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牛杜农民冬闲创收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02:54 山西日报

  季入冬闲,临猗县牛杜工贸区农民在粮棉秸秆加工增值上捕商机、下功夫,用过去的废柴禾,赚回大把银钱。

  粉碎棉柴秆日赚600元

  这是下庄村青年张文虎率先干出的新奇事。

  去年11月初,张文虎听说盐湖区纸业有限公司新上了棉柴造纸项目,想到村里及周边村连片近10万亩棉柴资源,专程考察后,决定投资搞加工。他在村外租地10亩建场,聘用张念农等6人做搭手。棉农看到堆在地里焚烧的废棉柴每公斤能卖3分钱,每亩增收30多元,争相拉运出售。今年1月8日,张文虎采购回的河北9F—56型秸秆粉碎机及30KW电机组装投产,时加工量达1吨,每天生产10小时以上。在机声隆隆的工场旁,问及加工效益,村党支书张银庆说:“货送到厂,每吨180元,除去各项费用,纯收入60元。机子转一天,净赚600元!”

  购销玉米芯每车赚20元

  姚村5组任敏学夫妻靠一辆三轮农用车购销玉米芯,每天赚到60多元,让村民羡慕不已。

  去年10月中旬,任敏学看到夏县许多农用车来村收购脱过粒的玉米芯,为夏县一新兴化工厂做原料,每公斤0.2元。下乡收购1车赚20多元,效益可观。于是,他就在村外公路旁租用了一处房子,清出场地,挂牌收购玉米芯,每车10元左右。粮农闻讯,纷纷驾车出售。任敏学让妻子守摊收购,自己驾一辆农用车往返夏县交售,起早贪黑,日送3车。截至1月18日停业,夫妻俩购销收入5000多元,同时帮玉米种植户增收3500多元。

  棉籽皮种菇创收百万元

  王景村地处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多,加工过后的下脚料棉籽皮也多。过去不是倒掉、烧掉,就是喂了牲口。4组村民陈建民去年9月用0.6万公斤棉籽皮种了0.3亩一棚小平菇,11月初开产,今年1月20日销菇收入已达7800多元,延伸到3月底,至少挣到1.4万元。每公斤棉籽皮产1.5公斤小平菇,按时价每公斤2.4元批发,纯赚2元。如此市情,促使每公斤棉籽皮的身价,由0.1元涨到了0.34元。

  用棉籽皮种菇,是王景村新兴的一个冬季创收项目。2000年8月,刘小业等3户棉农,参加培训后,每户用0.6万公斤棉籽皮种出小平菇赚了1.2万元。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种菇户连年递增,现在已发展到83户86棚,棉籽用量达47万公斤,产菇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

  穆刘法(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