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人文荟萃代有奇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12:08 《人物》杂志 | |||||||||
东林书院 钱钟书故居 博古故居 张闻天故居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从遥远的关中平原来到秀丽的江南,定居在无锡梅里(今梅村),号称勾吴。他带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农耕蚕桑,促进南北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独特的吴文化。这里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千年古寺惠山寺,有长期独领江南乃至全国文化教育之风骚的东林书院。钟灵毓秀的山水和古老昌盛的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锦心绣口的杰出人物,正所谓:人文荟萃,代有奇才。
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东林书院是一座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明清风格的江南园林建筑,门牌号为解放东路867号。进入古朴典雅的正大门,迎面便是书院标志性建筑石牌坊,坊额上“东林旧迹”、“后学津梁”八个字,令人追忆起书院高标独立的学术教育地位。沿着素静的青砖甬道向前,依次为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等重要建筑。透过这些灰暗斑驳的砖砌老屋,昔日的繁华依稀可辨。书院创建于北宋时期,当时的著名学者杨时长期在此授徒讲学。元代一度倾废为寺院。明万历年间,革职里居的顾宪成与好友高攀龙等倡议重修,并相继主持讲学,成为江南传播理学、发扬实学的重要场所。薪火相传,其学术教育传统绵延数百年,培养了众多俊采星驰的名人贤士。 顾宪成,世称东林先生,出生于无锡郊区一个勤劳耿直的书香世家。他31岁进士及第,官至户部主事、吏部郎中。面对明末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立志革新朝政,挽救风雨飘摇的王朝政权。当时,位高权重的首辅张居正病重,满朝文武都凑钱为其在东岳泰山祈祷,只有顾宪成不肯趋时附势,有人怕得罪首辅,替他署上名字,他飞马追赶,亲手抹去署名。不阿权贵、敢言直谏的秉性,注定其仕途生涯曲折坎坷。他为官清廉,曾被推举为天下推官第一,仅仅过了两年,就得罪权贵,革职为民。不愿悠闲逸居的他,在家乡开课讲学,旨在为国家培养人才,扶持正论。不久,同乡高攀龙也弃官回籍。他比顾宪成年少12岁,自称受顾氏影响,才立志研究学问。在五里湖畔筑屋隐居,终日读书为乐。 万历三十二年(1604),东林书院正式落成。顾宪成亲自为书院讲会议定宗旨、院规和会约仪式,还亲书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悬挂在院内,联云: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诚如这副对联所表述的,东林书院把读书讲学与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臧否人物。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活动颇受有识之士的欢迎,许多怀才不遇的士大夫闻风响应,人数之多,竟使书院学舍接纳不下。部分在朝官员也遥相应和,一时东林名声大振。由学术派别和舆论中心,逐步扩大和形成为要求改良社会的政治派别,时称“东林党”。 顾宪成病逝后,高攀龙接任书院主讲。东林人士在反对矿监税使掠夺民财之争中,与阉党势力水火不容。高攀龙等不顾安危,连续上奏弹劾魏忠贤及其爪牙的恶行。魏忠贤假传圣旨,大兴冤狱,残酷迫害东林党人。编造309人黑名单,榜示全国,生者削职为民,死者追夺官诰。天启六年(1626),阉党再兴冤狱,向罢官回籍的党人举起了屠刀,大批缇骑四出捕人。高攀龙预感自身难免,便在自家后园投湖以终,享年65岁。他在遗表中称效屈原之志,以身殉国。数十年后,后人在其投水处筑“止水祠”,祭祀这位高风亮节的“儒者之宗”。上世纪50年代,当地政府在原址凿池置石,郭沫若题石“高子止水”。 东林书院在阉党之乱中不留片瓦寸椽,但以“天下为己任”的东林精神已深入人心。