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寻求突破提高质量 广州在转型中构建现代化大都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4日10:48 桂龙新闻网

  “六脉通海,青山入城”,是古人对羊城的描述。

  “山水之都,美在花城”,是今人对广州的赞美。

  有着2200年历史的广州,刚刚进行了又一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老城的几个区重组合并,东部的萝岗、南部的南沙成为新的行政区划。

  新环城高架、快速干线、科学城、大学城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相继建成,珠江新城、国际空港正在崛起,一个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框架渐露雏形……

  面对“十一五”新起点,广州要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将古老的羊城建成一个既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大都市。

  在更高的平台上寻求突破

  在改革开放20多年里,广州一直是座引人注目的城市。

  近年来,广州更是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跨越。自1997年以来,广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5%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发展,成就了广州作为“珠三角”地区“领头羊”的地位。

  但广州人时常有一种紧迫感。

  历史上的广州是一个以贸易和商业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狭小的老市区对应的小手工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远不能适应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需求,这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和支撑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环顾四周新兴城市的崛起兴盛,北望“长三角”众城的生机活力,广州的决策者在深思:引领风骚20多年,广州该如何寻找新的支点,才能将这种势头保持下去?

  凭借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一流的产业发展水平、一流的科学教育水准、一流的城市配套功能,塑造一流的市民素质,把广州建设成为“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让未来的辉煌续写过去的光荣。

  这样的认识,让广州开始了脱胎换骨的转变。新环城高架、快速干线、新白云机场、国际会展中心、科学城、大学城……借着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在此召开的机遇,向着现代化大都市目标,古老的羊城开始增添“国际性”、“现代化”的内涵。

  城市转型的背后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面临着发展资源、能源的制约,广州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链条长、技术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汽车、机电、钢铁等“工业航母”扬帆出海。

  与此相应的是,广州人的眼界更宽了,心气更高了。“尽管这些年广州的增长速度很快,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但还是觉得有不足,关键是要继续推进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广州市经贸委一位负责同志如是说。

  不满足于只是华南地区装备制造工业中心,广州在产业布局上延展出新的一着: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华南地区科教中心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力推动产业发展由工艺性产业链条集聚向价值性产业链条集聚的转变。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说:“广州不能甘心只做打工者,而要通过自主创新走向产业高端,掌握财富源头。”

  把广州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给广州的定位,让广州的建设者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谋求城市的飞跃。

  在转型的“拐点”上走向世界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广州听到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脚步声。

  机遇和挑战同时摆在广州人面前。广州决意改变过去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垂直分工产业链末端的态势,立志在国际产业横向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抓住这个机遇,近年来广州多项重点工程接踵上马,质量和规模令世人刮目相看。全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白云国际机场、全国四大客运中心之一的广州铁路新客站、广州南沙港区、轨道交通系统、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在大大增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承载力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广州的创业发展环境。

  未来几年,广州每年都将投入200多亿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包括新机场二期工程、新火车站工程、多条地铁线等在内的大项目将纷纷动工,由此带动,广州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广州还在全国大城市率先以“概念规划”的理念制定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把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用地、交通和生态三大关键内容确定下来,同时为后人留足发展空间。新规划了的“大广州”山水城田海,分工明确,定位清楚,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大都市,呼之欲出。

  在发展的轨道上提高质量

  对于广州,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仍然是中心工作,但如何发展,广州市决策层已形成共识:“不仅要看发展的数量,更要看发展的质量”。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广州把中心城区定位于“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商业、金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核心区域,并以此引领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城区的魅力是其强大的服务功能。老广州的商业服务业对应的是传统工业,提供的多是购物中心、餐馆、旅社之类的服务。今天广州人心目中的“服务业”另有新意:随着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兴起,资金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海内外经济机构成为中心城区的重要服务对象。它需要的是金融、信息、会展、物流、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同时又理当保留千年古城的文化韵味。

  如今,珠江北岸正在崛起一座“珠江新城”。到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召开时,它将是高标准的广州中央商务区,许多大银行、大机构、大型文化设施将集聚于此,积攒着广州中心城区的辐射力。

  在全面进步中追求和谐

  广州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纷纷选择广州定居,广州成为国内最富包容性的现代化大都市之一。

  人们之所以愿意来到广州,是这里既适宜工作,又适宜生活。广州市长张广宁说,“两个适宜”要求广州的经济更具活力,社会更加稳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一句话,就是需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广州坚持每年从市财政拿出40亿元建设地铁,到2010年广州地铁线路将达到9条,形成250公里总长的地下轨道交通网络。当今世界,目前还只有巴黎、伦敦、莫斯科、纽约、东京和香港等几座城市的地铁长度超过200公里。

  “我们要竭尽全力保证人们能共享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广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庄严承诺。

  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和谐广州”的序幕已经拉开。

  今日广州,雅俗共赏的艺术推陈出新,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金钟奖、金狮奖、金花奖、新年双语晚会、“声响亚洲”文化节……广州每年举办的国家级、国际级艺术盛会接连不断。

  对于发展高等教育,广东省更是寄厚望于广州。2004年9月,仅用19个月时间,一座崭新的大学城就在小谷围岛崛起了。

  为打造“适宜居住的城市”,近年来广州累计投入500多亿元综合整治环境,人均绿化面积大幅提高,老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超过70%,全国首家大型饮用净水厂———广州南州水厂的净水水质达到欧洲标准。

  在城市文明的辐射带动下,离广州中心区最远的郊县———从化农民也分享到广州大发展的丰硕成果。一个个经济繁荣、生活方便的“中心镇”,日益成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一体化结合点。

  新的征途正在起步,广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演绎着发展模式的转变。

  来源:新华网选稿:苏熹作者:人民日报 韩建清 罗艾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