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造太阳”横空出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4日13:57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我国近日率先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装置,预计七八月份正式运行

  本报讯据《成都商报》报道:近日,中国科学家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实验装置(见图),模拟太阳产生能量。

  该装置从内到外一共有五层部件构成,最内层的环行磁容器像一个巨大的游泳圈,
进入实验状态后,“游泳圈”内部将达到上亿度的高温,这也正是模拟太阳核聚变反应的关键部位。

  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EAST穴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雪建设项目总负责人万元熙解释说,在高压高温下面,太阳从里面到表面都在发生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能量。但是太阳上的聚变反应是不可控的,为了让这种能量释放过程变成一个稳定、持续并且可控制的过程,EAST正是起着这一转化作用,通过磁力线的作用,氢的同位素等离子体被约束在这个“游泳圈”中运行,发生高密度的碰撞,也就是聚变反应。从1升海水中提取的氢的同位素,实现完全的聚变反应,放出来的能量等同于燃烧300公升的汽油所获得的能量。

  万元熙说,制造一个装置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可以得到无穷尽的清洁能源,就相当于人类为自己制造一个或数个小太阳,源源不断从核聚变中得到能量。EAST工程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工程,工程总投资近3亿元,在进行调试工作后,预计今年七八月份正式运行,进行放电试验。

  “人造太阳”

  改变世界能源格局

  根据“可控热核聚变”原理研发的“人造太阳”将带来人类能源供应格局的根本性变革。一旦这一成果投入商业运行,将彻底变革世界能源供应格局。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于1994年底在合肥建成中国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HT-7装置,在该装置的基础上,研究所研制了“EAST”实验装置,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实验装置。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赵忠贤表示,核聚变是人类未来获取能源的理想方式。从长远来看,核能将是继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的主要能源,人类将从“化石燃料”阶段走向“核能时代”,50年或更长时间后有可能实现核聚变发电或供氢,但将以何种形式实现,目前还不能确定。穴新华社雪

  “EAST计划”进程揭密

  ●2005年4月27日EAST的“心脏”搭建成功2005年4月27日熏EAST总装完成了难度最大的工作--三环套装。三环从里到外的顺序为真空室、内冷屏和纵场磁体,是整个装置的内三层。●2006年1月10日EAST装置外杜瓦安装成功2006年1月10日,EAST外杜瓦安装成功,这标志着EAST总装第一阶段的全面竣工,为EAST降温通电实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日密闭最后窗口抽取真空

  据央视2月2日报道熏近日熏在“人造太阳”将密闭最后一个窗口熏并与巨大的真空抽取装置紧密结合在一起前熏央视记者“借着最后机会”一睹EAST装置内部“尊容”熏并形容其核心部位像一个“游泳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