的90%,但其总面积已不足1万公顷。

  与红树林类似,省内一些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也不可避免地被围垦被侵占,位于粤西吴川的国内最大的天然香根草湿地,上世纪50年代时尚有6000多公顷,如今只剩下不到200公顷。惠州潼湖上世纪90年代还是省内最大的淡水湖泊,面积尚有1000多公顷,如今也已缩小一半多。

  五年资源清查 国内湿地大省

  一边是被经济发展挤占而大量消失的天然湿地,一边是人们日益觉醒的环保意识。“湿地并不就等于荒滩”,省林业部门介绍,为了遏制“自然之肾”湿地被盲目侵蚀的势头,相关部门决定对现有湿地资源进行一次彻底大清查。

  1996年至2001年期间,省林业部门负责主持全省湿地资源大清查,开始着手摸查广东省内整个湿地的分布、类型与保护现状。去年春天,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和华濒所等单位,还就省内湿地状况,再次进行了补充调查。

  经前后两次调查统计,目前全省现有湿地面积180.705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1%,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库塘湿地共5大类22种类型,是国内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其中,由于省内海岸线漫长,近海与海岸湿地占到全省湿地面积的一半多,成为广东湿地的一大显著特色,近海红树林沼泽面积更是全国最大。

  除了多种多样的湿地类型让人欣喜外,更让调查人员担忧的是,现有绝大多数湿地资源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或毁坏,比如过度围垦造成的滩涂和湖泊面积萎缩,比如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赤潮现象,以及湿地生物资源的剧减等。

  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广东沿海的渔业资源呈明显衰退趋势。目前,南海北部大陆架底层渔业资源密度,已不足原始资源密度的1/9,而北部湾海域的渔业资源密度,已不足原始资源密度的1/8。渔民的捕获物组成,也向小型、低龄和低值化转变。

  同时,一些依赖湿地生活的珍稀鸟类、水生动物等生物资源也数量锐减。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上世纪60年代尚有1000多条,但目前已不足500条;原先省内共有70多种珊瑚、30多种名贵鱼类,这些特有的湿地资源近年由于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资源急剧减少,一些种类已绝迹多年。

  复建工程起步 底子薄进展慢

  要恢复近海重要湿地生物,首先必须恢复与其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因此,恢复红树林成为政府部门当务之急。

  省林业部门粗粗算了一下账,仅对比1990年至今的10多年间广东沿海红树林的毁坏与恢复重建难度,“其难度系数相差何止10倍”。电白、茂名等地,原本按300元/亩的建设标准来恢复重建红树林,结果其实际投入却达到了2000多元/亩。

  专家介绍,因为适合春夏种植的红树林,一般生长于咸淡交界的滩涂上,退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又为海水所淹。所以一般栽种下去,极难成活,容易被海水卷走。于是,当地人为了复建红树林,不得不在海滩上起垄留土,大大增加了重建成本。

  “即使是五六月间下海种树,淤泥一直淹到腰深,冬冷夏热,请当地农民来种,也大都不太愿意”,省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对红树林的复建艰辛印象深刻,日前感慨道:“真是毁树容易种树难啊”。

  在原为澙湖区的茂名茂港地区,上世纪80年代还生长着大片茂密的红树林,但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人开始在滩涂上筑堤,阻断海水进入堤内,使堤内被圈占的红树林渐渐枯死稀疏。然后这一片区域再被陆续开挖成鱼塘,最后被村里以每亩5元的价格,承包给了几名外地老板用来养鱼虾。世代生活在海边小村里的村妇孩童们,再也没法到滩涂上赶海,捕捞小鱼小虾贴补生活了。

  2002年冬天,当省林业部门工作人员来到这一区域,就村民意见,达成在这一片区域拆除养殖场,重新恢复红树林生态时,村民们竟自发地燃起了鞭炮,欢迎工作人员进村。“一连三年,如今茂港区已基本复种上红树林,但其成活成林,还得10—20年时间”,省林业部门称。