崇祯皇帝即位后,惩处阉党势力,昭雪东林人士,重修书院。此后,屡兴屡废。前几年,政府出巨资进行全面整修,主要建筑均保持明清时期的布局形制和鼎盛时代的风貌。 说起东林学子,必然让人想起巍然耸立于学术和创作两界的“文化昆仑”钱钟书。他毕业于东林小学,而东林小学的前身就是东林书院。 钱钟书是世家望族的长子,钱家祖宅在市中心新街巷(旧名七尺场)30号、32号,一处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居,当地人惯称“钱绳武堂”。粉墙黛瓦,竹丝镶门,主体建筑为面阔七间的二进平房,前屋第二进大厅匾额上题“绳武堂”三字,取自《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句。上世纪以来,钱氏门庭英才辈出。除钱基博、钱钟书父子外,还涌现了钱钟韩、钱钟鲁、钱钟泰等多位成绩斐然的专家学者。 旧时,儿童出生一岁有“抓周”的风俗,正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周岁抓周,抓的是脂粉,钱钟书抓了一本书,于是取名“钟书”。或许是天意,他确实名副其实,一辈子钟情于书。父亲钱基博为著名国学家和教育家,曾任国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教授。他深谙言语招祸之理,所以据汉人扬雄“默默者存”语,替钟书取字“默存”。果如父亲所期望的,钱钟书一生言语谨慎。 在浓浓书香氛围的浸润中,童年钱钟书在七尺场祖屋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与堂兄弟们快乐嬉戏,识字读书。上学前,已读过《论语》、《孟子》、《毛诗》等不少古籍,还涉猎了大量古典小说,成为兄弟中的“故事大王”。许多年后,在英国伦敦他对妻子杨绛讲起旧小说中,哪条好汉使哪种兵器,重多少斤,历历如数家珍。在东林小学读书的最后一年,钱钟书结识了年长其15岁的文史大师钱穆。当时钱穆和钱基博同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任教,钱基博曾出示儿子的课卷,钱穆惊呼钟书“聪慧异常人矣”。过了几年,商务印书馆要出版钱穆的专著《国学概论》,请钱基博作序。钟书代父执笔,序成,钱基博仔细审阅数遍,竟一字未改。结果商务印书馆和钱穆都未发现,这篇文笔老练、引经据典的美文竟出自一名20岁的青年之手。 钱钟书年少时便有英才之称,但得名之盛却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他首先在海外大放异彩,然后才有国内的“钱钟书热”。美籍华人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将他专列一章论述,称其《围城》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写得最有趣、最细腻的小说,或许还是最伟大的小说”。1979年,其淹博宏通的皇皇巨著《管锥编》问世,震惊学界。第二年,长期销声匿迹的《围城》在国内重版,13万册之数百日内便告售罄。旧著《谈艺录》、《人·兽·鬼》、《宋诗选注》和《旧文四篇》等接连重印。至1990年电视连续剧《围城》播出,钱钟书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他的或有关他的书籍,无论好读还是难懂,一律畅销;他的趣闻轶事抑或片言只语,报刊均津津乐道;关于他有专门的期刊《钱钟书研究》,又有“钱学”名目,历年谈论他的文章,单目录便可以印成一部不薄的书;对他的赞誉之辞,大概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诸如“学术泰斗”,“文学大师”,“人中之龙”等,不一而足。 面对外界如潮的好评之声,晚年的钱钟书依然守素抱朴,闭门著述。当年,全国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找他商量,被婉言拒绝。别人告诉他要付报酬,他淡淡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 钱穆是无锡钱氏又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自幼勤奋好学,中学毕业后,在报纸上看到北京大学刊登的招生广告,投考者须先读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入学后则以夏曾佑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为教本。