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反哺“三农”活力迸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06:1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消弭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上的鸿沟。

  在免除农业税的同时,我省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反哺”春风入田园,农村建设万象新。生产生活环境逐渐与城市“接轨”,田野活力迸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融入文明富裕的现代生活。

  乡村经济夯基石

  金寨县桃岭乡关山村,一条平滑的沥青公路穿过崇山峻岭。路旁,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

  关山村过去没有公路,板栗、蚕桑、茶叶等农产品虽然离县城农贸市场不到10公里,但价格却低许多。路通一年多时间,村里400多户人家有一半以上已盖或正在盖楼房,80%%的人家里买了摩托车。整个“十五”期间,全省新增农村公路达2.6万公里。

  农村“用电难”也正在成为历史。2004年4月1日,我省全面实行城乡生活用电同网同价,截至目前,同价覆盖面已超过95%%,每年直接减少全省农民电费支出约7亿元。这一难题之所以能够化解,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三农服务的农村小水电建设迅猛发展,仅“十五”前4年,全省累计投产农村水电装机14.72万千瓦,占之前50年投产装机总量的55%%。

  目前,长江干堤加固全面完成,一大批治淮项目也将锁住淮河“蛟龙”。退耕还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让农业加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五年间,全省“植绿”近1000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平方公里,增加工程节水灌溉面积80万亩。

  城乡生活一体化

  落后的生活设施,恶劣的自然条件,让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与“现代化”绝缘,贫困和愚昧因此世代镌刻在农民脸上。“十五”期间,我省加快改造农村基本生活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城乡生活加快趋于一体化,一股新生活的春流涌入千村万落。192万农村人口彻底告别“饮水难”,新增农村户用沼气15万户,农村电网改造后,农村每百户农民拥有彩色电视机数量超过40台。

  农村“购物难”正在逐步缓解。我省加快建设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实施中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从今年起3年内,建设3000家左右乡级连锁超市,5000家左右村级便利店,覆盖全省1739个乡镇和20%%左右的行政村,此外全省还将大力推进农资连锁经营,新建30个标准化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改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此外,千万条客运班线,正延伸至深山、田圩、旷野。目前我省农村客运线路2064条,乡镇和行政村通达率分别达99%%和81%%,农民出行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公用事业解农忧

  “十五”期间,我省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中小学严格实行“一费制”,把农民沉重的教育负担坚决降下来。让农村孩子告别学校的“危房”。截至到去年底,全省投入资金32.2亿元,改造危房560万平方米,新建校舍772万平方米;“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基础教育的加强,让广袤农村升腾起新的希望。

  含山县环峰镇关帝村冯道翠不久前被确诊为心脏病,沉重的医疗负担让全家人生活压力陡增。日前,含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将1.6万元医疗费用补助款送到他家,冯道翠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目前,我省已有16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民一人一年只要10元左右,就能看病“报销”,大大缓解农户“就医难”。仅巢湖一地,去年就先后有47341人次患病群众得到救助、资助,金额达192.5万元。

  此外,我省开始试行“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筹资的新型养老保险,马鞍山等地将低保网向农村覆盖,“十一五”我省还要将农村五保对象人数提高10%%……安徽农村,正朝着“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的美好前景阔步前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