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峡工程科技创新概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4日08:07 荆楚网-湖北日报
三峡工程科技创新概述

三峡大坝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鲜于小明 通讯员 杨慎勤)在世界第三大河流上构筑世界第一大坝,炎黄子孙的千秋伟业让世界瞩目三峡。“工程规模亘古未有,技术难题世所罕见,中国人行吗?”曾经有人担忧,有人怀疑,甚至有人预言三峡工程建设将止于关键技术难题。

  如今,巍峨大坝巨龙卧波,三峡建设者以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胆略和智慧,取得
了世人瞩目的科技成果:1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成果奖,20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累计创造和使用各类专利技术700余项,其中100多项技术成果为三峡首创,突破了世界水电工程建设中未能解决的一系列难题。“因为世界第一,所以三峡的许多难题全世界都没有现成答案。”三峡工程技术委员会负责人总结说:“自主创新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是三峡工程的灵魂和基础。”

  春节前夕,走在壮观的大坝坝顶,葛洲坝集团三峡指挥部负责人对当年大江截流中科技创新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仍记忆犹新。当时,截流最大水深60米,最大流量每秒11600立方米,超过了美国达勒斯工程和巴西伊泰普工程,加之河床厚达20米的淤砂层影响截流围堰的基础稳定,被我国水电泰斗张光斗先生称为“三峡成败的关键,世界最艰巨的水电工程”。为此,全国最权威的截流专家会聚于此,经过反复计算和试验,形成了“预平抛垫底,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跟进”的创新施工方案。该方案在世界截流施工中首次将GPS全球定位仪、无棱镜反射全站仪等先进技术用于引导截流抛投,施工程序清晰明了,技术保障措施完善,成就了大江截流这一惊世壮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今踏访十里工区,从工程设计、施工到建设管理,人们到处可以领略到科技创新的威力与神奇。

  大坝左岸,正在繁忙迎送春运船舶的五级船闸,当年是一群坚硬的花岗岩山峰。在这样的地方开挖深达百米的峡谷,要面对高边坡直立墙开挖、薄壁衬砌墙浇筑等众多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武警水电部队官兵与专家反复试验上千次,成功探索出光面爆破、预裂爆破、微差爆破等爆破新技术,并在薄壁混凝土单侧滑框倒模施工工艺及设备、铜止水平面接头成型装置等领域取得4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官兵们依托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成功劈开18座花岗岩山头,浇出与设计误差不到1‰的混凝土薄壁衬砌墙,将世界最大的船闸人字闸门精确安装就位,确保工程按期竣工并节约资金500多万元。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三峡成为我国水电工程及相关行业科技工作者联合攻关和大显身手的舞台。全国先后有200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参与工程勘探、设计、施工和新设备、新材料等方面的科技攻关,数以万计的泥沙、航运、水文、地质、水工、施工、建材、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生态环境等学科和专业的科技人员投身相关实验和研究工作,仅近2年取得的各类研究成果就有2000多项。在工程建设中,还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陆佑楣、张超然等一批水电科技创新的杰出人才,为全国各大水电工程培养、输送了数百名年轻有为的技术和管理专家。

  入夜的三峡工地,施工单位开办的几所职工夜校的灯光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学习和创新不再是领导和技术人员的“专利”,而是广大职工的共同追求。正是广大建设者的自觉参与和良好的创新氛围,构成了三峡工程不断创新和前进的坚实基础。施工10多年来,每年都有新技术、新工艺、新专利等创新成果诞生,连续刷新了年混凝土浇筑量、年安装投产机组总容量、年机组有效利用率等多项世界纪录,被国家三峡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组评价为“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同时,三峡工地还成为国际水电技术的研讨基地和许多国家参观、学习的样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