他立即找到这两本书,闭门苦读,一心想进北大深造。由于少年失怙,家贫无依,未能升入大学。此后,钱穆辗转无锡乡里10余年,一面教书育人,服务桑梓,一面焚膏继晷,“未尝敢一日废学”。上世纪20年代末,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回苏州老家小住,经友人介绍,登门造访时任苏州中学国文教员的钱穆。读了钱的《先秦诸子系年》手稿,顾大加赞赏,称“君不宜长在中学中教国文,宜去大学中教历史”。次年,得顾氏举荐,钱穆入燕京大学国文系教书,后转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他的学问功底深厚,知识广博,能言善辩,所授中国通史课广受学生欢迎,教室里常常座无虚席,连外校的同学也纷纷慕名旁听。钱穆早年没有机会进大学读书,20年后,自学成材,先后走上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大学的讲台,成为“我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令人不可思议! 有人说,钱穆不是一位纯粹埋首书斋的学者,他为学具有强烈的经世意识和以天下为使命的责任感。此乃知人之论。晚年卜居台北的他,心系两岸,主张和平统一,反对“台独”,表现了一位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赤子情怀。 钱穆的长兄钱挚一生在家乡从教。他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即著名科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钱挚英年早逝,儿子钱伟长由叔父教养成人。钱穆在台北去世后,钱伟长送了一幅长长的挽联,表达对叔父的怀念和感恩之情。联曰: 生我者父母,幼吾者贤叔, 旧事数从头,感念深恩宁有尽; 于公为老师,在家为尊长, 今朝俱往矣,缅怀遗范不胜悲。 钱钟书故居东面的崇宁路上,有另一位东林学子博古的故居。这组典型的江南名居原为地方名流、博古族叔秦琢如的家宅“既翕堂”,建于清光绪末年。博古原名秦邦宪,他幼年失怙,与母亲和弟妹相依为命,在这幢旧宅里度过了4年艰难岁月。少年博古沉默寡言,喜欢思考问题。在东林小学读书期间,喜爱国文和算术,熟读《左传》、《史记》,打下良好的国文基础。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留学苏联,回国后历任中共临时中央局负责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负总责,解放日报社社长、新华通讯社社长等职。1946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与王若飞、叶挺等人一起不幸遇难,年仅39岁。 与博古一样,张闻天也曾主持过中共中央日常工作,负总责。他一生中最后一段时光就是在无锡度过的。其旧居坐落在幽静的汤巷内,一幢西班牙式的红色两层三开间楼房,庭院里种植白玉兰、石榴花和龙柏,葱郁宜人。 这位老资格的中共领导人在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文革”中又被彻底打倒。最后,下放到远离京城的广东肇庆。古稀之年,经反复请求,才批准他落户离故乡上海川沙不远的无锡城。1975年8月23日,张闻天携家人告别幽居6年的肇庆,向太湖之畔的无锡进发。75岁的他回忆自己参加革命56年,叶落归根,晚年总算可以回到江南故地,不胜唏嘘。他对无锡的印象一直很好,早年在小说《旅途》中,曾用赞美的笔触描绘过当地城乡的风物人情。 张闻天刚抵无锡时,全国上下正在热评《水浒》。可以说,这部古典名著成书六百多年来,从来没有如此多地被人挂在嘴边,被报刊反复提及过,原因就是毛泽东主席对此书有过一次谈话。有人借题发挥,矛头直指所谓“否定文化大革命”、“架空晁盖”的现代投降派。张闻天虽然早已不过问政治,但对时局的发展忧心忡忡。在给外甥的一封信中说:“关于《水浒》的评论,现在很多,我看得很少。从历史眼光,即从唯物史观的眼光,评论《水浒》的似乎还不够多。但《水浒》终究是小说,不是历史。”他专门到图书馆借阅《宋论》、《续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简编》等书籍,借历史经验洞察复杂变幻的社会现实。在狂热迷乱的年代,老人依然保持着冷静、清晰的头脑,殊为难得。 