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政府节约当从会议入手 铺张浪费常假会议之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4日07:30 新华网

  自2005年开始,政府倡导开展一场自上而下的“全民节约行动”。 在一些部门年底前后召开的年终总结和新年工作部署会议上,许多单位都将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写入了总结报告和工作要点,“节俭”精神字字可鉴。

  然而,记者近期在参加这样的一些会议时却发现,不少会议仍是浪费故我、奢华依旧。政府文件里透出的节俭“清风”一瞬间被大功率空调送来的“铺张风”吹散,令人昏然。

  冬天食冰消热 白昼点灯开会

  会议场馆越来越豪华正值隆冬的东北,数九寒天,室外冰天雪地,泼杯水转眼就成冰块。但一些政府部门的会议室里却炎热如夏,需要靠吃雪糕来降温解热。前不久,在沈阳市召开一个党政部门会议时,与会人员就体验到了冬日食冰消热的感觉。一位与会人员告诉记者,大家穿的都是毛衣、毛裤、羽绒服,室温其实根本用不着太高;“空调加上暖气,热得还要吃雪糕,真是有点浪费了。”

  记者还参加过辽宁省某部门的一次年终工作总结会,会议地点竟是一家五星级酒店,而且与会人员每人住一个标准间。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会期两天,与会人员100多位,标准间的收费标准约400元钱,算下来仅住宿费就要8万多元;如果加上会议场地使用、用餐等各种费用,将超过10万元。

  会议室要大的,夏天冷气要足,冬天室内要热,会前会后车接车送,好吃好喝招待,临走礼品备齐,……类似的会议浪费现象不一而足,并且当前已经十分普遍。记者在参加许多会议时还发现,明明窗外艳阳高照,会场却要拉上厚厚的窗帘,室内则是灯火通明。

  为什么会议变成浪费的盛宴?

  会议是政府部门传达和贯彻政令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传统方式。然而,会议多和举办会议铺张浪费,已和公款吃喝、公车浪费一起,被公众称为建设节约型政府的三大顽症。据记者调查,在会议浪费的背后,还有着许多令人忧心的玄机:

  首先,以会议贯彻会议导致会议过多、过滥。记者曾与一批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朋友探讨“会生会”的弊端,这些朋友说,中央的许多精神其实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而真正落实的主体则是在县乡两级。但省市要表示对中央精神的重视,就得再开一次会议,除了起到“传声筒”的作用,无非是在中央文件的基础上再加些压,如把“重要”强调为“非常重要”,把“加强”改成“重点强化”,但实际上只是在浪费人力物力。

  第二,监管不严导致会议浪费。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预算体系日趋完善,当年的预算必须花完,否则会成为预算执行上的问题。因此,一些政府部门到了年终,看到账上还有剩余资金,又不能分给大家,便拿出来大开“神仙会”,由此导致出现“突击办会”、“为了花钱而开会”的怪现象。

  ——管理粗放,因会议“不拘小节”而浪费。有的机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时举办会议并不是故意要铺张浪费,而是没有意识到,或虽然意识到但却已经习以为常,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因为没有人认真进行监督。例如会场白天拉上窗帘开灯、会议材料用纸浪费,这些都是会议的通病,但却很少有人去问去管。

  ——会议畸变为“形象工程”。近年来,一些地方热衷于“造”会,使各种国际研讨会、高峰会多如牛毛;一个个会议动辄就冠以“国际”二字,并且不惜重金请来“走穴”的知名学者和教授,层次节节攀升,标准越来越高。这些会议的档次和规模往往与领导的“面子”结合在一起;当会议成为作秀的时候,浪费自然也就在所难免了。

  第三,迎合领导开“盛会”。国家

审计署披露的国家电力公司3天会议花费304万元巨资,无疑是奢华腐败之风助长会议浪费的最典型的案例。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开会像过年,酒肉都齐全。”“开会开会,一开就醉。”“一天会议两天玩,四天五天是参观,六天七天算中转,八天九天把家还,回来还得歇一天,凑足十
天花
万元。”

  会场是检验政府部门是否厉行节约的考场

  有些政府部门通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节省时间和会议经费。会议浪费,小至一杯水、几度电,大至总统套房,都是对政府部门是否在真正建设

节约型社会的拷问。辽宁省委党校的一位老教授认为,作为节约型社会的倡导者,政府部门更应该开动脑筋,从政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入手,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他说,“一厘钱精神”对于我们这个尚有大量贫困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愈发需要。“政府厉行节约,不如就从开会做起。”

  另一方面,举办会议时只要在“省”字上下功夫,可以在许多方面做到节能降耗。记者去年盛夏在沈阳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时,便感到耳目一新:会场不在室内,而是在一块露天草坪上。大树环抱形成的凉荫让人感到十分惬意,不需要在室内点灯燃油,也不需要打开冷气;会议材料仅有几页且是双面印刷;会务人员也没有向与会者发放矿泉水——如果谁口渴,在草坪的一侧便设有茶台,喝多少倒多少。一位同行给这种节能又简朴的会议起了一个名字——“绿色会议”。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肖兴志教授认为,替电视电话会议、“绿色会议”叫好,并不是要机械地推而广之,但其中折射出的节约意识确实发人深思。肖兴志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对待浪费行为不仅要给予道德上的声讨,更要健全规范的制度,鼓励节能降耗。

  春节后又将是各种会议密集召开的时候了。如此种类繁多的会议,正是检验政府部门厉行节约的考场。正如那位老教授所言,建设节约型社会,党政机关应以身作则,为此不妨就从眼前的会议节约做起。(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