  在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001年,省林业部门积极争取到了荷兰政府无偿援助300万美元,在湛江实施“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海岸保护项目”。4年来,在成功引进无瓣海桑、海桑等速生树种后,湛江沿海地区目前已恢复营造了960公顷红树林。全省则共恢复种植了3800公顷红树林。

  在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湿地保护专项经费的情形下,1999年—2005年间,广东曾拟在粤东、粤西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14个市38个县(区),计划投资1亿元,营造红树林2万公顷。眼前这一计划进展缓慢。“要想省内近海湿地基本恢复原先3到4万亩的面貌,至少要到本世纪中叶以后”,省林业部门相关人士预计。

  湿地条例胎动 四分广东湿地

  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梁国昭研究员在谈及防御海啸时,曾讲到,广东等沿海地区除要加强防波堤建设外,最重要的就是恢复沿海红树林生态,使其发挥天然海岸卫士的作用,并同时打击破坏红树林及其他湿地资源的非法行为。

  但长期以来,如何遏制近海湿地以及内陆湖泊沼泽等湿地资源被大肆侵占,显然是林业部门一直头痛的一大难题。“宣传湿地保护和投入红树林复建,都可以由林业部门来主导推进,但管理和处罚相关破坏行为,却牵涉众多部门,比较难管”,省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行为方面,政府部门还相当被动。

  “因为湿地,尤其是近海滩涂,涉及到林业、水利、海洋、国土、农业、环保等多个部门,而且各部门所依据的相关法规并不一致,难免在实际执法中彼此法规撞车”,省林业厅一负责人讲,一次,林业部门在某地对一处擅自毁掉红树林、改做养殖场的行为进行处罚时,就发现该养殖场其实已拿到了渔业部门批准的合法经营权。

  为避免这种多头管理情形,2005年3月,省林业部门提出建立全省湿地联席会议制度,并拟定半年召开一次,就湿地管理与保护方面的议题集中办理。该提议得到省政府的批准,并制定出台了相关细则,但由于其找不到相关法规支持,至今还没有如期召开。

  与此同时,寻求湿地保护的各种努力也一直在进行中。对湿地环境始终保持1高度关注的省人大、政协委员,近年来更是频频提出建珠江口湿地保护圈、恢复近海红树林等各种湿地的建议、议案。经统计,从2002年起,省人大、政协有关湿地保护的提案、建议,达10多件。

  2005年,省人大常委会还将《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列入了本年度立法计划。同年11月底,该条例草案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获得一审通过。目前,正进入地方立法的二审程序。有关人士预测,其出台已是指日可待。

  “从省内湿地资源大清查,到推动湿地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到湿地条例的酝酿及广东湿地的保护与重建,一切才刚刚开始”,省林业部门一负责人表示,尽管湿地保护底子较薄,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近期的印尼海啸、美国新奥尔良灾难,以及历史上仅汕头地区,就曾两次遭受特大风暴海潮袭击,造成万人死亡、几十万人流离失所……

  如今,为保护湿地这一自然生态屏障,新编制完成的《广东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6—2030年)》透露,未来24年内,全省将分三个阶段,建设各类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20多个,保护面积达到90万公顷,全省红树林恢复至3.7万公顷等。并根据省内湿地类型分布特点、行政区划等,划分为粤西沿海湿地区、珠江三角洲沿海湿地区、粤东湿地区和珠江流域湿地区四大片来保护建设。

  目前,以黑脸琵鹭、卷羽鹈鶘等珍稀鸟类聚群闻名的海丰公平大湖自然保护区,正在进行国际重要湿地项目申报。省林业部门称,若申报成功,它将成为继惠东海龟湾、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外的又一省内国际重要湿地。

  小资料 湿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

  从地理分布上来看,湿地也大多分布于陆海交界地带、或者江河入海口以及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平原,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等方面,默默发挥着巨大的生态作用。因此湿地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多年来,全球湿地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遭到破坏。因此,保护湿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世界湿地日

  为了保护湿地,10多个国家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重要的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这个公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全球各国政府间的共同合作,以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禽和它赖以生存的环境。

  1996年10月,《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可以采取大大小小的行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

  中国于1992年1月加入《湿地公约》。 文/本报记者 杨晓红 实习生 杨婷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