春暖花开的季节,张闻天走出旧居,畅游梅园和太湖,在鼋头渚长春桥堍,赏樱花,观碧水。他由衷地赞叹:“世界上都知道有个日内瓦,可无锡的自然条件不比日内瓦差。” 1976年7月1日,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老人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有关部门规定:不开追悼会,不出现名字。连几十年风雨同舟的老伴敬献的花圈上,也只能写“献给老张同志”,绝情悖理,匪夷所思。历史无情亦有情,3年后他的冤屈获得昭雪。后来,汤巷的旧居被修缮一新,正式对外开放。人们可以在此缅怀这位老共产党人荡气回肠的曲折人生。 无锡多才子,薛福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老城区西南部护城河畔,有一大片晚清风格的花园式大宅院,叫“钦使第”,乃近代著名思想家、外交家薛福成故居。这座大宅院是由他亲自筹划,长子薛南溟具体营建的。宅院厅堂面阔九间,相对分成三个三间厅。按清制,二品以上官员的住宅厅堂,面阔不得超过五间,进深不得逾九架。官衔仅为正三品的薛福成别具匠心的设计方案,使宅院既不违制,又显得高大气派。 薛福成出生在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父祖先辈都是皓首穷经、崇尚诗礼的士子,期待寒窗苦读,一朝踏上“学而优则仕”的功名坦途。父亲薛湘千辛万苦,人到中年才考中进士,成为府学教授,他以“学有根柢,则枝叶自茂”教导孩子。受乃父影响,薛福成从小埋首于四书五经和八股章句之间, 以求。20岁那年与弟弟福保参加无锡县童业考试,双双告捷,同补县学生,轰动乡里。1865年6月,北上剿捻的曾国藩张榜招贤,侨居江苏宝应的薛福成跑到运河码头谒曾,递上洋洋万言的《上曾侯相书》,就当时的社会问题建言献策。曾国藩阅毕,赞叹不已,立即将其留下当幕宾。以后,他代山东巡抚丁宝桢奏《应诏陈言疏》,内有“治平六策”和“海防密议十条”,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政治远见,提出变通陈法,讲求自强的具体措施,朝野为之震动。他的《筹洋刍议》系统阐述改良社会的设想,呼吁变法、抵抗外来侵略,对后世启发极大,是近代“言西事之书”的“佳作”(梁启超语)。 薛福成的远见卓识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多次出使西欧各国。1894年,归国途经上海时积劳成疾,其时老家的豪宅刚刚竣工,他还来不及住进去,便驾鹤西去了。死后归葬无锡 嶂山麓。 多年前,美国宇航部门发射一颗卫星至太空,给太空中可能存在的生物送去地球人的问候。在代表人类文明的作品中,有一首乐曲来自中国,它就是民间艺术家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阿炳,一位天才绝伦的音乐奇人,无锡人引以为傲的乐器圣手。 在城中公园附近一条小巷的深处,一堵白灰墙上挂着一块木牌,上书“阿炳故居”四字,下面还有一段文字:“阿炳故居在今图书馆路30号,原为雷尊殿道观房产,始建于清末。阿炳,道名华彦钧,无锡人。1893年出生于雷尊殿‘一和山房’,8岁在此出家当道士。1950年病逝于家中。有《二泉映月》等名曲传世,誉满海内外。经市人民政府批准,阿炳故居的保护范围为雷尊殿原建筑及其院落,即今图书馆路24号至30号以及40号至50号,此范围之外20米内为建设控制带。1994年6月15日。”眼前一片低矮的白灰青砖房,简陋陈旧,与房主清贫坎坷的一生颇相吻合。 阿炳自幼丧母,父亲华清和为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远近闻名的出色乐师。华清和原打算让儿子好好念书,学会写字算术,长大后做学徒谋生。可是,小阿炳似乎对笛子、胡琴之类的乐器怀有与生俱来的感情,面对严父的斥责和棍棒,他宁愿吃苦受穷,决意进雷尊殿当道童,目的就是可以学会演奏各式乐器。阿炳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贫困潦倒中度过的,双目失明后,流落街头,卖艺为生。他把痛苦生活的感受,用音乐倾泻出来,情真意切,扣人心弦。除了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没有现代乐理知识的阿炳最了不起的,是擅长吸取民间音乐的精华,在节奏和旋律上进行改编和创作,留下了一首首闻名中外的民乐演奏曲。一个被世俗偏见踩在生活最底层的草民,终于在神圣的音乐殿堂里占有一席之地,并名垂千古。 (文/郦千明) 相关专题:《人物》杂志 |