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党员温暖送万家农民开心过大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11:00 北京日报

  大年初一,房山区阎村镇小紫草坞村的村民收到了一份全村党员送来的新年礼———“便民名片”。卡片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党员便民服务的项目:修理电器、义务巡逻、磨刀磨剪、开车服务……村民们高兴地说:“咱村有了一支党员义务服务队,有啥困难不用愁啦。”春节期间,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多种渠道为群众办实事、解忧困,保证农民群众欢欢喜喜过大年,推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党员到困难群众家中过年

  除夕一早,一辆运煤车停到了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桑峪村村民李兰家门口,村党支部书记韩军带着几名党员,把卸下的煤整整齐齐码放在李兰家的小院里。今年,桑峪村的小煤窑关闭以后,不少村民家里断了煤,村里的党员出资5万余元垫付购煤款,为村民们解决了燃“煤”之急。节日期间,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为身边群众送温暖、送服务,保证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温暖喜庆的春节。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延庆镇米家堡村的村委会大院里就支起大锅,烧开了水。党员干部一起和面、剁馅,为村里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包饺子。早晨七点多,村支部书记杨进林和村主任田银柱端上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了王海株和张永森家。节日期间,村里的29名党员还当上了义务巡逻员,负责村里的安全保卫和卫生工作。

  通州区县镇草厂村韩方林是位孤寡老人,在今年的春节,他一点也不孤单,村党支部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村里党员轮流上门,做家务,办年货,陪他聊天解闷。全村5户困难家庭,都过了一个欢乐喜庆年。

  昌平区流村镇开展了“党员心连心,一对一结对子”主题活动,全镇445名党员和困难家庭结对子、共度春节。节前好几天,贺长启、贺秀兰两名党员就忙碌在帮扶对象李玉海家,贴窗花、备年货,除夕夜,他们又和李大爷一起做年夜饭、包饺子。

  密云县委、县政府向各级党支部和党员发出了号召:党员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开展一项公益活动。号召发出后,每一名党员都参与进来,截至目前,已累计走访困难户2008户,捐款27万余元,捐赠衣物1万件。

  村支书帮农民定致富项目

  春节这几天,顺义区杨镇李辛庄村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文化活动中心了。尤其是图书室,借书的、还书的、看书的村民络绎不绝,连放寒假的孩子们也被吸引过来了。装修一新的文化活动中心是李辛庄村村民们收到的最好的新年大礼,村委会院内闲置的房屋重新规划利用,建成了70多平方米的图书室和村民活动室。图书室收藏了医疗保健、农业知识、文学等内容的1200多册图书,村民活动室也配备了棋牌桌、电视机、电风扇、沙发等设施。村民张亚玲说:“村党支部为我们送来一个文化年。”

  和李辛庄村的村民一样,平谷区王辛庄镇太平庄村的乡亲们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拜年礼:村支书李强送来的致富礼———今年要让家家户户有致富项目,把太平庄变成草莓村。村里已经和市农科院专家签订协议,引进先进品种,今年要帮全村340户每户建一个草莓温室。

  怀柔区汤河口镇小梁前村的18户西洋参种植户春节期间收到的是党支部送来的科技礼。大年初一,“种参状元”彭明福早早走出家门直奔村民金贵成家的参棚,老金正急着向他请教西洋参冬季管理技术。“冬季为参娃盖‘被’不能太厚,这样不利于参娃呼吸……”离开金贵成家,彭明福又赶往其他几户西洋参种植户家中。春节期间,怀柔区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办实事活动,全力解决百姓生产、生活难题。小梁前村党支部为全村每个养参户建立了种植档案,提前做好了节日期间的技术辅导安排。

  城里党员服务送下乡

  “大家注意了,专家上午九点到村里讲课,请大家到农民俱乐部来听课……”正月初七一大早,大兴区榆垡镇西黄垡村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区种植服务中心西甜瓜专家刘国栋和蔬菜专家刘彦全又来村里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了。“我得赶紧去听一听,一会儿还得请专家到我家大棚去看看呢”,村民曹德梅拿起笔记本就往俱乐部赶,刚到俱乐部,有四五十人已经坐好了。春节期间,正是西甜瓜重要的育苗阶段,这个节日,区种植服务中心的专家们几乎没休息,只要种植户一个电话,他们立即来到地头。

  春节期间,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都动员起来,把科技、文化、服务送下乡,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腊月二十九,丰台水务局的党员干部来到卢沟桥乡张仪村,为村里验收自来水管网。为保证节日期间村民的吃、用水,丰台区水务局成立了三个应急抢险分队,启动了春节供水保障预案,并建立了昼夜值班制度,保障农村地区供水安全。

  正月初五下午,室外寒风呼啸,大兴区黄村镇西庄村的礼堂内却热闹非凡,500多个座位的礼堂座无虚席,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全村老少正兴致勃勃地观看市评剧院的演出。70岁的村民武连峰高兴地说:“这么多年来头一回在村里看戏,既要感谢党支部为我们办了件好事,也要感谢城里来的演员们,不辞辛苦,把这么好的戏送到了咱家门口。”本报记者记者站记者

  实习编辑:刘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